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教師應該站在學科素養和教書育人的角度來開展教學工作。作為小學數學教師,基于學科素養和育人層面上,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思想進行了分析,希望能為更多的數學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學科素養;小學數學;抽象性;推理性
數學思想是數學邏輯結構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元素。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融入數學思想,能夠使數學教學工作更富有生機,也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從而使數學教師更好地開展數學教學工作。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該加強對數學思想的融入。
一、小學數學中數學教學思想的發展歷程
在我們國家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思想一直以來都受到廣大數學教師的關注,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也不例外。在我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學思想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一)改革開放初期
在改革開放發展的初期,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數學教學思想得到了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部將“小學算術”課程更名為“小學數學”。小學生能夠在小學數學課堂上學習到一些先進的數學思想,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二)21世紀初期
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政治、文化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義務教育也將數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將數學方法和內容作為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強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加強對數學思想的認識,以便能夠更好地獲得數學知識。小學數學教學思想在這個過程中融入了更多新課程標準的內容,使教學工作變得更重視學生的發展。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工作時,也應該充分考慮到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并站在教書育人的層面進行考慮,使數學學科教學更多涉及學生的實際生活,也充分考慮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
二、從學科素養和育人層面對小學數學教學思想進行分析
1.小學數學教學思想中的抽象性
從數學學科的素養層面分析,小學數學教學思想中的抽象性是十分顯著的,教學思想的抽象性能夠將數學問題更好地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其抽象性的具體表現就是,具有相同量的兩個不同事物,可以采取相同的數學方法進行解答。
從育人層面看,數學教學思想的抽象性,能夠讓學生在理解數學問題的抽象性的過程中,讓學生站在數學問題的角度,對現實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觀察和把握。將數學教學思想中的抽象性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能夠讓小學生從精彩的事物中將有效的數學量進行提取,并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屬性,將數學問題中的其他干擾問題進行排除,加強了對學生的思維訓練。例如:本人在“認識線段”的教學中,拿出彎曲的毛線問:能把它變直嗎?誰來試一試?有學生握住毛線的兩端,輕輕一拉,就變直了,進而將線段的定義引入: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直直的一段就可以看成一條線段。
2.小學數學教學思想中的推理性
數學學科本身就是一門推理性較強的學科。數學學科能夠憑借推理進行判斷,并證明自己的結論。數學學科的推理性也體現了它的育人價值。小學數學中的推理,很多時候就是進行數的運算,這個過程會讓小學生積累新的經驗,并掌握新的知識,得出新的結論。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本人并不要求自己的學生都能夠擁有較強的數學推理能力,但是站在學科核心素養和育人的層面,本人相信,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突破常規知識中的局限性,進而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如:在學習“可能性”的相關知識時,本人讓學生進行了以下判斷:(1)太陽在西方升起;(2)三天后下雨;(3)2020年的2月有29號。這里的(1)是絕對錯誤的,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生活常識,太陽不可能從西方升起,所以無可能性;(3)可以借助閏年的計算公式,2020能被4整除,所以是閏年,閏年的2月有29天,所以(3)是正確的,有絕對的可能性;(2)因為是對天氣的判斷,所以不一定會發生,但也有發生的可能性。
3.小學數學教學思想中的數學模型思想
小學數學教學思想中的模型思想,主要是在學生理解數學思想的基礎上進行的。將數學知識與外界事物進行聯系,就需要用到數學模型思想。這個過程是先從現實生活或者教學情境中將所包含的數學問題抽象出來,并利用數學知識建立關系,完成建模過程。這樣不僅能夠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還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數學教學工作的質量。例如:在學習“數對”時,本人為每個學生發了一張座位票,座位票上寫著座位的行和列,要求大家能按老師安排的座位,對號入座。由“行”和“列”所組成的座位號就是數對。這就對“數對”的初步定義進行了介紹。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思想對學生學科素養的養成有著重要作用,也有著其獨特的育人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加強對數學教學思想的分析和使用,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還需要廣大同仁共同努力,不斷進行新的探索。
參考文獻:
[1]范葉飛.學科與生活:學校體育課程的二維向度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管婭萍.小學數學教學智慧形成原因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5.
[3]曹培英.從學科核心素養與學科育人價值看數學基本思想[J].課程·教材·教法,2015(9):40-43,48.
[4]張俊珍.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中小學數學課程銜接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2):56-60.
作者簡介:阮霞惠,女,1978年10月出生,福建福鼎人,工作單位:福建省福鼎市秦嶼第二小學,學歷:本科,職稱:小學數學高級教師。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