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
【摘要】伴隨著中國目前不斷發(fā)展的社會經濟,企業(yè)激勵員工的方式已經逐漸地拓展到股權的激勵制度,當前這種方式也獲得了越來越多公司的管理層、股東以及各大企業(yè)的認同。從整體來看,當今這種股權激勵的模式已經變得越來越完善并且形式十分多樣。而不同企業(yè)之間實行的股權激勵情況都存在很多差異,這就導致會計和稅務的處理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區(qū)別。如今股權激勵制度已經成為各企業(yè)中重要的激勵方式以及工具,研究股權激勵制度中的會計和稅務問題就變得非常關鍵。為此,本文針對股權激勵中的稅務及會計問題分別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最終提出改進意見和解決措施。
【關鍵詞】會計問題 稅務問題 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就是股東或者企業(yè)使用股權來激勵員工的一種方式,這種方式的實施一來可以使員工享受到由于股權的激勵制度而帶來的收益,進而提高員工對于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股權激勵措施還可以使得股東的利益實現(xiàn)最大化,從而達到一種雙贏的局面。
一、股權激勵所涉及的會計問題
(一)股權激勵的涉及差異
目前股權的激勵政策多種多樣,就我國而言,大部分的企業(yè)均使用以下四種方式:
第一,股票增值權:這種激勵方式不會與股權和股份的轉移問題相掛鉤,因此員工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資金來進行投資,只是在股票未來上漲時,獲取由于上漲而帶來的那份收益,所以使得員工無需承擔過大的經濟壓力;第二,員工持股計劃:這種激勵方式主要是公司先將股份進行劃分,接著由員工出資認購公司的股份,最后公司通過所募集的股權進行統(tǒng)一的管理;第三,限制性股票:這種激勵方式一般需要員工對所被授予的股權進行現(xiàn)金支付,才可獲取相應數額的股票,且被授予時的股價一般為前二十天股票均價的百分之五十左右[1]。這種半價授予的方式,對員工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第四,股票期權:這種激勵方式是最為常用的,一般滿足約定條件后,公司就會將認股的權利授予被激勵的對象,接著被激勵的對象要在一定時間內購入公司一定數額的股票,進而取得收益。
(二)股權激勵所涉及的會計規(guī)定
我國的股權激勵措施所涉及到的相關會計規(guī)定,主要是依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1號》的相關文件[2]。由于企業(yè)股權激勵部分的支出,都是來源于員工服務為企業(yè)帶來的收益,同時企業(yè)已經支付了員工的薪酬。所以在會計處理過程中薪酬部分的攤銷需要在相應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而《股權激勵的管理辦法》里也明確規(guī)定中國的上市公司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所涉及的行權一定要在三年以內對既定的目標進行完成。
(三)股權激勵所涉及的會計處理問題
股權激勵的實施一般會涉及到股權出售、行權等待以及股權授予等一些環(huán)節(jié)。授予激勵對象股權的時候,由于會受到一些限制,比如各項的行權條件,使得被授權人不可以直接行權。不管是使用權益結算的方式還是現(xiàn)金結算的方式,都不能立即開展會計處理工作。在員工獲得股權激勵的當日,需要完成公允價值的確定,而不需要其他的會計處理。
在行權等待的階段,公司對其行權條件進行分析時一定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一般的行權條件包括業(yè)績條件和服務期限,并且公司還要求平攤成本費用,確認所有者的負債和權益。此外,若被激勵的對象出現(xiàn)了亡故、離職或者退休的情況,也需要使用相關的權益工具對其費用進行重新計算[3]。
二、股權激勵所涉及的稅務問題
(一)股權激勵所涉及的個人所得稅問題
股權激勵制度中所涉及到的個人所得稅應該將其分為激勵對象和股權激勵模式這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但是由于部分控股企業(yè)的員工以及上市公司所涉及到的股權激勵的方案來說,還是不能夠享有個人所得稅以及股權的激勵所得中的相關優(yōu)惠政策。通常情況下,控股企業(yè)或者上市公司所占公司的股權比例不能低于百分之三十[4],并且對于不同的股權激勵模式,個人所得稅的金額以及所征收的項目之間仍存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股票增值權模式一般不會涉及到股份轉移的情況,并且在會計問題的處理上一般均表現(xiàn)在現(xiàn)金的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從這種方式來看,計稅在股票增值權的個人所得稅就更為簡便,只是被激勵對象在股票兌換時依照所計算出的薪資就可以計算出被激勵對象所獲得的稅費;限制性股票在解鎖每一批次的股票之后才能計算個人的所得稅,因此只有在解鎖股票的行權之后才能取得處置相應股票的權利;股票期權。股票期權一般在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時稅點比較高,并且在授權時不對個人所得稅進行征收,以及在其他的時間節(jié)點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考慮并有所涉及。所以在行權的時候一定要嚴格的參照其計稅公式對納稅所得進行確認。
(二)股權激勵所涉及的企業(yè)所得稅
對于股權激勵所涉及到企業(yè)的所得稅問題,財稅的第18號公告有明確規(guī)定。從本質上來說股權的激勵措施也就是對員工薪資的支付,進而使得公司在會計處理的工作中以及企業(yè)所得稅的相關稅務問題就應該依據薪資支付的模式扣除稅前的相關費用[5]。
對于公司在實施可以立即行權的股權激勵模式時,計算相應費用要依據其實施先的價格差異以及公允的價值,接著在依據財稅稅法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方法的測算并且予以抵扣。最不容忽視的就是,對于那些在行權等待期間以內股權激勵的會計處理要對其成本費用進行分攤,而且這類的費用是沒法在稅前進行扣除的,只有在開始股權激勵時才能夠對此進行扣除、計算。并且中國有相當一部分的上市公司和企業(yè)都要將員工所持股的計劃交給相關委托機構實行代管,所以,公司也就必須要依照相關規(guī)定來繳納百分之二十五企業(yè)的所得稅。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各大公司和企業(yè)采取一定的股權激勵都十分有利于公司的發(fā)展,但是由于公司目前所承受著較為繁重的稅務負擔。因此在對員工進行股權激勵的時候,都會選擇那些股票價格相對較低的時段,這種實施策略也對于公司來說有助于實現(xiàn)其預設目標,并在未來相當長時間里,股票的價格一定會走向上漲趨勢。但是對于大多數被激勵的對象來說,假如是按照工資的薪酬來進行繳納就會面臨著比較高的稅率,有時甚至會出現(xiàn)高達百分之四十稅率的情況。所以,一部分被激勵的員工他們所獲得的資金大多是由于借貸所獲得的,因此,我國的稅務部門有必要施行不同股權激勵的方案、不同的激勵對象以及不同的企業(yè)均要實行免稅措施以及一些差異化的減稅,進而使員工和公司的稅務負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減少,全面推動股權激勵措施的發(fā)展,該方法可以促使企業(yè)更加壯大的發(fā)展,并且還為良好經濟環(huán)境的營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福忠.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的所得稅會計處理解析[J].會計之友,2012,(31):110-112.
[2]祝利芳.股權激勵會計及稅務處理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12):68-70.
[3]國家稅務總局 關于我國居民企業(yè)實行股權激勵計劃有關企業(yè)所得稅處理問題的公告[J].財會學習,2012,(7):6-7.
[4]李啟剛.案例解析權益結算股權激勵所得稅納稅調整——以存在等待期權益結算股權激勵為例[J].財會學習,2012,(12):58-60.
[5]馮麗艷.我國股權激勵計劃的稅務會計差異分析及納稅調整[J].商業(yè)會計,2014,(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