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新利
摘 要:隨著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提升,人們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身體素質。學生群體作為建設祖國的主要力量,更是對身體素質有著嚴格的要求,所以體育教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也是一門重要課程。體育教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學校通過相應的教學手段和方法,讓學生不僅對體育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同時還能更好地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體育;快樂教學;高效課堂
體育不僅是一項活動,還可以開發智力,具有思想性和趣味性。學生的體育教學離不開體育知識的學習和身體鍛煉,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增強體質,還要求學生能夠對體育學習產生興趣,自主學習體育知識。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融入體育課堂中,讓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體育,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讓體育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人格精神。那么,老師究竟該如何將快樂教學的理念融入體育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呢?
一、興趣教學是最好的老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引導我們研究事物的必備條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是說體育老師要讓學生真正地學習體育,感受體育帶來的快樂,不覺得體育枯燥、乏味,就需要老師將學生變成學習的主角,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教學中,學生都是被動地學習老師講的課本知識,然后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對于體育沒有喜不喜歡,更沒有主動地去學習體育,而老師也沒有給學生營造一個快樂有趣的學習氛圍,因此,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改變以前乏味的教學模式,同時還應該注重體育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積極發言、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擴散自己的思維,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從心底愛上體育,并且能自己主動去學習體育知識,從而身心愉悅,忘掉學習中的煩惱,獲取知識的能力也不斷提升。
二、運用不同方式體現課堂生活
豐富的課堂生活可以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愿意主動去學習,也更有利于學生接受知識并且把知識轉變成自己的東西。體育課程一般都是在室外進行的,會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這就要求老師根據不同的天氣情況改變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不僅可以讓學生放松心情、釋放學習的壓力,還可以產生一種歸屬感,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因此,體育老師在體育教學中,要考慮多種因素,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快樂,在快樂的氛圍中輕松地掌握知識。同樣的教學知識,老師在教學過程可以用常規的方法體現出來,也可以用游戲的方式表達出來,效果肯定截然不同。如在體育教學中有一項是需要學生練習立定跳遠,傳統的教學就是學生在學校操場沙坑附近排隊,依次進行跳遠練習,這種練習方法只是不斷地在重復機械的動作,學生的跳遠能力普遍沒有得到什么實質性的進步。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游戲和立定跳遠相結合起來。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青蛙跳遠比賽,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模仿青蛙跳的形態和動作,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選出誰跳得更遠、誰跳得更加標準,誰跳得更像青蛙,游戲可以把常規體育教學中的動作靈活地展現出來。
三、體育精神與人的精神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學生的學習階段是知識積累和人格養成的重要階段。為了更好地改革體育,現在的學校從小學時起就讓學生接觸體育,不僅把體育作為培養學生人格、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還把體育課作為傳遞體育精神的重要手段。需要老師自身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讓學生了解體育教育對于身心健康和智力的發展是非常有好處的。體育精神不僅與人的身體有關,還與人的精神有密切的關系,學生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鍛煉自己的意志,激發自己的勇氣,幫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敢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體育的重要性,能夠將體育融入生活乃至以后的工作中。比如,在進行羽毛球教學時,老師可以向學生講一些優秀運動員的事跡,讓學生感受運動員榮譽背后所付出的辛苦,體會運動員在訓練中不怕失敗的精神,然后再進行技巧的教學,使學生自己去體驗成功背后的不容易,從而讓他們更加熱愛體育。
總之,體育教育不僅是為了讓學生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更是讓學生建立一個健康的人格;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體育的教學效果,更是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快樂;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和勇氣,更可以釋放平時在學習中的壓力。所以老師在教學課堂中要樹立體育精神,既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真正成為祖國未來的主人翁。
參考文獻:
張平.新課程理念下體育快樂教學法的實施策略[J].教學參考,2012(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