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飛
摘要:義務教育階段小學生是正在成長的一代,他們的人格有極大的可塑性,他們模仿性強、思維活躍、有強烈的上進心,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抓住有利契機,利用各種手段對學生進行人格的培養,讓他們吸取文本中人物的優秀品質,茁壯成長為思想進步、有理想的青少年。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人格;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048-01
小學語文教材中所編選的文章不但蘊含著積極向上的人文精神,同時也飽含著各種健康人格培養元素。所以,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應該不僅僅是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播教育過程,同時也應該是一個對于學生人格培養的素質教育過程。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時重視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形成健全人格,反過來也能因語文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教學發展。
1.小學生人格培養的必要性
1.1 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是順應當今時代的要求。培養教育是一項育人工程,育人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格,因為人培養格完善和健全的過程離不開教育的培養。21世紀的信息時代,現培養代人需要掌握更多語文知識提升素質適應現代生活需要,只有具培養備淵博知識的同時又具備完善人格的人才能堪當時代重任。但是培養當今語文教學受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又常常容易忽視學生人格培養的培養,所以21世紀的小學語文教學更應該在教學過程當中重培養視學生人格的培養,這樣才能順應當今時代培養出具有完善人格培養的新時代小學生。
1.2 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是適應現實社會的需求。在當今現實社會一些不健康風氣的影響之下,拜金享樂主義培養等市儈精神甚至已經侵蝕到小學的校園文化氛圍。例如《中國婦培養女報》上曾經刊登過一封"特殊"的信,內容是小學生班長"收培養禮"以后給予勞動任務布置等"綠燈",引起廣泛社會關注和培養深思。再例如一些學生在考試的時候利用類似智能手機這樣的通培養訊設備作弊,或者要求家長向老師送禮期望老師給予自己特別照培養顧。這些風氣無不體現了當前現實社會形勢下這類學生的人格缺培養損,也讓語文老師尤其是小學語文老師和學生家長深感學生人格培養的培養在現實社會的需求下已經刻不容緩。
2.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人格特質體現分析
2.1 體現出的人格特質大多正面積極。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人格特質詞一般都是比較穩定的人格特培養點術語和表情情緒術語,而且大多數都是正面積極的詞語。高頻培養使用的人格特質詞幾乎都是正面積極的人格評價詞語或者情緒培養情感描述詞語,這對于小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受到健康培養人格的正能量傳播感染非常有利。
2.2 體現出的人格特質深具文化內涵。小學語文教材所體現出的人格特質深具中國特色的文化內培養涵和特點。因為中國人更重視內心體驗,所以教材中的人格特質培養詞將近1/3都是針對表情的描述,對于人格理性特質的描述卻相培養對較少,而在針對人格品質的描述中可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思想培養的的詞語也很多。
3.小學語文教學針對學生人格培養的具體策略
3.1 加強小學語文教師的人格完善。小學語文教師雖然不能忽視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學方法以培養及知識的研究進步,但是也不能忽略了自身人格的自省和完善。培養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如果培養小學語文老師自身人格發生缺損,又怎么能夠言傳身教培養學生培養人格呢?
3.2 教師應該圍繞人格內涵培養學生人格。《辭海》中把人格的定義概括為一個人尊嚴和價值以及道德培養品質的綜合表現。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學培養生尊嚴的維護,當學生發生過失時對于學生的批評應該注意場合培養和分寸以及方式,不能讓學生因為感覺尊嚴的丟失而滋生逆反心培養理反而讓批評教育適得其反。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圍繞人格培養內涵將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不失時機的展開對于學生健培養全人格的針對性培養。
3.3 培養學生人格工作貫穿整體教學過程。小學語文教材內容思想性強,不但包括很多具有中國傳統文培養化內涵的人格特質體現,也體現了很多正面積極的人格特質,這培養對于學生人格培養而言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小學語文老師應培養該充分利用這樣的優勢條件將學生人格培養工作貫穿于整體教培養學過程當中,以教材中正面積極的思想內容和范例引導學生對完培養美人格特質的追求。
3.4 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責任意識。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首先應該在課堂中創設條件給予培養學生一定程度的成功體驗,由此提高學習興趣成為進步和上進的培養動力。其次還應該給予學生信任,信任學生自己的能力。其實學培養生們因為還沒有被既定理論和觀點所影響往往都思路開闊,有些培養時候甚至能對事物以自己的驚人理解和洞察力發表出比老師還培養要高明的見解。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尊重和思考學生的意見,培養增強他們積極探索世界的自信心。同時,責任心作為為人處世的培養必要素質,對于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因此小學語文培養教學還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
3.5 注重學生自制力培養并關注學生間合作。自我控制能力的形成需要教育發揮引導監督作用,如果學生培養缺乏自制力就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制力,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的相關培養元素或者在課堂設計方面注意完善學生自制力方面的人格。培養關注學生間合作,首先老師和學生應該平等對話進行溝通交培養流,老師應該表現出對于學生活動的關心并以平等身份在積極參培養與和責任分擔中給予正確建議和引導。同時,還可以采取類似"伙培養伴教學法"的生生合作形式,讓學生通過同伴之間的互助協作獲培養取學習成功的經驗并增強學習信心,同時達到完善人格的教學成培養效。
3.6 在作文實踐中歷練感恩的品質,培養小學生健康的品質。文如其人,它能綜合反映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文所涉及人、事、景、物是真情實感的體現,也映射出學生的內心世界。在習作過程中,教師要激發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培養學生做社會有用之人。如,作文《我愛你》,大多數學生都表達了對教師、同學或家人特殊感情,這樣培養了學生愛老師、同學、家人的思想感情,激活了學生感恩的優秀品質。
4.結束語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人格,既有利于提高語文課堂效率也將有助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而且也能夠通過教學過程不斷開發學生人格潛能由此提升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境界。重視小學語文教學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才能充分發揮語文教材中豐富的正面人格特質因素所具有的積極作用,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 王俊旭.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健康人格[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8).
[2] 史存芝.談小學語文教學怎樣培養學生個性人格[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