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濤
市民張女士這幾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偶爾她會進入公婆的房間里拿東西,總聞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整理了房間,打掃了衛生,這種味道還是存在。”張女士說,“不算臭,但聞著總是怪怪的。床單、被褥上,甚至衣柜里都散發出這種氣味……”
不知道你是否和張女士一樣有這種感覺,在老年人周圍常常能聞到一股很特殊的氣味。有人說聞著好像是爛蘋果味,也有人說是爛白菜或者尿臊味……尤其是在冬春季,老人洗澡的次數減少,屋里通風的時間少了,聞著味道更明顯,老年人自己卻感覺不到。這些“老人味”在老年群體里還挺常見的,這是個人衛生狀態出問題了嗎?還是疾病前兆?
據了解,美國、瑞典、日本等國的研究者都曾對此有過研究。日本研究人員甚至專門創造了一個詞來形容老人身上的這種特殊氣味,叫做“加齡臭”。
筆者在醫院門診也經常接觸老年人,對“老人味”并不陌生。老人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主動求醫的,多是自己發現或被他人指出身上有股難聞氣味;還一種情況是被動求醫,即看病時,被醫生發現身上有難聞的氣味。
其實隨著年齡增長,人體新陳代謝變得緩慢,皮膚表層容易產生死皮。倘若不及時清理死皮,堆積在身體上,時間久了就會產生氣味。還有體表微生物群,比如細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產生氣味。加上冬春之季,老年人怕冷,平時洗漱更衣不勤,洗澡的次數減少了,就更容易出現“老人味”,氣味主要從脖頸、耳后、胸口、腋下等皮脂腺集中的地方散發出來,對于這一類情況,老人勤洗脖子和耳朵,勤換衣服,一般能緩解。
除了以上這些生理因素之外,老人味還可能與一些疾病有關。不同的氣味也常常預示著不同的病變,醫生可以根據這些氣味來辨明疾病的種類。
不少老年人有一些基礎疾病,如糖尿病、胃腸道疾病、肝病、腎炎和心臟病等,都可能引起口臭。
肝病引起的口臭尤其特別,它的味道是腐臭味,程度尤其嚴重。肝硬化患者會有爛蘋果的氣味。而當一個人血糖超標、未加控制時,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就會產生酮體,呼吸的氣味中也會有爛蘋果的味道。糖尿病人病情嚴重時,呼出的氣息中帶有丙酮,也會帶有爛蘋果味。而患有腎病尤其是尿毒癥,某些毒性物質不能順利通過小便排出而滯留體內,使得呼出的氣體散發出尿味。尿失禁的老年人不能控制小便,其身上也容易散發出難聞的尿臊味。
醫生建議,家人要多關注老人的身體變化,當他們身上出現異味時,做下體檢了解健康狀況非常必要,以便及時發現基礎疾病。患有糖尿病、皮膚病等患者也要積極治療,控制病情會使氣味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