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紅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鄉鎮已經陸續成立了幾所個體幼兒園,于是幼兒園之間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吸收生源,為了迎合家長的需要,幼兒園使盡了各種招數。不但改變了原有的辦園理念,還開設了寫字、識字、計算等課程,使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日趨嚴重。針對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嚴重性,展開專題討論,旨在向學校、家庭、社會闡述其危害,呼吁老師、家長高度重視,希望能轉變家長錯誤的教育觀念。同時,教育者也應該深刻地認識到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危害的嚴重性,具體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一、讓幼兒擁有本真的天性和快樂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的教育過程。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各領域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而教師卻把孩子送到了牢籠式的幼兒園,讓孩子完完全全地接受小學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孩子高興去幼兒園嗎?喜歡幼兒園嗎?每天學著不感興趣的1、2、3……讀著單調的人、口、手……老師還時不時地讓幼兒把手背后。孩子的興趣和快樂在哪里?思考一下,喜歡和小伙伴一起玩,喜歡游戲時互相幫助,尤其喜歡游戲帶來的快樂,這樣才能從游戲中接受各種有意義的教育,真正做到玩與學的統一,才會讓孩子度過一個無憂無慮的快樂童年。
二、避免影響幼兒的身體發育,以及使幼兒身體受到傷害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幼兒園應制定合理的幼兒一日生活作息制度。幼兒戶外活動時間在正常情況下,每天不得少于兩小時。”個別幼兒園為了便于管理,剝奪了幼兒戶外活動和自由鍛煉的時間,讓幼兒在教室里看書、寫字等。三五歲的孩子開始寫字,這對幼兒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因為幼兒手部關節骨化過程還沒完成,手部肌肉力量也很差,不能勝任持久用力的動作,還有幼兒的手、眼、腦的協調力也差,他們寫字時,眼睛總要盯住筆尖轉,為了能看到筆尖運動,便歪著身子、側著腦袋,所以過早地要求幼兒以正確的姿勢和筆順書寫也很困難。根據調查,二至四周歲的幼兒90%處于涂鴉狀態;五周歲的幼兒95%能準確地臨摹畫畫。我們要遵循幼兒的身體發展規律,以幼兒身體發育和健康為出發點。
三、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遵循幼兒成長規律
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是超越了在強制幼兒學習,一貫地教授,按照小學生的標準來要求,超越了幼兒的認知能力,違背了認知規律,幼兒承受較大的學習壓力,使幼兒個性得不到全面的發展,使教育內容單一化,同時幼兒的積極性、創造性也無法得到發揮,也很難形成開朗、積極、樂觀、自信等健全的人格,從而使幼小的心靈受到摧殘。用恰當的活動方式,發展幼兒的思維,促進身體發育,用樂觀向上的語言,讓幼兒懂得積極向上;用游戲開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四、運用幼兒教育的最佳時期,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幼兒愛模仿、好奇心強、求知欲強,這是他們的天性,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從整體上看是全面的、啟蒙性的。而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意味著灌輸式教育,忽視了對幼兒自我保護能力、交往能力、欣賞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的培養。因為諸如以上各種能力都是在幼兒期培養的,這可以使幼兒的各種智能得到全面發展。正常的幼兒園教育活動需要教師精心設計一個游戲活動,讓幼兒得到各種能力的訓練,以及道德教育、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意志品質教育,獲得天文地理知識、自然現象知識、人文知識等。同時在游戲中教育幼兒懂得合作交流、尊重他人、遵守規則的道理,從而獲得有益于智力發展的資源。
五、不要重復學習,培養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農村幼兒教育小學化,嚴重挫傷了幼兒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在幼兒園就學習了小學知識,上了小學以后,不費吹灰之力,就輕松取得了好成績。幼兒這個階段心智還尚未發育完全,對事物沒有把握和掌控能力,導致其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懶惰、不積極主動思考問題,靠吃老本學習,養成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影響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幼兒教師應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發幼兒的求知欲,培養幼兒對知識的探究欲。只有培養幼兒學會學習、做事,才能為更好的未來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農村幼兒小學化問題嚴重制約幼兒教育發展,對幼兒早期教育危害極大,所以學校、老師、家長在教育教學中應開拓幼兒的思維,從幼兒的健康成長出發,為幼兒發展著想,給幼兒一片自由快樂成長的天空。
參考文獻:
[1]武文秀.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問題及對策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11).
[2]沙燕.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冷思考[D].山東師范大學, 2008.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