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向陽
摘 要:快樂教學是以發展學生個性,調動學生積極性為主的教學模式,它不僅是素質教育和課程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而且也是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在目前新型的教學大環境下,寓教于樂的教學模式改革了傳統灌輸教學、單向教授的模式,旨在讓學生在快樂中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積極創新,真正實現教學互動、教學相長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體育;興趣;游戲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小學階段的學生都是好動、愛玩的,他們在教室里待上一兩節課之后,非常期望能夠走出教室,在教室外、在校園里盡情地玩耍,展現天性。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是非常期待且喜歡體育課的。也正因為他們對于體育課“寄予厚望”,所以體育課又承載了學生的許多美好期許,對于體育教師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能讓學生學好,又能讓學生玩好,“寓教于樂”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好辦法。所以我在教學中會從快樂教學的理念要求出發,結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以及教育改革的需求,改革教學思路,組織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達到快樂教學、快樂學習的目的。
具體如何在小學體育課堂上寓教于樂呢?我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經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嘗試,拋磚引玉:
一、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不僅能讓學生盡可能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增強學習信心,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一名合格的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采用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開展思想教育,提升學習認知
首先,從體育的歷史出發,挖掘歷史中關于體育知識的教育資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其次,從體育的實事著手,引導學生深入體驗新時期體育事業的發展和成就,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責任感,進而上升為對體育的熱愛;最后,從實際的生活出發,通過身邊熟知人群的對比,引導學生明確是否鍛煉的身體之間的差異,分析原因,激發體育鍛煉的內在需求,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
2.改革教學模式,增強教學趣味
傳統體育理論知識的單純灌輸,或體育技能的機械示范模仿,形式呆板,內容單一,嚴重忽視學生全方位、多層次的發展。改革教學模式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首先,巧設前奏,誘發興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導入做得好,就能一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達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小學生好奇心強,雖活潑好動,但也反感量大劇烈的運動,因此,教師要巧設導入,如角色扮演、趣味開場白等,提升趣味性,讓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中去。其次,體驗成功,激發興趣。小學生都喜歡被夸獎,被贊美。在小學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多創造機會,如體育競賽、隊列隊形等,讓學生表現自己并取得成功,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這樣,不需要教師過多的講解,他們就已經陶醉在成功的喜悅當中,并為了再一次的成功而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用心、努力。最后,動手創新,升華興趣。小學生由于年齡小,社會經驗少,對于事物的想象總是天馬行空,而這種不受束縛的想法就可能在碰撞中擦出創新的火花。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鍛煉時間,多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親身體驗,大膽想象,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創新體育課堂的方法
再好的辦法用得多了,也就“爛”了,新奇的刺激才是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辦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運用形式多樣、新穎靈活的教學方法,富有變化的組織形式和手段,既要讓學生的身心得到鍛煉和發展,提升并保持課堂教學效率,又要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中快樂學習,積極鍛煉,形成終身的鍛煉意識。
1.利用快樂的體育游戲
游戲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一項活動,在體育教學中,將一些體育訓練項目用游戲的形式表現出來,既能改變訓練項目乏味、單調的現狀,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且在游戲中學習,學生的學習心態輕松,對知識的印象會更深。
2.利用激烈的體育比賽
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勝心,期望在活動中表現自己,得到肯定和贊賞。在體育教學中,個人對個人的競賽活動能夠提升學生對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和競爭意識;而團隊對團隊的競賽活動,還能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體榮譽感。因此,教學中我會盡量選擇多人組隊的對抗競賽活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同時,體驗到團結、協作、積極、成功的愉悅,養成勇于超越的品質,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效果。
總之,只要我們一切以學生為中心,從學生的角度著手對體育教學理念、模式、方法進行全面的革新,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展開體育活動,就一定能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教學效率,真正實現快樂教學、快樂學習、快樂體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瑛.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一些寓教于樂的策略[J].學周刊,2015(12).
[2]百歲.如何激發小學生在體育課的學習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