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瓦爾·熱西提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26-02
中學體育課教學,因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面臨著許多問題。教師在體育授課的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教學環境,發揮課堂的優勢,采用豐富多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教學,促使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激發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1.中學體育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內容單一,重實踐輕理論。大部分中學的教學內容依然停留在籃球、足球、乒乓球、跳遠等傳統體育項目上。教學內容比較單一,當前一些中學體育課堂只開展涉及中學考試的體育項目,課堂氣氛沉悶,不利于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興趣。中學體育教學重實踐輕理論在課時分配方面,《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規定,中學體育每周3課時,即中學體育每學期約有60課時。但事實上很多學校并沒有打到《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每個學期的體育課時最多只有40課時左右。其中,理論知識學時所占比例約為10%。學時如此之少,給教師完成理論知識層面的教學任務增加了難度。知識的學習分為理解、鞏固、運用三個環節。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先對理論知識做講解是極其必要的。在認知、理解的基礎上,學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應用體育技術。廣大中學體育教師應提高對理論知識的重視,在平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滲透理論知識。中學體育課大都以操場為主要教學基地。這種刻板的教學規劃,滿足不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求。例如:每逢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體育教師就會取消當天的體育課,安排學生在教室上體育課自習。原本中學體育課時就少,加之某些時候不能正常上課,導致中學生缺乏體育鍛煉。
1.2 學生沒有養成科學的體育鍛煉習慣。 進行體育鍛煉時,往往只想著玩,注意力不集中、不服從指揮、不按要求完成教學內容、不能按照體育教學的要求穿好服裝、忽視安全等。學生缺乏勇敢進取精神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競爭意識、責任心差,集體主義觀念不強。主要表現:冬天時怕冷、怕活動,手腳都縮在衣服里,夏天怕曬、怕熱,都想往陰涼處躲。愛偷懶,有點小傷小病就請假。對于自己不喜歡的教材,教師一宣布教學內容就常常引起很多怨聲,出現消極抵觸情緒,對于難度較大的教材,又怕經受挫折,沒有勇氣去嘗試。不愛勞動、不愛護公物,想使用但又不想搬運器材,有時老師要求協助搬運器材,就怨聲載道、你推我躲。如將體操墊或跳高墊放在地上拖著走,活動完后不收拾器材,遺失器材后推卸責任。對于集體性項目,只想著個人利益,不愿參加集體活動,不愿為集體作出貢獻,有以強凌弱、霸用活動器材、歧視"后進生"等現象,旦有失敗就相互埋怨,經常出現隊友不和、拒絕或消極參加活動等現象。
1.3 學生存在有自卑心理。 自我認識不足,低估自己。如在學習一種新技術時,有自卑心理的學生常覺得"我可能學不會",學習時過分緊張,不敢放開手腳練習。另外,這些學生喜歡拿自已的短處與他人的長處比較,越比越覺得不如人,越比越泄氣。對批評過于敏感。在學習過程中,只要聽到別人的評價帶有批評的含義,就會喪失練習的心情,不愿意繼續練習。常常認為所有的批評都是針對自己的,因而非常注意他人的言行并認為每一個人都在注意自己的行動。平時也顯得神經過敏,好猜疑別人。過分計較比賽的勝負,非常關心比賽的輸贏。在平時的比賽或游戲中,他們只跟顯然可以贏的對手比賽,如果沒有取勝的把握,便盡量避免參加。如果非參加不可,便表現出不屑一顧的樣子,以表示自己并沒有認真比賽,或者選擇自己有明顯的客觀原因無法取勝的對手比賽。
2.解決中學體育教學問題的具體方法措施
2.1 不斷創設情境,提出問題,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法。教師要熱情鼓勵學生好問、好說,敢作敢為;許可學生講錯、做錯或可以隨時改變自己的講法和做法;容忍學生否定教師一直認為是"對"的判斷和觀點;提倡學生"找茬",允許學生同教師爭辯;鼓勵學生敢于否定所謂"權威"的定論,先讓他們有勇氣說,哪怕是只言片語,而階段性目標只是要求他們敢說,以壯其膽魄;直至鼓勵學生敢想,并從不同角度思考、發現新問題。在教法上設法點燃他們的運動熱情。在教學中也可以設計一些既有趣味又能鍛煉其運動素質,簡單易行的動作程序,吸引他們積極參與,讓他們在這些活動中經常感覺成功快樂,進而不知不覺地增強自信心。例如在投靶游戲教學中利用"壞人"做靶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體質、力量及身高等方面的差異,選擇不同距離的標志靶,隨著技術的嫻熟和進步,可適當調整自己的距離,使不同素質的學生均得到全面發展,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不斷增強自信,滿足學習欲望。
2.2 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一是廣泛開展思想教育,改變傳統觀念,讓學生了解到學好體育的重要性及其社會意義。應把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質聯系起來,建立起"學好體育光榮,學不好可恥"的思想觀念。同時,加大對體育的宣傳力度,包括學生家長和其他任課教師,使他們成為學生學習體育的有力后盾和積極擁護者,真正從思想的深處接受和認同體育的重要性及其社會意義。另外,應在選拔人才的方式上應出臺更多的制度和方法支持體育的開展。二是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掌握體育技能的前提條件。要使學生對一個學科有興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這個學科值得學習。"目標"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明確學習目標,對體育教學上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完成學習任務。因此,體育教師在教學前,無論是教材內容的選擇還是教學方法的更新,都應十分關注學生的興趣。必須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將體育教學按層分組,根據學生不同層次,有針對性地制定出適合他們各自的目標。并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使他們認識到:今天的學習不僅為了掌握一種體育健身技能,更重要的是為了培養自己的體育鍛煉能力。三是上好第一節"引導課"。很多教師往往不是很重視"引導課"的作用,其實"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引導課"會給以后的體育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將一些組織紀律問題強調在前面,如隊列常規、出勤管理制度、運動服裝規定、器材收發規定等等,這樣在學生的腦海里就會有個比較深的印象,便于今后的教學管理。四是 加強平時的管理。為了把"引導課"上的要求落實到平時的教學中去,必須將工夫花在平時的管理上。在組織紀律方面,教師必須嚴格考勤,嚴格管理。遇到違紀現象如無故遲到、曠課、練習不認真者,應嚴肅、認真處理。但是,教師盡量避免以懲罰作為法寶,不能動輒就罰,先要了解原因,再采取適當的措施。嘗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學生明白教師的出發點是為他為全體學生著想的,是善意的。應從動機的激勵入手,多鼓動大家的情緒,多運用表揚。多安排一些必須相互合作的集體練習,對自私自利者,可嘗試讓其品嘗一下孤獨的滋味。但也應以懲罰為輔,說服教育為主,如有屢教不改者可采用予以隔離和單獨教育等。
2.3 加強對體育師資隊伍的培養。根據廣大體育教師缺乏對新知識掌握的現狀,學校應利用暑假及業余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或者集中輪訓。在崗體育教師利用現代化學習手段鉆研業務,研究教學方法。同時,體育教師應該認識到自身的品質修養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2.4 根據學生心理特點,采用師生互動教學法。對這些有逆反心理的學生,切不可強制要求,否則他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后就愈發地逆反。教師平時課外就要經常與他們交流思想,相互探討,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再根據他們的運動特長和性格特點,因勢利導,改善他們的心理狀態。例如在課堂分組學習時,有意識地將他們與運動水平較高的同學安排在一個組,讓他們在比較中發現自己的不足,知道強中更有強中手,克服自負逞強等缺點,逐漸融入班級集體中;或者將他們與體育弱一些的同學安排在一個組,并要求他們負責幫助那些同伴,讓他們在當小教練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并加以糾正,同時領悟體育絕不是單靠體能素質好就能"傻"練成功,不同人還要采用不同的科學方法練習才能提高成績,由此逐步糾正其固執任性的性格。又如教師在教學模式上,一開始就參與到學生的游戲活動中,與學生一道做各種游戲,學生覺得活動十分有趣。教師時而參與學生的練習,時而為學生當裁判,氣氛十分活躍??梢妿熒硬粌H是教學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需要,有利于促進學生學習。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結合中學生的特點,培養教師的專業素養,優化體育課堂教學的方法,有效解決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確保中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使其在心理、精神等方面都處于健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