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姚李鎮蓮花小學 葉乃卉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
安徽省六安市葉集區姚李鎮蓮花小學 葉乃卉
當今世界已經進入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每一個人,要想在未來的社會立于不敗之地,都必須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不斷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如何使自己得到不斷提升?堅持自學、善于自學是補充知識、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因此,教師必須把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來抓。在教學中,我深深感受到激發學生自學興趣,教會學生自學方法,培養學生自學習慣,體會自學成功的喜悅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更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我二十多年小學語文教學的總結和體會。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最大的動力”。從心理學角度講,對感興趣的東西,學生才會產生愉快緊張的情緒和主動的意志努力,才能主動地去聽、去說、去思考,去配合教師的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自己學習活動的效率和效果。現實的情況是,一部分學生在新學期開學領到新課本時會對課文作過大致瀏覽,基本內容有所了解。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往往就缺乏新鮮感,也不大愿意仔細聽取教師的講解,對課文的內容一知半解,囫圇吞棗,難以收到預想的教學效果。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明確自己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自己設定幾個問題,教師可以做適當的引導和提示,鼓勵學生自行解答,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發表自己的想法。學生的興趣點可能不盡一致,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給予適當的肯定。最后,教師要挖掘出學生們感興趣的素材,加以引導,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人云:“授人以魚,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苯處煹穆氊煵粌H僅是傳道授業解惑,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那么,培養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1.要求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教師可以安排一些“任務”,比如朗讀課文;勾畫出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摘抄出來;用字詞典給生字詞注音、釋義;課文大致分成幾個部分,是按什么線索和順序把課文串聯起來的;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以及學生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等等,學生從自學的“面”上開始,在反復的閱讀中找到或明白這些“點”的存在。教師在課堂上要安排出時間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查、梳理和點評,結合教學重點、難點,對典型問題進行討論、交流。重點是檢查預習課文時的認真態度和習慣的養成上,而正確率并不作特別要求,特別是自學的開始階段,評價應以正面、鼓勵為主,逐步培養學生自學的習慣,讓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
2.要訓練學生掌握自學步驟。對課文的自學可以采用“四步閱讀法”進行,第一步: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對課文要讀通讀順,劃出生字詞,弄清記敘文的“六要素”。第二步:再讀課文,復述大意。理解課文的組織方式,了解段落之間的關系。第三步:深入品讀,重點領悟。找出課文重點,反復品讀,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第四步:設問答疑,拓展延伸。逐步解開在閱讀課文時產生的疑問,進一步了解思想主旨。這種從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總——分——總”的閱讀模式,會教會學生由淺入深、逐層深入地閱讀和理解課文,不僅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會對學習方法的轉變產生深遠的影響。
3.要求學生做到讀思結合??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柏琛奔疵曰蠖鵁o所得。意思就是只讀書不思考就等于沒讀書。哲學家歌德曾說過:“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只眼睛看到紙背后的話”?!凹埍澈蟮脑挕本褪侵杆伎迹嗨级嘞搿V型庀荣t們的至理名言深刻地揭示了學習與思考的辯證關系。小學生閱讀往往是“小和尚念經,有嘴無心”,讀的多,寫的少,想的更少。沒有勾畫重點,摘錄佳句等動筆和讀思結合的習慣。因此,教師要求學生讀書要多動筆,做到讀思結合。
良好的自學習慣是教學成功的一半?!缎W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字要規規矩矩地寫,課文要仔仔細細地讀,練習要踏踏實實地做,作業要認認真真地完成”,這些要求可以歸結到一點就是“專心”二字。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說過“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說明專心做好每一件事是成功的先決條件。良好的自學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對將來的性格形成也至關重要。要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一是養成先復習再做作業的習慣。就是教育學生在做作業之前要先復習剛學過的知識,然后再做作業。二是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要讓學生明白做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運用,不要依賴老師或家長的提示和督促,徹底改變沒有家長的提示、輔導就不能完成作業甚至是抄襲別人作業的不良習慣。三是要養成專心做作業的習慣。很多學生在做作業時不夠專心,經常伴隨著其他活動一道進行,比如邊聽音樂邊做作業,邊吃零食邊做作業,邊看電視邊做作業等等,“分心”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錯誤百出。四是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有的學生在完成家庭作業的時候,磨磨唧唧,拖拖拉拉,每天都搞得很晚,效率很低。教師要與家長配合,要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五是養成做完及時檢查的習慣。通過及時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養成認真、嚴謹的學習態度。
培養和提升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還需要通過檢查、評價和表揚來實現。要檢查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和課外閱讀情況,及時表揚做得好的一些學生,幫助和鼓勵差一點的學生,多使用激勵語言,給他們希望和力量,教會他們自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讓他們體會成功的喜悅。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分別采用一般性指導和重點自學兩種形式進行教學,通過考試和提問等檢測方式進行對比、分析,使學生明白加強自學對提高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的重要性,使學生自覺自愿地自學。
教師對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學生在體會成功的喜悅時,會對教師多一份敬佩和尊重。從多年的教學經驗看,學生對學科的偏愛并取得良好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教師的敬佩和信任程度。這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動力和“催化劑”。
小學語文是基礎學科,是學生掌握開啟知識寶庫大門的“金鑰匙”。我們要努力培養小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為學生終生學習和未來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