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桂玲
【摘要】伴隨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各行各業都在受到影響。傳統的醫院統計工作由于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本文詳細的分析了傳統醫療統計工作存在的問題,指出了信息化對醫院統計工作的影響,闡述了如何在信息化條件下開展醫院的具體統計工作。
【關鍵詞】信息化 醫院 統計工作 思考
一、前言
在信息化的條件下,傳統的醫療統計由于存在統計數據校驗方法缺失、統計軟件落后、統計人員素質較差、統計信息管理意識淡薄等多方面的問題,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發展需求。必須要采取措施,優化統計人員綜合素質、充分發揮信息網絡優勢、保障統計數據準確性、全面整合利用網絡數據資源,切實開展好醫院的具體統計工作。
二、傳統醫療統計的問題分析
(一)統計數據校驗方法缺失
在開展相關統計工作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確保數據及信息的準確,這也是保證醫院科學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影響因素。傳統醫療統計工作是按照不同的科室、不同的日子和月份將統計出的數據定期的進行上報,統計的相關人員對其進行匯總及統計,最終形成報表的形式。而數據是否規范及準確卻很難通過有效的措施進行校準,這種問題存在就很容易使數據出現失真的情況,統計的可信程度也容易受到質疑,因而對管理者而言其參考的價值并不高,這就很容易導致出現錯誤的管理決定,進而造成醫療方面的損失[1]。
(二)統計軟件落后
傳統的數據統計工作主要是每天報送統計好的報表,具體的數據統計的工作也主要集中在病房、門診等部門,內容也主要是來就診患者情況,如患者具體就診及住院的時間、具體治療的費用等相關內容。報表的模式是很固定的,統計的指標內容也是很單一的,統計的軟件也非常落后,很難對統計的數據進行深入的挖掘及分析。在對數據進行分析的過程中,由于比較滯后,也很難及時的反映出醫院動態的運行情況,很難實現統計數據的多維度,很難適應醫療多層次的管理需求[3]。
(三)統計人員素質較差
有些醫院的相關統計的人員并不是統計專業的科班出身,對統計的相關法規及知識并不是很了解,對統計的軟件及相關的數據庫在操作方面的綜合能力非常欠缺,不能將指標計算的口徑進行統一。對醫院的管理層真正的需要并不是很了解,在對信息進行深入分析方面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因而,所統計出的報表并不能如實的反映醫院的實際狀況,致使統計的數據可信度受到質疑,在管理、臨床及科研等的具體應用過程中,都存在了很大的難度[2]。
(四)統計信息管理意識淡薄
醫院開展統計工作主要目的就是對醫院的政策規劃及具體的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及支持,然而,由于傳統的統計模式使統計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很難得到保障,致使醫院的管理層對統計的數據的認識只停留在數據的匯總及對一些指標的簡單計算而已,并沒有對統計工作的重要性有深層次的認識。由于不夠重視統計這些工作,因而,統計的人員相比較而言地位也偏低,醫院在人力及物力方面的投入也不是很多。由于得不到領導的重視,統計的相關人員也很難在工作中保持十足的干勁,工作也很缺乏熱情,很難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具體的工作中去,創新方面就更難以做好。這樣惡性不斷循環,統計工作就更難受到管理層的重視[7]。
三、信息化對醫院統計工作的影響
首先,統計數據的來源改變。傳統的數據統計方式主要是手工的報表形式,數據的來源也主要是各科室及臨床的具體上報數據。在信息化的條件下,數據的來源變的更加廣泛,主要來自于信息的各個系統,如檢驗科及醫院的信息系統、圖像的傳輸及存儲的系統、病案的管理及電子的病歷系統等,范圍也涉及到經濟、設備及醫技等多方面,信息的采取過程也由手工向自動化信息采集方向發展,大大的將信息采集的整體效率提高了[2]。
其次,統計工作具體的職能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在信息化這個大背景下,醫院的統計工作正發生著根本性的轉變,由之外封閉且單一的數據統計相關的工作開始向開發且綜合性非常強的方向發展,具體的功能變的綜合性非常強,例如,門診的住院收容、手術及病種、質量及效率等相關的數據統計和分析的具體工作。統計的報表也基本都是自動的進行打印并提取出來,信息類數據系統也可共享,對數據可以深度的進行分析并挖掘。數據的具體統計工作也變的準確和及時,提高了數據的使用效率,充分的發揮了數據統計的支持及決策職能[2]。
最后,統計的具體要求改變。工作在職能方面的改變必然引起要求發生變化,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應該將統計的具體工作由結果型向管理型轉變,由被動轉變為主動的開展服務工作,在事前、事中及事后都要全面的做好統計相關的工作。這就要求統計的相關人員不但要做好終末醫療的服務數據,還需要做好服務的具體環節中的過程數據,把握住醫療的整體動態,為其它工作打好基礎,提高依據。
四、信息化條件下醫院統計工作的開展
(一)優化統計人員綜合素質
1.將統計的相關人員主動去參與的意識提升起來。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將觀念更新,將思維轉變過來,引進市場的競爭機制,將工作的氛圍活躍起來,統計人員應該不斷的提升自己,來適應信息化的時代需求。統計人員也需要深入到一線的科室里,去了解具體的臨床方面的相關工作,全面且及時的將第一手的臨床資料得到,全面的將監督及檢查的具體工作做好,做好數據的分析工作,并以此為基礎主動且積極的參與到醫院的管理相關的決策中去。
2.將統計人員的計算機方面的綜合運用能力提升起來。伴隨信息化及多媒體技術的不斷使用,醫院的各項工作的開展也向科學化及系統化方向發展。為了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進程,統計人員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計算機水平,靈活的掌握計算機的應用技術,通過不斷的培訓及學習,將統計相關的業務能力提升起來[3]。
(二)充分發揮信息網絡優勢
伴隨信息化在醫院統計工作中不斷使用,醫院統計工作的具體模式也需要得到創新。統計人員應該轉變觀念,增強其效益及服務的綜合方面的意識,主動的去開展服務。擴大服務的范圍,全過程都要進行服務,通過對網絡的應用,高效的做好服務的相關工作。定期的對網絡統計出的數據進行總結及分析并寫出高質量的統計分析相關的報告,并動態的進行跟蹤和分析,找到數據不斷變化的方向及原因,找到規律,為高層領導決策提供依據。除此之外,還可以對數據的真實程度進行核實,找到信息出現問題的地方并及時反饋,有利于科室等部門對照著問題加以解決并管理,切實發揮出統計數據的巨大作用[5]。
(三)保障統計數據準確性
在信息化這個大背景下,數據的統計工作已經由局限向廣泛這個方向發展,統計的具體方式也變的更加的開放化,統計的職能也向更加綜合的方向發展。醫院若想在激烈的競爭大環境下保持優勢,最關鍵和最重要的就是全面的提高醫療的質量,提高專業化的技術水平。醫療統計工作所追求的目標就是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做到客觀及科學。醫院應對應的做好獎懲制度,通過信息技術做好數據的預警及防范,采取措施將錯誤降到最低,保證數據的準確,為管理層提供更加準確且及時的動態服務[1]。
(四)全面整合利用網絡數據資源
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若想將管理做到科學及規范,一定要先做好數據化。通過軟件等相關系統的應用,可將統計的質量及效率大大的提升,將自動化的使用程度提高起來。統計工作由傳統的手工開始向自動化方向發展,統計人員可以從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可以致力于對數據的分析及利用上來,從而從根本上促進統計工作的不斷發展。
五、總結
在信息化的大環境下,統計的相關人員一定要全面的提升自己,不斷的擴寬自己的知識面,加強學習,深入到一線去了解更多的臨床情況。在工作的過程中,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做好信息化的科學管理工作,提高數據的分析及統計效率,提升醫院的經濟及社會方面的綜合效益。
參考文獻
[1]曹軼,楊鵬,劉敏,蔣昆,同麗萍,王暾,張晨.信息化條件下開展醫院統計工作的思考[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33:6587-6590.
[2]何蘭.信息化條件下醫院統計工作探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8:222-223.
[3]蔣國堅.信息化條件下醫院統計工作改革的思考[J].科技經濟導刊,2016,10:203.
[4]張瓊.信息化時代醫院加強統計工作對策[J].統計與管理,2014,11:8-9.
[5]李闊.信息化條件下開展醫院統計工作探究[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20:149-150.
[6]劉憶悔.信息化時代下醫院統計工作的開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1:11.
[7]王忠慶,邵尉,彭程,田新平,何苗.醫療大數據時代對醫院統計工作的新思考[J].中國衛生統計,2015,03:5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