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麗霞
摘 要:“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新課標理念中所提出的小學階段學生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下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語文閱讀教學,要通過“抓關鍵”活動來提高閱讀教學質量,在有針對性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關鍵;小學閱讀;文本背景
看到“抓關鍵”這三個字,很多教師生不明白,為什么抓關鍵,這里的“關鍵”是指什么?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非常清楚,語文教材中吸納的文本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因此,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做好教材文本的分析工作,要通過抓關鍵點來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活動,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以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進行論述,以確保實現文本價值最大化,同時也為學生健康的成長做好基礎性工作。
一、抓“文本背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之所以在提高學生閱讀教學質量時,第一步就進行抓“文本背景”這一關鍵,主要是因為背景資料的了解和學習對學生理解文本大意、了解文本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抓好這一關鍵點,要通過恰當活動的組織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例如,在閱讀《十六年前的回憶》時,由于這篇文章是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比較好的一個教材,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為了確保語文文本價值實現最大化,在教學本節課時,我先組織學生對文本背景進行了解。即組織學生在課下,借助網絡或者是課外資料對這篇文章作者的背景、文本主要人物的背景以及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詳細的了解。比如:這篇文章的主要人物是李大釗先生,他是中國共產主義的先驅,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等等。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主通過資料的搜集掌握知識,進而使學生在自主了解文本背景中豐富自己的知識,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中所表現的李大釗的精神,同時也為學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抓“中心思想”,提升學生閱讀水平
中心思想的掌握和學習是文本存在價值的直接體現,也是閱讀的意義所在。但是,在以往小學語文閱讀的過程中,中心思想的學習僅是依靠學生死記硬背獲得和應用的,根本不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中心思想”這一關鍵,要通過學生的深入理解來掌握知識,進而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同時,也為學生語文閱讀質量的大幅度提高做好保障性工作。
例如,在閱讀《豐碑》時,由于這一節課的中心思想是讓學生感受軍需長的舍己救人、甘于奉獻的精神,所以在閱讀教學時,我緊抓這一關鍵,通過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相關句子的解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比如:“在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晶瑩的豐碑。”引導學生對“晶瑩的豐碑”進行理解,說一說自己的感受,談一談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所以,在閱讀時,我們要抓好中心思想這一關鍵,要通過恰當活動的組織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也為學生正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做出相應的貢獻。
三、抓“文本情境”,培養學生閱讀能力
情境教學法是課程改革以來所倡導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主要是由語文課程本身所決定。換句話說,很多作者將自己想要展示的情境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而作為教師,我們則需要通過情境來展示作者的文字,這樣教學不僅能夠確保文本價值最大化實現,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在直觀、形象的文本情境中更好地掌握文本所要表達的含義。
例如,在閱讀《飛奪瀘定橋》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紅軍戰士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奮不顧身的大無畏革命精神,更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在這篇文章的閱讀時,我們可以抓住“文本情境”這一關鍵點,引導學生在直觀情境的展示中更真切地感受文本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學時,我借助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了相關視頻,直觀地向學生展示了飛奪瀘定橋的艱險,使學生在真實人物的表演和視頻的沖擊下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好關鍵點,要找準閱讀的切入點,并通過多樣而恰當的活動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使學生在自主閱讀、輕松閱讀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淑平.如何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實效性[J].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3卷),2010.
[2]羅開飛.淺談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提高閱讀質量[J].讀與寫,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