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容
摘 要:在新課程的推動下小學數學一直受到多方面的重視,小學數學的學習是學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學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活動性要強,思維要敏捷靈活。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使學生在從認識知識到知識的構建都有更深層次的發展。
關鍵詞:高效課堂;備課;教學反思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在相對比較少的時間內獲得最大教學效果的教學活動。高效課堂是指在授課過程中,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配合教師的引導,在單位時間內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獲得高效益發展。具體表現在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協調發展,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備課環節
備課是課堂授課的基礎,教師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表達方式和方法,以此保證學生在課堂中有效的學習。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把握教學要求,明確教學目標和知識重、難點,還要針對本班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這也是備課中應該注意到的。
比如:在《平移和旋轉練習課》這一節課的學習中,筆者通過硬幣在A4紙上的描繪展示以及窗戶的平移打開關閉,再利用家中的積木做平移和旋轉的練習。課本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用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教具來鞏固本節課的知識,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通過課本的學習,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把生活中遇到的事物與數學相結合,實實在在地體會到“人人身邊有數學,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同時,備課不僅是教師研究教材,整合教學資源,而且也是積累新知識,創新教學方法和不斷提高業務水平的過程。所以,提高備課實效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基礎,也是打造高效課堂的重點和關鍵點。
二、教學環節
傳統模式下的教師講得多,學生參與得少,甚至還會形成大量課后作業的堆積,以彌補教學任務的問題。因而,逐步導致課堂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很少主動思考問題,出現厭煩學習等現象。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一堂課的效率。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單一的教學方式。
首先,要轉變自身觀念,進而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優化課堂教學。比如:在北師大版三年級數學下冊針對《面積》一課的學習中,什么是面積,我在備課時做了一家人的幾張腳印面積的課件,并配有音效,點不同的腳印面積時會有音頻“這是爸爸的腳印,這是媽媽的腳印,這是寶寶的腳印”,從視覺和聽覺上刺激了學生。學生對于身邊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學習起來熱情高漲。接著讓學生在紙上動手畫自己的手,充分參與課堂,做課堂真正的主人。本來是枯燥無味的概念講解,通過多媒體的直觀展現,使得學生樂學、愛學。
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嘗試教具和多媒體的應用,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來。同時,這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除此之外,我在教學中還嘗試了游戲教學法,通過學生的年齡特點結合適當的游戲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授課中掌握知識點。還有問題引導教學法,通過問題的提出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帶著疑問來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
三、課后反思
課后反思是一節課上完之后,對自己本節課的一個反思。課后反思,不僅僅是教師對于個人業務水平的反思,還要對學生的反饋信息、課堂掌握情況進行反思。比如:每一節課后的反思工作。首先,針對課堂導入,是否抓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關注點引入本節課的學習中。其次,課堂講解過程中,對于知識的講解,包括師生互動、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答等是否讓學生真正掌握了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另外,學生方面,有多少學生對本節課做了預習工作,有多少學生上課沒有注意聽講,有多少學生做小動作等,都要計入課堂反思中來。每一節課上完后,及時反思,做得好的地方值得繼續堅持和發揚,需要改進欠缺的地方也要備注出來日后加強注意。通過課后反思,才能為日后的高效課堂奠定基礎,進一步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做好課堂反思,只有這樣,才能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提高效率。
總之,課堂效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教師應理性地認識課堂教學,積極客觀地面對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改進教學,進而提高教學效率。當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很多,除了通過高效的課前備課、課堂實踐教學以及課后反思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值得我們去不斷學習、思考和探索。只要我們教師堅持不懈,敢于創新、敢于挑戰現有的問題和困難,終會在教育事業上創造佳績。
參考文獻:
[1]江華波.把握好學生反饋的信息[J].學園,2014(11).
[2]王建龍.重建九個觀念,進一步提高教學有效性[J].天津教育,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