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具有悠久文化歷史的文明古國,在國畫藝術發展上面有很深的造詣,尤其是在寫意山水方面不斷地推陳出新,在國畫藝術領域中受到了高度的關注。不管是文化還是藝術都需要經歷傳承與發展,在歷史傳承的過程中不斷結合時代發展的新思想,在不改變其藝術本質的前提下,汲取更加優秀的養料,推動國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針對國畫中的寫意山水的歷史傳承和時代發展進行深層次的分析,以期對后來者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國畫;寫意山水;歷史傳承;時代發展
在傳統藝術文化思想的影響下,藝術審美的觀念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每個國人的心中,對于國畫中寫意山水的品鑒與研究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發展氛圍。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對國畫中寫意山水的研究方向主要針對于意境營造、創作技法等方面,而對于其歷史傳承和時代發展所表現出的藝術特征方面的討論比較少,甚至沒有一份比較完整、系統的研究,不利于我國國畫藝術的傳承與發展。
一、國畫藝術中寫意山水的藝術特點
國畫中寫意山水這種藝術形式的最終落腳點在于其藝術創作的寫意,而我們在這里要討論的寫意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繪畫藝術的層面,它是一種更為廣袤的文化視野在繪畫藝術領域的集中彰顯與體現。國畫中寫意山水結合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精神,透過繪畫藝術的形式將作者的情感、理想、抱負凝聚在山水當中,是一種感性思維的表達。從國畫中寫意山水的繪畫結構來看,通過畫中的旖旎風光我們能夠觸摸到長達數千年的文化傳承與積累,其中凝結了無數繪畫大家的技藝與情感,可以說是我國非常珍貴的藝術瑰寶,對于傳統藝術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有著積極的影響。很多研究國畫藝術的學者都說過,在國畫寫意山水中,我們既能夠感受到畫中所表達的情感,又能夠感受到一些重要的生活哲理。
在國畫寫意山水的創作過程中,如何將作者的主觀情感通過繪畫的形式表達出來,從而實現二者的完美契合是很多畫家在繪畫的過程中苦心孤詣的研究方向。而作者在思考的過程當中,就形成了國畫中寫意山水的重要藝術特色。這種藝術特色是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積累而形成的,即使經歷了數千年的洗禮,也沒有削減它蓬勃的生命力。相反,在渡過無數歲月之后,對于這種藝術特色的雕刻更加深入人心了。不論是對水墨山水的情有獨鐘,還是對色彩表達的轉化,都是其藝術特色在不斷發展的當下所表現出來的主要藝術特色。當置身于國畫寫意山水所創造出的旖旎風光時,我們才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要傳遞的情感與思想,并且經過數千年的沉淀與積累,這種情感的爆發更加值得回味,對現代國畫藝術的發展與創新有著進步性的意義[1]。
二、國畫藝術中寫意山水的歷史傳承
國畫藝術中寫意山水的歷史傳承是繪畫藝術在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國畫創作者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對國畫寫意山水進行歷史層面的研究與分析。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國畫藝術中寫意山水的歷史傳承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靈活運用繪畫藝術創作技巧、在國畫寫意山水中寄托情感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一)靈活運用繪畫藝術創作技巧
在國畫中寫意山水的創作過程中,都會通過對各種山水畫面的描述來詮釋創作者的主觀情感,在無形當中起到了思想表達和情感渲染的效果。不同類型的國畫寫意山水所表達的情感各不相同,所使用的繪畫藝術創作技巧也有一定的差異,而對繪畫藝術創作技巧的創新大大地提升了國畫寫意山水作品的實現價值,同時給藝術作品增加了更多的趣味性和觀賞性。不管是從文化的角度來看,還是從繪畫的角度來看,靈活地運用繪畫藝術創作技巧都能夠提升國畫寫意山水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通過對簡單景色的描繪,展現了自然風光的整體美感,最大限度地展現出了作品的藝術審美性。在國畫寫意山水作品《春華秋實》的創作過程中,作者用美艷無比的桃花來比喻妙齡少女,在經歷春風和雨露之后,將生命的熱愛化作掛滿枝頭的累累碩果,從而實現了人身的價值和歸屬[2]。
(二)在國畫寫意山水中寄托情感
中國人很善于利用其他事物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大量耳熟能詳的唐詩、宋詞就能夠充分的體現出這一現象。在歷史的長河中,同樣存在著很多深入人心的國畫寫意山水作品,而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打動人心不僅是因為創作者爐火純青的創作技巧,還有深深地包含著人類共有的情感,使欣賞者與創作者能夠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人類是情感非常豐富的物種,相思之情、感恩之情、關心之情都是人類擁有的最基本的情感,如果創作者的作品中能夠寄托這種情感,那么很容易就會激發欣賞者與之相類似的情感,從而實現打動人心的目標。創作者會利用生活中常見的花草魚蟲來作為情感寄托的載體,在這種簡單的自然事物背后,能夠體現出一份拳拳之心。
(三)“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中國很多著名的國畫大師都曾經對“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進行闡釋,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國山水畫的“道”說?!暗馈痹谖覈哂蟹浅S凭玫奈幕瘻Y源,國畫寫意山水在創作的過程中,比較在意對意境的營造,像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禪”的思想理念、返璞歸真的生活寫照等,都是營造意境的重要表現。也就是說,國畫寫意山水作為一種比較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在創作的過程中已經被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由此可見,在進行國畫寫意山水的創作過程中,應該從博大精深的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分析,在廣袤的文化視野中,對國畫寫意山水意境的創作進行重新的審視[3]。
三、國畫藝術中寫意山水的時代發展
(一)“藝術源于生活”的思想
從國畫寫意山水的歷史傳承過程中,不難看出其藝術特色和文化背景都具有濃濃的生活氣息,這正是“藝術源于生活”思想的重要體現,對于推動中國國畫寫意山水作品的創作有著積極的意義。在進行國畫寫意山水創作的過程中,應該繼承老一輩優秀國畫大師的優良傳統,展現出濃厚的、傳統的國畫寫意山水作品創作。在時代發展的今天,任何一種藝術形式的創作都具有其自身獨特的發展優勢,并且能夠憑借這份獨特的優勢占據一定的藝術發展空間。如果國畫寫意山水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脫離了生活,就只會給欣賞者帶來單純的視覺沖擊,絲毫感受不到作品中所要傳達的生活氣息,更不用說對創作者心情和思想的傳達與表現。由此可見,只有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才能夠展現出藝術鮮活的生命力。
(二)重視作者主觀情感的表達
作者在進行國畫寫意山水作品創作之前,首先要明確自己想要傳遞的情感和思想,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創作出更加具有情感張力的繪畫作品。情感張力是評價一幅國畫寫意山水作品層次與高度的重要參考依據,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追求情感上的表達都是國畫寫意山水創作者畢生的追求。從現代情感的角度而創作出的國畫寫意山水作品,既能夠展現出新時代的藝術特色,又能夠保留傳統的藝術創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時代發展的軌跡。
(三)將“美”傳遞與表達出來
“美”是整個國畫寫意山水體系中所要表達的核心概念,不管是傳統的國畫藝術創作,還是現代的國畫藝術創作,都離不開“美”的觀念。也就是說,新時代的國畫寫意山水作品的創作應該最大限度地將“美”表達出來,通過完善公共藝術課程體系來幫助更多的人學會鑒賞美、欣賞美,進一步提升現代人對“美”的理解能力。同時,還要加強對國畫寫意山水素材的重視程度,有效彌補在國畫寫意山水素材傳承方面的缺失,更好地推動國畫寫意山水的時代發展[4]。
四、結語
綜上分析可知,藝術創作是沒有止境的,國畫的創作也是一樣的,國畫中寫意山水的發展是歷史傳承與時代發展不斷契合、碰撞的結果。在這個充滿了各種高科技產品和現代網絡技術的信息時代,如何改變現代人對國畫藝術的看法,幫助國畫藝術在時代的潮流中綻放光彩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責任。國畫愛好者和創作者應該堅持不懈地進行國畫寫意山水的創作,通過對傳統國畫寫意山水作品的研究明確其藝術創作特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所要表達的主觀情感進行分析,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對國畫寫意山水進行傳承與發展,從而推動國畫寫意山水在繪畫藝術領域中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智翔.國畫寫意山水的歷史傳承與時代發展[J].藝術品鑒,2016,(05):187-188+93.
[2]王毅.國畫山水創作中“幻想化”的應用研究[J].美與時代(中),2015,(07):18-19.
[3]賈智慧.當代中國山水畫在繪畫瓷中的運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4.
[4]蔣長志.再探國畫山水中的意境表現[J].大眾文藝,2012,(14):41-42.
作者簡介:
王林,山東省高密市文化館館員, 研究方向:山水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