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西安西京學院 藺致遠 方長樂 陳福利
輔導員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模式探索
陜西省西安西京學院 藺致遠 方長樂 陳福利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會和學校的關注和重視,性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大學生更需要了解和掌握。輔導員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開展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渠道,本文結合輔導員工作實際,提出了輔導員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模式。
輔導員 性心理健康教育 途徑和模式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處在社會中的每個生命個體,幸福感不斷下降,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接踵而來,而生活在高校中的大學生也不能脫離其影響。近年來,大學生因心理問題而引發的各類事件在高校不斷上演。作為高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輔導員,探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模式,顯得十分必要而又迫在眉睫。
性心理是指在性生理的基礎上,與性征、性欲、性行為有關的心理狀態與心理過程,也包括了與他人交往和婚戀等心理狀態。性生理是性心理發展的生物學基礎,性生理發育的障礙或缺陷,會使性心理的發展出現偏差。世界衛生組織對性心理健康所下的定義是:通過豐富和完善人格、人際交往和愛情方式,達到性行為在肉體、感情、理智和社會諸方面的圓滿和協調。性心理包括性感知、性思維、性情緒、性意志等。性心理健康評定的標準為:一是個人的身心應有所屬,有較明顯的反差。如果陰陽莫辨,就難以實施健全的性行為與獲得美滿的愛情。二是個人有良好的性適應,包括自我性適應與異性適應,即對自己的性征、性欲能夠悅納,與異性能很好相處。三是對待兩性一視同仁,不應人為地制造分裂、歧視或偏見。對曾因種種歷史原因形成的一切與科學相悖的性愚昧、性偏見及種種謬誤有清醒的認識,理解并追求性文明。四是能夠自然地高質量地享受性生活。
(一)輔導員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全面育人目標的要求
高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大學生,高校培養出的人才應該是科學文化素養高、人格健全、性心理健康的大學生。高校的教改方案和培養體系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其培養的重要目標之一。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輔導員,是學生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合適人選,為學校全面育人打好基礎。
(二)輔導員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社會和家庭的期望和要求
社會和家庭希望高校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擁有美滿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這樣才能更好的成為國家的建設者。縱觀中國人對性的認識一般有三種態度:性神秘,性羞恥,性骯臟,這主要是源于自宋朝以來統治階級對廣大老百姓的思想禁錮和新中國成立后學校各個階段的性教育開展較少的緣故。大學生“知曉宇宙之外,卻不知肚臍以下;上知天文地理,下懂ABCD,卻不知與異性的差異”。社會上普遍的觀點是,人們談性色變,或者把性和色情等同起來。而到了家庭中,家長們對性更是避之不談,即使有孩子問到有關性的問題時,也采取含糊不清或訓斥的方式進行搪塞。這樣大學生了解有關性知識和性心理的責任就落到了學校的身上。無論社會還是家庭,都期望學校給大學生灌輸科學的性知識和性心理,而輔導員就是開展這項教育活動的執行者。
(三)輔導員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自身發展的迫切要求
大學生的生理年齡已經成熟,但心理年齡處于趨于成熟階段。大多數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較高,但心理健康知識了解的不多,尤其是性知識和性心理了解的更少。同時,大學生有對象的和談戀愛的較多,他們對性知識和性心理有急的需求,而各個高校開設這樣的課程又很少,即使有一些學校開設了性心理健康課程,也只是選修課,能夠上選課的學生人數較少,性心理知識普及面有限。加之,大學生在初中、高中接收的性知識和性心理健康知識甚少。高中生物課中有生理衛生的部分,很多的教師也是讓學生自己學習。因此,大學生了解性心理方面的知識是通過非正常途徑獲得的,比如閱讀色情小說、瀏覽色情網站、觀看色情電影等。大學生知悉性心理知識的渠道較少、途徑錯誤,使得大學生獲得相關的知識錯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教育部 24 號令)對輔導員的定位是: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應當努力成為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有便利的條件和暢通的渠道。輔導員平時與學生接觸最多,同時也最了解學生,對學生的心理需求更是比較清楚。
(一)制定性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方案,有目標、分階段的實施性心理健康教育
將性道德、性法律、性倫理、性生理、性心理等知識,以主題班會的形式傳達給學生,主題班會形式可以多樣,比如輔導員為多個班級開主題班會,以輔導員大講堂的形式進行。也可以以學生沙龍的形式進行,同樣可以用演講、辯論、情景劇的方式展示出來。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查找相關資料,去寫相關的班會教案,進行班會課件制作,全程參與到班會的每個環節,每次班會后讓一些學生暢談學習心得和體會,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記憶。每學期性心理健康教育班會結束后,把相關教案、課件、照片進行整理裝訂,進行集中展示和學習。
(二)對班級和宿舍心理委員定期進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
班級和宿舍心理委員作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四級網絡體系中的一部分,是開展大學生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他們同學生朝夕相處,對學生的性心理健康狀況比較了解,溝通起來沒有障礙。每學期定期對班級和宿舍心理委員進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制定培訓方案,填寫培訓效果反饋表。充分發揮班級和宿舍心理委員的作用,做到性心理問題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干預。
(三)充分利用“3.25-5.25”心理健康季宣傳平臺,多種形式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為了更好的服務大學生心理健康,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從去年開始,西南各高校聯合陜西高校把心理健康月擴展為心理健康季。即從每年的3.25-5.25舉行為期兩個月的心理健康季活動。在心理健康季活動中,針對不同的專業舉行形式不同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比如新聞傳媒系的學生,以性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進行脫口秀活動,設計藝術系的學生以性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進行漫畫創作,外語系的學生以性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進行外文電影賞析。從而以更加貼近專業特點的形式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做到了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良好銜接。
(四)利用新媒體(微博、微信、QQ、云電臺)等多種方式進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大學生酷愛用網絡和新媒體方式進行學習和生活,針對這樣的特點,輔導員組織班級學生創建班級微信公眾號,云電臺等形式,定時推送和播放有關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用同學們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采用網絡這種線上交流方式,學生更容易將心中的困擾說出來,避免了線下交流的羞澀和不適感。
(五)與校心理咨詢中心、院系二級心理輔導站緊密配合,邀請相關的老師和專家進行性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
每個高校都有校心理中心和院系的二級心理輔導站,輔導員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廣泛利用這些資源,同它們緊密配合,同時邀請校內外的專家開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報告會和講座。
當今社會,在一定程度上看,心理健康狀態決定著大學生的學業、事業的成功與失敗。作為高校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輔導員,為學生開展好性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1】羅曉燕,汪依桃.高校輔導員參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0(1)
【2】陳曦.高校輔導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探析.經濟研究導刊,2015(17)
【3】哈夫洛克.靄理士.性心理學.重慶出版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