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琴
全面從嚴治黨是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的科學總結,是一項必須常抓不懈的偉大工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根本保證。中共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更是吹響了“全面從嚴治黨邁上新臺階”的新號角。近年來,宿遷市紀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織密扎牢制度籠子、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堅持常抓不懈、久久為功,不斷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地生根。
圍繞有效落實“兩個責任”,建立健全責任分解、檢查考核、一案雙查、責任追究的制度體系,強化管黨治黨政治擔當
全面從嚴治黨說到底是責任落實問題,如果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全面從嚴就難有成效、難以實現。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厘清責任列入紀律檢查改革重要內容,明確黨委負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隨著實踐的發展,又把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深化為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通過嚴格明責、督責、問責等一系列舉措,層層傳導壓力,督促各級黨組織切實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就宿遷而言,為推動全市各級黨組織樹立樹牢主體責任,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分內之事、應盡之責,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政績。我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從嚴分解責任。市委在全省較早制定落實“兩個責任”實施辦法,配套《檢查考核辦法》、《責任追究辦法》、《一案雙查辦法》,構建“1+3”制度體系。2016年,市委又研究出臺《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清單》,將市委、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市委班子成員和市紀委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具體化。同時,堅持上下聯動,逐級細化落實,推動實現市縣鄉三級責任清單項目化全覆蓋。二是從嚴落實責任。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部署推進。2016年年初,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進行目標分解;年中,通過調研督查、走訪約談、通報曝光和責任追究等形式,加強過程管控,時時傳導壓力;年底,市委常委對各地和部分市級部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進行重點檢查考核。三是從嚴責任追究。把責任追究作為“撒手锏”,對黨的建設缺失、黨風廉政建設責任不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執行不力的,強化責任追究,實施“一案雙查”,以嚴肅問責倒逼責任落實。2016年以來,宿遷市查處落實“兩個責任”不力黨員領導干部127人,追究主體責任111人、監督責任16人,公開通報12個典型案例,有效發揮了責任追究的剛性約束作用。
圍繞有效整治“四風”問題,綜合運用駐點巡察、專項整治、日常檢查“三位一體”的監督體系,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向好
作風問題,本質上是一個政治問題,體現了民心所向,決定了黨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分量。回顧黨的發展史,從“三大作風”到“兩個務必”,從“八個堅持”到“四個大興”,一直以來,我們黨始終把作風建設作為黨的生命線,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從嚴治黨更是從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開局起步。抓住重要節點、緊盯“四風問題”,言出紀隨、寸步不讓,黨員干部作風持續向好、社會風氣明顯好轉。十八大以來,我們嚴格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以落實八項規定精神為重點,在制定出臺《關于改進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實施意見》、《宿遷市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十條禁令》、《關于嚴禁領導干部大操大辦婚喪喜慶事宜或借機斂財的規定》等20項制度“硬杠杠”的基礎上,堅持“點線面”結合,綜合運用駐點巡查、專項整治、常態檢查等舉措,確保作風建設各項規定落到實處。一是實施駐點巡查。制定出臺《宿遷市整治“四風”巡查辦法》,在全省率先開展整治“四風”駐點巡查,通過下移監督關口,與監督對象“零距離”接觸,最大限度發現作風建設深層次問題。目前,全市已駐點巡查單位164家,發現存在問題1600余個,黨政紀處分146人,組織處理99人,移送司法機關28人。二是開展專項整治。督促財政、農工辦、人社局、招標辦等部門發揮監管職能,牽頭組織各自條線力量,扎實開展私設“小金庫”問題、扶貧領域資金使用和項目推進中突出問題、違規發放獎金津補貼問題、招商引資奢侈浪費和高消費突出問題、違規經商辦企業問題和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等專項整治,發現的問題線索全部交由紀檢監察機關嚴肅查處。三是組織明察暗訪。按照節假日必查、雙休日抽查、平時不定期查原則,組織全市違反“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監督檢查,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八項規定”出臺以來,我市共查處違反違規違紀問題722個,處理918人,黨政紀處分414人,通報曝光98批536人。通過由點及線、由線到面,上下聯動、層層推進,作風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圍繞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不斷深化挺紀在前、抓早抓小、動輒則咎的執紀理念,同時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吏治不嚴則法治不彰,從嚴治黨必須從嚴執紀。2015年9月,王岐山同志在福建調研時強調,要在思想認識、責任擔當、方法措施上跟上中央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握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規定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四種形態”既是工作目標,又是工作遵循;既是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也是各級黨委的重要任務,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鮮明態度。宿遷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深刻把握“四種形態”內在邏輯,不斷探索運用,助力全面從嚴治黨。一是增強運用“四種形態”思想認識。從強化黨委責任觀、矯正紀委執紀觀、匡正黨員守紀觀入手,制定出臺《關于運用“四種形態”推進監督執紀問責的實施意見》,明確“四種形態”四大類18種適用情形,為落實“四種形態”提供制度依據,切實推動全市各級黨組織轉變思想理念。制定出臺《函詢工作暫行辦法》,明確函詢工作流程,實現函詢工作有章可循、規范操作。二是認真遵循“四種形態”開展工作。嚴格把握每一種形態的適用條件,對信訪舉辦、巡視巡察、監督檢查中發現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運用談話函詢進行處置,讓有反映的干部講清問題、認識錯誤、及時改正。2016年1至11月,全市共開展提醒談話、誡勉談話或函詢421人次,是2015年同期38倍。同時,堅持力度不減、節奏不變、尺度不松,有腐必反、有貪必肅。十八大以來,全市立案審查各類違紀違規案件5000多件,給予黨政紀處分3500多人,占違紀處理人數的比例超過70%。通過調查核實,對反映失實的1000多件信訪問題予以澄清了結;移送司法機關近400人,充分發揮了執紀審查的震懾作用。三是不斷豐富“四種形態”工作內涵。完善反腐敗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反腐敗協調小組作用,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加強信息溝通,強化協作配合。堅持快查快結,將違反“六項紀律”問題作為審查重點。由以往重點審理違法犯罪問題,轉為聚焦審理違紀問題。全面排查清理十八大以來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黨員和國家工作人員中未及時受到黨政紀處分的問題,目前全部處結到位。對新立案審查涉嫌犯罪的黨員干部,要求原則上做到在移送司法機關前做出紀律處分。
圍繞有效實現源頭防控,構建“堅持教育引導、加強制度管控、深化機制改革”的綜合預防機制,逐步推進標本兼治
國家依法而治,執政黨依規而執,鞏固管黨治黨成果,變“權宜”為“常態”,就要依靠制度約束權力,讓權力在法治的軌道上運行,實現正本清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反腐倡廉法規制度籠子扎細扎密扎牢,做到前后銜接、左右聯動、上下配套、系統集成,不留“暗門”、不開“天窗”。實踐中,我們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精神,嚴格按照中央紀委和省紀委工作部署,扎實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各項工作,著力構建具有宿遷特色的預防腐敗體系。一是強化教育引導。始終把黨風廉政宣傳教育作為推進懲防體系建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連續八年堅持每年一個主題拍攝警示教育片,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大力推進廉政文化“六進”、示范點創建、廉政主題作品創作及新媒體開發運用等工作,分層分類開展正面典型教育、警示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活動,營造了濃厚的崇廉尚儉氛圍。二是強化制度建設。出臺《宿遷市加強“一把手”監督八項制度》,突出公開公示、述責述廉和問責評議,織密監督網絡,嚴管“一把手”這個關鍵少數。推動完善政府權力清單管理體系,出臺《行政權力事項目錄清單管理辦法》,推進權力清單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在全省率先實現權責清單市縣鄉三級全覆蓋。針對紀律審查中發現的問題,推動建立健全制定《關于嚴格規范本市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的規定》等制度100多項,為規范和監管權力運行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深化機制改革。宿遷市在全國率先推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資質資格去行政化改革、工業類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持續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創新事中事后監管方式,最大限度壓縮權力尋租空間。同時,制定出臺《建立健全黨員干部改革創新容錯糾錯機制的實施辦法》,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寬容改革創新中的失誤,保護和激發了干部改革創新的積極性。
(作者系中共宿遷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責任編輯:張功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