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1-0356-01
班主任是班級的組織者、領導者和教育者,是聯系班級和各科教師的紐帶,是溝通學校、家庭和社會的橋梁,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遠,我作為眾多班主任中的一員,既感到榮幸又深感任務的艱巨。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出于對學生成長的關愛和負責,對學生的缺點,錯誤進行批評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
1.班主任一定要親近學生,樹立教師嚴父慈母的形象
誰愛孩子,孩子就會愛他,只有用愛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體貼和關心學生,和他們進行親密的思想交流,讓他們真正感受到老師對他的親近和"愛"。這是班主任順利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一是了解班風、學風,了解全班主要的優缺點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長普遍的文化層次,找到亟待糾正的弱點;二要研究學生的個性特征(包括能力、氣質、性格、愛好等),了解個人的生活環境,掌握哪些是積極分子,哪些是特別需要注意的學生等等。三是在親近與研究學生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現自身廣博的文化與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對你"既親近又崇拜",既認定你是值得信賴的老師,又把你當作好朋友,樹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
2.強化常規訓練、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帶動班級教育教學工作
良好的常規是進行正常的學習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實有效地加強一個學生的常規訓練。訓練的內容包括《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的常規、課堂常規、集會和出操常規、衛生常規、勞動常規、參觀常規以及路隊常規等等諸多方面。訓練可以通過集體或個人、單項強化或全面優化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務必使每個學生具有"服從集體,服從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約束力,形成習慣,保證整個班集體隨時表現出"活而不亂,嚴而不死"的良好班風班貌。對學生進行常規教育和訓練,嚴格要求,一抓到底。長期以來,我針對班上學生實際,利用一切有利時間加強了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的培養。首先訓練學生正確讀書和寫字的姿勢,每天提醒他們注意習慣的培養。讀書時要求全班同學都拿起書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看書時要做到"三個一"只要做作業,就不停地提醒糾正不良姿勢。當學生起來發言時,則要求他們站端正,兩眼平視前方,養成好的生活習慣。要求他們注意聽別人說話,聽清楚說話的內容,記在心中,要說得出來。這些辦法對學生聽的習慣養成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現在學生在課堂上讀寫、坐站聽說的正確姿勢逐步養成,增強了自控能力,課堂秩序有明顯好轉。
3.創設班級管理的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參與興趣
著名的教育家魏書生曾這樣說過:"班級像一個大家庭"。班集體作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她是學生成長的搖籃。因此,建立好一個班級,要培養好一個班級的集體榮譽感。班主任要激發他們對集體事情的關注的熱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營造自主管理的班級,就要激發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興趣,讓班級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每個學生都渴望成功,都愿意自己在班內發揮作用,得到價值認同。所以班主任要盡量在班級設置明確的崗位讓更多的學生在集體中擔任責任、服務集體,從管理者的角度鍛煉能力。除了班干部應屬職責之外,我還設立了黑板清理師、講桌清潔員、早讀考勤員、路隊紀律監督員、圖書管理員、課間走廊紅領巾督查員、兩操督查員、課桌椅擺放督查員,甚至每一科的課程都有相應的紀律督查員等等崗位。盡可能讓每一個孩子都有展示才氣,獲得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在發揮本身作用中,看到本身的價值,在班級中取得有利的地位,從而刺激引發其參與班級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考慮到學生需要,有部分崗位還采用了交替制和合作制。交替制即兩個或幾個學生輪流擔任某一角色;合作制即兩個或幾個學生合作擔任一個角色。這種方式,分工細致具體,頗受學生歡迎。不僅每一位學生都得到鍛煉和學習的機會,而且促使那些管理能力較差的學生參與活動,在集體活動中提高他們的能力,促進全班學生管理能力的平衡發展。
4.熟悉學生,重視心理教育
老師不能與學生保持距離,要放下架子,接近學生,了解每一個學生的思想品質、學習成績、興趣愛好,性格特征等情況,與學生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而信其道",如果每個學生都愿意親近你把你看成一個可以信賴、依靠的朋友,你的工作就好做多了。老師應在開學之初就制定好一個切實可行的班級工作計劃,有目的、有步驟、有針對地了解學生,切忌生硬粗暴,更不能對學生心靈造成傷害,老師平時還可利用課內外、班會總結、家訪等時機與學生面談,這樣必會受益匪淺。
當今社會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獨立意識非常強,容易陷入迷茫,對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極端。由于他們在家里倍受寵愛,有時會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逆耳忠言;有時心理十分脆弱,經不起一點挫折和打擊,心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妨礙其健康成長。如果我們老師不能寬容,過分苛求,違背生理成長規律,我想我們的孩子也許就被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給毀了。老師要多集中組織他們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經常對他們進行熱愛祖國、熱愛科學、遵守公德、勤勞節約、孝敬長輩、勤奮學習等教育,定期進行心理咨詢,及時釋難,讓他們懂得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節,使其健康成長。
5.還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智慧與才干,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在班級管理上,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各種良好習慣的培養,還特別要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的鍛煉。就拿班級辦黑板報來說,我是先示范、指導,再讓學生與我合作,最后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他們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如遇到困難,我才相應指導。例如我上學期所帶的五年級,剛開始的幾期黑板報完全由我動手,讓學生在旁邊看,我趁機介紹,如何設計刊頭、如何設計板面等有關知識;等學生熟悉后,再讓學生與我合作,共同完成。然后試著讓學生自己動手出,不恰當的地方幫他們修改。最后就完全由學生自己動手了。現在,我班的黑板報完全由學生自己動手,從版面設計、刊頭到內容選擇、書寫等,我一概不插手。每個小組出一期,讓學生自己打分,學期結束大家評比,看哪一組分數高,出得好。這樣不僅發揮了學生的智慧與才干,更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總之,在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做事,學會生活"的過程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內容是復雜的,任務是繁重的。但是,只要我們真誠地捧著一顆"愛心",加深理論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形成系統科學的工作方法,是完全能夠干得非常出色而游刃有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