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腸等器官不需要排毒
人體內的毒素來源主要有兩個:食物消化、吸收后產生的代謝廢物滯留以及環境中得來的各種污染在體內的沉積,如乳酸、尿酸、自由基甚至包括體內多余脂肪、老舊壞死細胞等。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些器官的功能:免疫系統包含淋巴,所以是具有排毒功能的;肝臟是人體分解有毒物質的“主力”,所以定位成排毒器官也是沒有問題的;大腸作為消化系統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勉強可以算是具有排毒功能的。
除此之外,膽、肺、小腸、脊椎這些器官就和排毒毫無關系了。
膽是負責分泌膽汁的,幫助進行消化工作,自然是不存在排毒的能力。
肺是呼吸系統,負責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交換,是不能進行排毒工作的。
小腸負責吸收消化過的食物中的營養,并不存在排毒功能這種設定。
造血主要在脊髓進行,而無論你幾點鐘怎么睡覺怎么休息,脊椎都不能造血,所以更不用提造血排毒了。
免疫系統中的淋巴是具備排毒功能的器官。淋巴分泌淋巴液,在體內循環。當身體某一部分有病毒侵入時,淋巴腺(結)內的淋巴球便會運用免疫功能,對抗外來之病菌以保護身體。
但是淋巴腺的工作是24小時不間斷進行的,淋巴液的分泌是一直進行著的,并不符合網上所傳的“晚上9~11點排毒”。
倘若淋巴只有晚上固定時間運作,人體會變得脆弱不堪,許多病菌都能輕易破壞我們的身體健康。
肝臟是名副其實的“解毒器官”,外來的或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均要在肝臟解毒變為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
例如酒精,我們喝下的酒,其中的乙醇——也就是俗稱酒精的物質,都會被胃吸收,其中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其余90%經由肝臟代謝:乙醇首先被氧化成乙醛,脫氫后轉化為乙酸,最后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同時放出大量的熱能。肝臟以每小時10毫升的速度將酒精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糖,直至消化完為止。正是因為這樣的分解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糖,長時間飲酒就會導致酒精肝、脂肪肝等肝臟疾病。
不過肝臟有個特點——按需進行:在沒有需要分解的物質存在時不會運作。正因此,無論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你是不是在睡眠之中,肝臟都不會進行排毒,與其糾結幾點睡,不如少喝點酒。
大腸確實也是排毒器官,不過它的排毒方式與眾不同,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就是排便。
說到排便,專家認為,自然而然的排便最好;一些類似清洗腸道的療法,對健康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這些都是和時間扯不上關系了。
當有了便意的時候不解決一下,這對身體的危害更大。所以一味根據時間表排毒,顯然是不靠譜的。
專家指出,在正常情況下,健康的人不必特意去“排毒”。肝臟、腎臟、腸道、皮膚等器官都是人體的代謝器官,我們只要注意正確的飲食和鍛煉就可以了,額外的排毒都是給身體增加負擔。要減輕肝、腎這兩個主要解毒器官的負擔,應該從減少毒素的攝入入手,例如不要濫用藥物,也包括別濫吃“排毒養顏”保健品。
要想排毒,最好的方法莫過于飲水+運動。科學喝水促進新陳代謝;長期堅持規律運動,主動出汗,帶走身體的毒素,帶來全身的健康,好處自然不必多說。
(摘自網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