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澆
摘 要:一直以來,小學數學都是我國教育領域重點關注的學科,在新課改的潮流下,小學數學也在進行著一定的改革和發展,許多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再被應用,換用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并且也迅速產生了一定的效用。現如今的小學數學教學十分注重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在傳授學生知識的時候,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知識應用和數學思維的引導,以最為實際地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現如今,受到新時代變遷的各種沖擊,我國的教育領域得到了巨大的改觀,不僅教學模式上引入了一些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方法,教學目標上也由簡單的數學知識傳授,變成了數學核心素養的貫穿。因而,小學數學對學生的促進作用,也變得更加明顯有效。對于小學生而言,如果僅僅傳授給他們一些數學知識,并不給予他們其他方面能力的引導,會直接導致數學知識成為一門死知識,僅僅存在于課本上,它的實際作用會被學生嚴重地忽略,而這是每一個教師不愿意看到的。并且,數學與其他小學基礎科目一樣,都是一些與生活有著一定關聯的教學內容,可以為小學生的生活和實踐提供一定的思路,幫助他們更好地將數學知識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地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方法,對學生進行最有效的教學,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進而使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充滿實效性。
一、圖形指導,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與數學知識有著最為直接的聯系,如果將這些事物合理地引入小學數學課堂中,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可以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新的認識,不再單獨地認為這是一門知識科目,僅僅需要應付考試。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時候是以自己的成績為出發點的,而很大地忽略了數學學習的本質,整體的教學失去了最為實質的意義。為此,教師可以運用圖形引導,使學生重新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進而全面升華自己的數學知識,加強對它們的合理應用。在學習認識圖形的時候,由于很多圖形都在生活中有著同樣的形體,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多種圖形實時地展示給學生,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產生最為直觀的感受,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將數學知識合理地應用到生活當中,使數學不再是一門理論性的學科。具體的方法,可以以車的輪胎、門面、窗戶、桌子為引導,盡量尋找一些與學生身邊內容有關的事物,在他們較為熟悉的基礎上,迅速地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同時能夠培育學生的圖形構造思維,在他們以后的數學學習中,當遇到相關的圖形時,必然能夠在很快的時間內構造出相應的圖形。
二、合理引導,促使學生提高自己的應用意識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大多數都能夠服務和應用于生活,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妨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應用意識。比如,在學習完10位數的加減法以后,教師可以以這樣的問題向學生詢問:小明的媽媽,去商場買菜,買了黃瓜、蘿卜、西紅柿,黃瓜2元、蘿卜3元、西紅柿4元,而小明的媽媽給了老板10元,如果你是那個老板,你會給小明媽媽找多少錢呢?小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會迅速地進行解答,并求出最終的答案:1元。接著,教師就可以鼓勵大家,將自己掌握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在購買一些紙筆和文具時,自己先進行計算,然后與老板的計算進行對比,看看是否一致。然后學生就會在生活中養成一種計算的習慣,在每次購物時,都會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計算,切實提高了自己的應用意識,且會對數學知識產生更高的學習興趣,渴望教師繼續傳授給他們一些有趣味的數學知識。
三、寓教于樂,以活動來改善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如果長時間地進行數學知識教育,并不能最為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很多時候,會直接降低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進而使教學效率嚴重下降。為此,教師可以嘗試寓教于樂,運用多種科學有趣的活動,來改善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當下十分流行的“數7”是一個十分有趣的活動,它對學生的學習水平有著最為直接的考查。具體的活動流程可以設置為:由教師在課堂上隨機說一個數,以8為例,然后由學生依次讀數“1,2,3…”,在讀的過程中,不可以讀出帶8的數字或者是8的倍數,如16和18,這個活動不僅需要小學生具有較高的數學思維,能夠迅速計算出8的倍數,還需要有一定的邏輯思維,不能讀出帶8的數字,兩者結合起來,明顯增加了游戲的難度,也會最為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在時代的催化中,面臨著多個方向的改革和發展,教師在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需要以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為目標,最為科學地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少香.如何讓小學生的數學意識如花兒般綻放[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11).
[2]陳海娜,張靜馨.小學生數學意識形成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1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