包勇
【摘要】怎樣在美術的教學中做到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我們都知道,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從美術的角度上來講,更是如此。在美術的教學中對創新意識的培養也對學生后期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國家大力倡導并強調創新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更加注重創新思維的培養,并且這一點也已經被整個教育界認可和接納,我們對此也要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探究。
【關鍵詞】美術教學實踐 創新意識 培養與鼓勵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1-0212-01
目前,針對我國美術教育中所存在的困境及問題進行了調查。很多學生都認為美術是可有可無的東西,而學生的家長也同樣這樣認為,這樣的現狀出自于教育體制,但是又不能全怪教育體制,畢竟我國的人口基數非常龐大,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試教育還是有優勢可取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美術教師也認為這個科目可有可無,這就出現問題了,因為作為人民教師,必須要對孩子負責,如果一味的對學生進行單一的書本知識的灌輸,就會形成抵觸或者是厭倦情緒,長期發展下去大家都會對美術感到厭倦,從國家層面上來說結果就是一個國家缺乏美術創新,缺乏藝術創造性。
一、教學內容缺乏樂趣
調查顯示,很多美術老師在當今的教育體制之下,并沒有順應國家的號召把新鮮的科學文化知識帶給孩子們,而是故步自封的依舊把書本上的知識直接不加以修飾的灌輸給孩子們,從而造成了孩子們對美術失去了興趣,很多學校的美術教學都是一些陳年教育課件,沒有新意,也沒有樂趣,很多孩子對課本嗤之以鼻,為人師都不能帶頭創新,又何談讓學生去搞創新呢?
二、美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我們都知道現在國內的許多省市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特別是一些初高中的學生,他們平時的課程十分緊張,而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學校竟然為了升學率把美術課取消或者減少,造成孩子們的生活單一。實際上,適當的學習藝術類科目,很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辨識能力,提高審美觀念,從而達到一種更高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很多孩子具有藝術潛質,如果沒有給予充分的開發從而造成孩子無法發揮自己的特長,這將對孩子造成一輩子的遺憾。
三、向國外學習先進教學經驗
國外有許多發展多樣性的教學創造性思維模式,如泰勒教育,帕內斯創造思維教育等等,國內如果想要在某個領域有所發展,或者說是快速的發展,向國外學習確實是一條捷徑。比如剛才提到的帕內斯,是美國著名的教學創造性思維專家,他曾經提出過一系列的教學培育方式,并且著重強調了儲備的知識在創新性培養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而且帕內斯也用創造性的方式去解決和培育學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發現問題,然后從若干不同的觀點中提煉問題,接下來進行仔細的觀察,最終形成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這樣見微知著的學習態度是非常值得國內的教師學習和借鑒的。
四、如何培養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創新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的原點就是建立和更新原有的教育觀念,讓學生以自己的學習為主體進行創新,教學的目的和最終效果就是不教學。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當然在整個過程中,挫折教育的滲入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學生進行創新創作時,作為教師只能給予其必要的介紹和引導,不能對其作品做太多的干涉,讓學生愿意畫,敢畫,愿意想,敢想,特別是對于一些有奇特想法的學生要給予足夠的關注與支持,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領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許他們其中的一個或者幾個將來就會成為達芬奇或是畢加索。
我們總是在講創新教育,如果從美術教學的角度上來看,創新教育不過就是在不斷完善教學方式和模式的同時,引領著學生從固話的思維中走出來,能夠把創造性的思維加入到自己的繪畫或者是其他創作作品中去,讓學生能夠真正的體會到其中的樂趣。所謂創新,其主體還是人,在教學中就是學生,教師不能橫加干涉的太多,否則就會使創新變了味道。在教學的同時也不要局限到某一個領域或者某一個點上去,繪畫的技巧與基礎確實很重要,但更應注重學生性格的培養,一個具有智慧和勇氣的普通人永遠比一個技藝精湛的卑鄙小人更值得人尊敬。通過創新性美術的學習,學生不但能開闊眼界,更重要的是養成一種創新性思考的習慣,從而把學習和生活的事情做的井井有條。只有通過這些方面,我們才能鼓勵學生表現他們自己的個性,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全面的長足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武全. 創新性思維的擴展[J]. 吉林大學,1996(5):55.
[2]王靜靜.淺談如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J].日本美術創新性研究,2015(5):138.
[3]肖向等.美術與教育[J].美育雜志,2014(12):6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