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保定軍官學?!笔潜6戃娷姽賹W校的簡稱,校址在河北省保定市,與云南陸軍講武堂、黃埔軍校齊名。1902年,袁世凱在保定創辦“北洋陸軍將弁學堂”,后改名為“北洋陸軍武備學堂”。民國改元后(1912 年)改名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后習慣稱其為“保定軍官學校”)。設步、馬、炮、工、輜重等兵科。1912年10月20日第一期學員正式開學。1920年7月(第八期學員將畢業),直皖戰爭爆發后,保定軍官學校不得不停辦。1921年10月,保定軍官學校重新開學,第九期學員同時入校。1923年8月,第九期學員畢業之后,9月因軍閥混戰停辦。保定軍校停辦后,曹錕在漕河辦的陸軍講武堂移此。1925年陸軍講武堂被解散。保定軍官學校的畢業生后來有很多都擔任了黃埔軍校的高級領導或教職員工?,F把搜集到的曾在保定軍官學校(包括保定陸軍講武學堂)任職和畢業的三十位共產黨人(包括后來一位脫黨的。按犧牲或逝世時間先后)簡介如下,供讀者備忘。
茅延楨(1897—1925),安徽壽縣人。1922年在北京經鄧中夏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8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后到上海做黨的地下工作。1924年1月后曾任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二隊上尉隊長。東征時任黃埔軍校學生軍中校參謀。1925年8月奉命到北方各省搞策反工作,在河南鄭州被吳佩孚部陳文釗師師部參謀孔繁熔陰謀誘殺。
章琰(1896—1925),本名姜維清。河北任丘人。1923年8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1924年春到廣州入黃埔軍校任第一期政治教官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5年參加第一次東征,任黃埔軍校教導一團第三營黨代表。1925年3月12日在棉湖戰役中犧牲,葬于廣州長洲島東征烈士墓。遺著編入《章琰遺稿》。1945年,中國共產黨第七次代表大會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金佛莊(1897—1926),浙江東陽人。1922年7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1922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1923年作為浙江代表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曾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警衛團少將團長等職。1926年12月上旬奉命到滬、杭等地從事各派系地方軍隊的策反工作,在南京下關碼頭被捕。12月9日被軍閥孫傳芳殺害于南京雨花臺。
郭?。?897—1927),湖北安陸人。1922年7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春到廣州參加黃埔軍校的籌建工作,后任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第三隊第一區隊中尉區隊長、國民政府兵站總監部第一兵站少將兵站監等職。北伐江西戰役時任第一軍第二師第六團少將團長。1927年1月29日在浙江衢州與軍閥孫傳芳部作戰中不幸腰部中彈犧牲。
徐堅(1894—1930),又名徐天柄。海南瓊山人。1919年春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5月后曾任黃埔軍校第一期特別官佐。1925年6月,省港大罷工爆發后被選為罷工委員會委員。1926年下半年到蘇聯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28年回國。1929年化名到新加坡任中共南洋臨委書記。1930年被英國殖民當局遣送回國,同年在廣州遇害。
許贊(?—1931),字子鎮,江西上饒人。1918年考入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后回鄉經商。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在家鄉動員青年參加紅軍,利用職業之便,為根據地秘密運送各種物資。1930年冬任中共臨江特區區委書記,在國民黨玉山縣縣長的支持下,攻克臨江湖;率地方武裝配合婺德、懷山獨立營攻克玉山縣城。1931年4月因叛徒出賣被捕后被殺害。
趙博生(1897—1933),原名趙恩溥。河北黃驊人。1919年春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六期。后曾任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第二十三軍參謀長、國民黨軍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部參謀長等職。1931年12月參加領導寧都起義后任紅五軍團參謀長兼第十四軍軍長、第五軍團副總指揮兼第十三軍軍長。1933年1月8日,在江西省南城黃獅渡與國民黨軍作戰時不幸右額中彈,壯烈犧牲。
季振同(1901—1934),原名季振佟。河北滄縣人。1919年8月入保定軍官學校學習。1923年畢業后在國民革命軍任衛隊團團長等職。1931年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四旅旅長。參加領導寧都起義后任紅五軍團總指揮。1932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5 月以“企圖叛變”嫌疑被捕。1934 年夏在江西瑞金葉坪被錯殺。1978年12月被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董振堂(1895—1937),河北新河人。1923年8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1931年任國民黨軍第二十六路軍七十三旅旅長。同年12月14日和趙博生等率第二十六路軍一萬七千余官兵舉行寧都起義。起義后曾任紅五軍團軍團長等職。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5年6月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紅五軍團改稱紅五軍后任軍長。1937年1月20日率部在甘肅高臺縣城與敵人浴血苦戰中犧牲。
王以哲(1896—1937),原名王海山。黑龍江賓縣(當時屬吉林?。┤?。1922年7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后曾任東北軍陸軍暫編第十九師中將師長、國民黨第六十七軍中將軍長等職。是張學良與紅軍合作的主要助手。1936年6月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15日被共產國際批準。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葉劍英公開證實王以哲是中共黨員)。1937年2月2日被東北軍主戰派刺殺。
范藎(1899—1938),原名孟聲。江西清江(一說豐城)人。1922年7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后在黃埔軍校先后擔任過教官等職。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后在進賢被蔡廷鍇師部扣留后被遣還鄉??谷諔馉幈l后出任國民軍第一九八師少將副師長。1938年9月在湖北黃陂對抗日軍的一次激戰中不幸犧牲。
寇子嚴(1896—1945),原名寇密誠。山西右玉人。1922年7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在楊虎城將軍的第十軍任第一師參謀長。1929年春到天津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后受黨的指示打入天津“大漢義軍”出任參謀長。1937年抗戰爆發后受命到鄧寶珊將軍的第二十一軍團工作并任鄧寶珊的高級參議。1945年11月23日遭軍統特務謀害中毒身亡。
葉挺(1896—1946),原名為詢。廣東惠陽人。1919年春畢業于保定軍官軍校工兵科第六期。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團長。參加領導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起義失敗后出國,同黨失去聯系??谷諔馉幈l后回國任新四軍軍長。1941年在皖南事變中被扣押。1946年3月4日出獄后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1946年4月8日因飛機失事在山西興縣黑茶山遇難。
續范亭(1893—1947),原名續培模。山西崞縣(今原平市)人。1913年入保定軍校學習。翌年因反對袁世凱遭通緝西走華山聚義。1918年再入保定軍官教育團學習。1924年后曾任國民軍第三軍第六混成旅旅長等職。后接受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主張,任山西新軍總指揮、晉綏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47年9月12日在山西省臨縣病逝。1947年9月13日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杜漢三(1887—1949),甘肅天水人。1914年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起曾任西安綏靖公署駐甘行署副官長等職,抗日戰爭爆發后,與八路軍駐蘭辦事處和中共甘工委取得聯系,在黨的領導下開展抗日救亡和兵運工作。抗戰勝利后被迫離開蘭州回到天水后,于1948年9月在天水成立“西北前進同盟策動委員會”。1949年3月9日被捕,5月17日被殺害。
武亭(1905—1951),生于朝鮮咸鏡北道鏡城郡。1923年3月來到中國。1924年考入保定陸軍講武學堂炮兵科。1925年加人中國共產黨。1931年6月擔任中央軍委炮兵營營長。參加了長征。到陜北后曾任紅軍大學特科營營長、八路軍總部參謀等職。抗戰勝利后率部分朝鮮義勇軍回朝鮮,先后擔任朝鮮共產黨組織委員會干部部部長、人民軍炮兵司令等職務。1951年病逝。
邊章五(1900—1954),又名邊榮浩。河北束鹿(今辛集)人。1922年7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八期。后曾任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師參謀長等職。1931年12月參加寧都起義。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曾任中共中央軍委一局局長等職。參加了長征。后曾任延安城防司令等職。建國后曾任中國駐蘇聯大使館第一任武官、朝中停戰代表團中方代表。1954年2月9日在北京病逝。
史鼎新(1890—1954),原名史宗銘。甘肅臨洮人。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生。后曾任蘭州綏靖公署新十四師參謀長、國民黨第八戰區司令長官部高參等職。1941年在蘭州發起成立西北民主政團,并任主任委員。1947年6月17日由葛曼、王新潮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后曾任甘肅省商業廳副廳長等職。1954年1月23日在蘭州逝世。
周思誠 (1884—1964 ),河北保定人。1921年任保定軍校教官。1923年9月保定軍校停辦后,曾任晉軍第三師師長、代理國民革命軍二十集團軍中將總司令等職。1940 年秋天投奔延安。后曾任延安八路軍總部中將總參議、高級參謀室主任。1943年3月由朱德和葉劍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曾任晉冀魯豫軍政大學副校長。建國后曾任河北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宋濤(1896—1969),湖南邵東人。1922年7月畢業于保定軍校第八期。1927年12月參加廣州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四師副師長,并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脫黨。后曾任國民黨軍新五軍第二旅旅長等職。1949年初任湖南省第六專署寶永警備副司令,同年8月5日,宣布與司令魏鎮(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一起起義。建國后曾任湖南省監察廳副廳長等職。
張志和(1894—1975),原名清平。四川邛崍人。1916年8月畢業于保定軍校第二期。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任二十四軍暫編第一師副師長。1933年回鄉寓居。1937年9月赴延安。1938年4月接受派遣回川軍任第三十集團軍參謀長。后辭職。1941年加入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建國后曾任政務院參事等職。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1975年10月在北京因車禍逝世。1979年2月被平反。
韓振紀(1905—1975),河北高邑人。1924年入保定陸軍講武學堂學習。后曾任國民軍第二十六軍總指揮部上尉參謀。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后任紅五軍團第十四軍司令部偵察科科長等職。1933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長征。后曾任新四軍軍工部部長、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機械局局長等職。建國后曾任政務院重工業部機械局局長、總后勤部副部長等職。1955 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王長江(1899—1978),河北博野人。1923年8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后曾任河北民軍副總指揮等職。1938年10月起任八路軍冀中軍區民眾抗日自衛軍司令員等職。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曾任平津衛戍司令部參謀長等職。建國后曾任菏澤軍分區司令員等職。1951年10月受到降職處分。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58年離休。
何基灃(1898—1980),河北藁城人。1923年8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后參加馮玉祥部隊。1931年任國民黨二十九軍一○九旅副旅長。1938年曾秘密前往延安。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時,時任國民黨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根據黨的指示,和張克俠一起率部兩萬多人起義。后曾任解放軍第三十四軍軍長等職。建國后曾任農業部副部長等職。
吳仲禧(1895—1983),福建福州人。1916年8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曾在北伐戰爭中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代師長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曾任國民黨第四戰區長官部軍務處處長、南京軍事參謀院中將參議、國防部中將部員等職,根據當時中共南方情報負責人潘漢年的指令,繼續潛伏并相機行事。建國后曾后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張克俠(1900—1984),河北獻縣人。1923年8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九期。1926年任第二集團軍二十五師參謀長。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任二十九軍三十八師參謀長??谷諔馉幤陂g曾任三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等職??箲饎倮?,任第三綏靖區副司令官。1948年11月8日,與何基灃一起率兩萬多官兵起義。后曾任解放軍三十三軍軍長等職。建國后曾任林業部副部長等職。
金永霖(1906—1986),江蘇常熟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生。1926年在家鄉金村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西北軍內任營長、團長等職??箲鹬性诤显狸柵c日軍作戰。后退守四川萬縣,兼任萬縣縣長。解放前夕,因母親病重,回家探親,自動脫離國民黨軍隊。1986年卒于金村。
季方(1890—1987),江蘇海門人。保定軍校第一期畢業生。1924年起任黃埔軍官學校特別官佐、北伐軍總司令部政治組織科科長等職。1930年8月任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農工黨前身)中央干部會干事。193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失去聯系。1940年10月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新四軍蘇中第四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建國后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農工黨中央主席等職。
陶峙岳(1892—1988),原名陶紀常。湖南寧鄉人。1916年5月畢業于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后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第三師師長等職。1937年起任國民黨陸軍第七十七軍軍長、新疆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等職。1949年率部在新疆起義后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員、新疆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
周武彝(1888—1989),江蘇南京人。1912年春考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后曾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二師第五團團長等職??谷諔馉幈l后曾任鐵道運輸司令部粵漢線司令部中將司令。1946年1月,掛名北平平津區鐵路管理局副局長。1948年年底隨該局一起參加起義。建國后曾任衡陽鐵路分局副局長等職。1984年11月26日,96歲高齡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