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利用Eviews統計軟件對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對高管薪酬與其他數據的相關性分析,得出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公司規模正相關,與高管持股比例負相關的結論。通過分析,我們發現高管薪酬對公司業績有顯著的影響。
【關鍵詞】高管薪酬 相關性分析
一、研究假設
隨著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和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推進,企業股東與管理人之間的博弈關系越來越受到重視。由于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使得企業所有權人不得不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能夠有效的激勵公司管理人以獲得更大的收益?根據目前的研究,這個問題的關鍵點集中在如何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使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目標利益一致,達到管理層與所有者之間共贏的局面。
本文將對高管薪酬的相關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以期對這個問題給出參考的答案,為上市公司制定和完善高管薪酬制度提供一定的經驗依據。
假設1: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成正相關。也就是說公司的業績越好,高管的薪酬越高。
根據委托-代理理論模型理論,當股東與經理人兩者之間發生利益沖突,經理人的代理成本會增加。而解決這一問題就是將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相關聯,讓公司業績的好壞來決定高管薪酬的多少。
假設2:高管薪酬與公司規模正相關。也就是說公司的規模越大,高管的薪酬越高。
規模較大的公司在組織結構方面具有更多的管理層級,每個層級之間因為報酬差別的需要,使得管理層級越高的人會有更高的薪酬。這也就是同等級的管理人員,比如經理級,大公司的會比小公司的工資,待遇更高的原因。其次,大公司的年營業額肯定比小公司更高,因此高管所索要的薪酬在大公司的利潤額中所占比例是相對較小的,在公司的對外公告中不容易引起關注。加之更大的公司擁有更分散的股東結構,在某種程度上也弱化了股東對管理層薪酬的監督。
假設3:高管持股比例與高管薪酬負相關。也就是說高管的持股比例越高,高管所獲得的薪酬越少。
目前我國企業對高管薪酬的發放,主要分為貨幣性薪酬或者股票性薪酬。當企業高管所持有公司的股份越多時,高管越能夠獲得更多其他補償,因此本文中我們假設高管人員的薪酬水平與其持股比例存在負相關關系。
二、實證模型設計與變量選擇
(一)模型的建立
建立高管薪酬和公司業績關系的模型:lnPAY=α+β1EPS+ β2ROE+β3ROA+β4SCALE+β5MPS+β6GS+ε(α為常數項,β為相關系數,ε為隨機擾動項)
(二)變量說明
PAY是高管年度報酬指標。本文的高管年度報酬指標取公司年度報表中披露的前三個最高報酬之和。
①ROA是總資產報酬率,是企業在一個會計周期獲得的報酬總額與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②EPS每股收益,這里的收益是稅后利潤,也就是稅后利潤與股本總數的比率。③ROE凈資產收益率,是指企業在一個會計年度內的凈利潤同平均凈資產之比。凈資產收益率充分體現了投資者的投資回報率,是評價企業資本經營效益的重要指標。④MPS是公司高管人員持股比例,也就是公司全部高管人員所持有的股票總數占總股本的比例。⑤SCALE為公司規模。本文采用公司總資產的自然對數形式表示公司規模。⑥GS為國有控股虛擬變量,也就是說如果高管是國有控股,GS值為1;不是,則值為0。
(三)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主要選取2009年~2013年滬深兩市的所有A股公司作為研究的樣本,并依據以下步驟對樣本進行剔除:①金融行業的上市公司;②在職消費數據缺失以及在職消費數據小于0的企業;③按照研究慣例,剔除ST公司;④剔除其他數據異常以及相關指標缺失的公司。研究中的分析使用了Eviews統計軟件。
三、相關數據的統計性描述
描述性統計。根據模型計算,各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下表所示:
回歸模型中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
高管薪酬、每股收益、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之間存在很強的相關性,說明他們之間存在很強的關系。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正相關,業績越好,薪酬越高。公司規模與與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之間有比較顯著的相關性,說明公司的規模越大,收益能力越強。
從對回歸模型各自變量進行的T檢驗來看,絕大多數自變量都通過了檢驗。對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的T檢驗的P值為0。說明對高管薪酬都具有明顯影響的是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每股收益這三個變量。而高管持股比例與公司規模沒有通過T檢驗,這說明對高管薪酬具有不明顯影響的是高管持股比例。因此公司應該積極實施股權激勵手段,不能完全依靠較高的貨幣薪酬來替代股權激勵的作用,應該全面發揮兩種激勵方式的作用。
四、結論
本文的數據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數據樣本的選擇過程中,沒有完全剔除所存在的相對誤差的樣本數據,二是影響高管薪酬的因素眾多,本文僅摘取了其中幾個變量作為分析基礎,難免會產生一定的偏差。同時上市公司數據雖然容易獲得,但是由于財務處理等原因,可能會有部分數據失真。
通過本文分析,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是相關性很高,公司業績越好,高管薪酬越高,也就是高管薪酬與公司業績正相關。但同時,本文數據中高管薪酬與高管持股沒有相關關系,說明,高管持股有可能無法達到激勵經理人的目的。因此,企業應該更多的關注經理人的薪資結構問題,設計有效的股權激勵機制,協調各種激勵機制,以期達到在一定的成本下,最佳的激勵效果。
參考文獻
[1]魏剛.高級管理層激勵與上市公司經營績效[J].經濟研究,2000.
[2]劉斌.等.CEO薪酬與企業業績互動效應的實證檢驗[J].會計研究,2003.
作者簡介:黃嫻(1984-),女,漢族,重慶市人,會計專業碩士,重慶理工大學會計學院,研究方向:企業會計與稅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