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蠡口實驗小學 周 賢
淺論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的方法及相關價值
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蠡口實驗小學 周 賢
小學語文參與式教學是課堂教學中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同時它需要我們老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以課文內容為主線,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建立鼓勵質疑的教學模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和發展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形成一種全體師生合作式的教學法。在本文中,我將結合相關課文來探討一些方法從而總結一下價值。
小學語文課文內容非常豐富,有孩子們喜歡的童話、神話、寓言故事等,故事性比較強的文章,這樣的課文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分角色讀、也可以讓孩子角色扮演、也可以舉辦講故事比賽,使孩子們深刻掌握故事內容;也有一些音樂性和節奏性很強的文章,可以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可以是配樂朗讀,也可以是大聲朗讀,還能進行朗讀比賽,評選朗讀之星,讓孩子們享受到參與的快樂;也有一些文章是環境特別優美的,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帶領孩子們目睹那些美景,那么學習起來更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等等。
例如,我在教學《九寨溝》這篇文章時,就讓學生交流課前預習所了解的內容,緊接著多媒體播放有關九寨溝的各種圖片,一下子就可以把學生帶入情境,然后由學生朗讀和教師講述,再一個個出示書本中的美妙風光,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這時,學生自然而然就會敞開心扉說自己的感受,討論文中的內容。此外,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根據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方式,設置事宜的情境,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氛圍,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成為課堂的主體。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又云:“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生能發出質疑往往意味著已經在主動思考了,已經在主動參與課堂了,因此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質疑,還要為學生質疑創設機會,提升他們作為課堂主人的觀念,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學生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他們好學深思、學習主動性充分調動的表現。”喜歡質疑的學生一般都是經過深層思考,才會發現問題,才會提出問題,所以我們在語文課堂上要給這樣的孩子創造機會,讓想問的能問、想說的能說并多說,帶動那些不怎么愿意說的孩子,應該給學生一個敢于想象、敢于發表、敢于辯論的語文課堂,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意識。
例如,我在教學《春聯》這篇課文時,我先通過文中出現的幾個春聯,讓學生先了解春聯的相關知識,了解春聯需要字數相等、詞類相當、對偶工整、平仄協調、句式相同等基本的知識。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對聯分上下聯,這時,我再拿出來事先準備好的春聯,讓孩子們現場來貼,這時,一下子就調動了孩子們的興趣,他們討論的很積極,把所學的知識全部運用進去,討論哪個是上聯并說出原因。在這樣的氛圍中,孩子們主動參與課堂,不僅鞏固了有關春聯的知識,而且培養了他們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感情。
辯論出獨見,辯論出創新,辯論出真知。學生能開展激烈且有意義的辯論,會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同時也能使我們的學生變得更加出色。然而,學生進行對話、進行辯論最佳的場所并是我們的課堂,因此我們老師要看準機會巧妙點撥,引導學生開展辯論,主動參與討論,讓他們通過辯論明是非,去疑難。
例如,我在教學《誠實與信任》一課時,我就引導學生思考:“如果換成是你,你會不會在無人看見的情況下留下你的手機號碼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與認識自由組成正反兩組展開辯論,在辯論中,還可以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深層認識改變自己的辯論觀點,加入到對方的陣營中。學生在參與辯論的過程中,不僅要熟悉課文,找出自己的論據,而且還要組織好自己的語言,這時,孩子們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就會主動參與課堂。在辯論時,一方的觀點是:首先是夜里,視線不清楚,其二,那輛車自己停的也不到位,雙方都有責任,最后,在無人的夜里,根本沒有人看見,所以不需要留下手機號碼;另一方的觀點卻是:無論有沒有人看見,自己做錯了,都應該自己去承擔責任。到這里,我也說出自己的觀點:“認為不留手機號碼的同學也可以保留你們自己的觀點,但對于誠實做人來說,不管有沒有人看見,我們得對得起自己。”
教育心理學表明:正確及時的評價、適當合理的表揚、熱情大方的鼓勵,都會對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起到促進作用。在我們語文課堂中,我們老師不僅要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運用科學的評價方式對學生進行及時正面鼓勵的評價,而且要適時的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他人評價、小組評價,甚至可以延伸到家長評價,促使學生對自己或對自己所在的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反思。把評價的機會讓給學生,更加能促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獲取知識的時候,思索自己學習中所遇到的問題,慢慢學會總結自己的學習情況。
例如,在教學每篇課文第一課時時,我會讓學生來朗讀每個自然段,但是聽了學生的朗讀,我不會第一時間去做任何評價,而是把這樣的機會讓給同班的同學。在這個方法實行之初,學生只能評價讀的是否正確,有沒有讀錯字,停頓是否到位等,只會一些指責性的評價,但這時候,我會適時的再來總結性的評價。鍛煉了將近半學期,學生的進步很大,評價同學朗讀的時候,不僅會把他讀的到位的地方分析出來,還會有更加深層次的評價.讓學生參與到評價中去,不僅需要學生事先去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還會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我還鼓勵他們在家可以讀給父母聽,讓父母給出評價,這樣多方位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
總之,在我們小學語文教學中,參與式教學是一種很重要的教學基本方法。在這過程中,我們老師必須在全面理解參與式教學理念的基礎上本著平等參與、共同分享的原則,引導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學習,在質疑辯論中進步,在評價反思中提升,使參與式教學真正達到教師有效參與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