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文電視指的是利用電視廣播網絡進行數據傳輸,從而向用戶傳遞廣告、購物和股票等信息的系統。圖文電視是電視廣播的一種附屬業務,有無需投遞的“電子報紙”的美稱,用戶只需要按照指定,就可以自由選擇感興趣的雜志和業務,實用性和針對性較強。本文結合當前的技術實際,分析了圖文廣播數據的傳送方法,并簡單探討了相應的接收流程。
關鍵詞:圖文電視;數據傳送;接收;方法論述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06.111
在平常的電視節目中,屏幕上呈現的文字和圖文電視廣播并不是一回事,這些文字是字符疊加在圖像信號中的,其傳送效率很低,而圖文電視中,需要將文字和圖案均編輯成一定的信號代碼,利用適當的時間進行編碼傳送,其傳送效率較高。圖文電視不會影響固定的電視節目,也無需添置新的發送設備,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習慣進行觀看和閱讀。客觀來講,圖文電視廣播在我國的應用時間還不是很長,為此,需要對其數據傳送方法進行更深層次的分析,從而為其未來發展提供一些參考依據。
1 圖文電視的數據傳送方式分析
圖文電視將多種信息轉換成了可用代碼、掃描、混合等形式傳輸的方式,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代碼方式。代碼傳送方式指的是將不同種類的字符、圖文等,以一組代碼進行事先約定[1],數據信息中包含了多種代碼,接收器需要配備解鎖這些字符、符號的點陣發生器,從而將接收到的代碼一一轉換,呈現給用戶正常的圖文和字母。代碼傳送分為固定格式和可變格式兩種類型。
其中,固定格式指的是將字符、圖形等選擇固定的數據位置和接收器屏幕位置進行顯示和排列,不同部分之間存在著固定的對應關系,不可隨意移動和改變。其優點在于傳送圖文信息時,無需考慮數據所處的位置,無需傳送格式控制符,在發生誤碼情況以后,這只需要糾正字符和圖形的順序即可,然后等待下一次的循環,指導重新接受的代碼排列正確。正是因為這一項特點,圖文電視系統對數據的誤碼情況要求比較寬松,無需安排特殊的編碼,即可有效的保護電路,從而節省接收成本。另外,應用固定格式后,由于代碼處理過程較為簡單,可根據代碼和文字之間的固定關系,將代碼直接呈現在用戶的屏幕中,且不同代碼組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這樣能夠避免代碼位置錯亂,提高接收機的處理和現實能力,節省中間處理器的工作量。
可變格式指的是不依靠這種對應關系,通過控制代碼和構成部分的位置,來確定字符和圖片的輸送方式和排列順序。可變格式的優點在于能夠利用數據傳送過程,增加系統的可擴展性、靈活性,進而提高傳送效率。其缺點在于,容易發生誤碼情況,且發生誤碼后,錯誤會涉及到用戶的屏幕中,導致畫面格式十分混亂,無法及時復原[2]。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代碼與周圍代碼之間存在著一種密切的關聯,若不同代碼之間出現了距離和位置的變化,就會影響其他代碼的正常排序,影響譯碼效果。為了應對上述問題,應用可變格式時,需要設備一定的誤碼保護措施和驗證措施,但這也增加了用戶的成本。
2 圖文電視廣播數據傳送的流程
圖文電視在進行數據傳送時,需要將文字和圖形等信息轉換成特定的二進制信息,然后安插在電視信號場內,在特定的消隱期內呈現出來。例如,如果是有十行,那么一行可傳送的漢字就有1千個,若每個漢字有兩個字節,每個字節為8bit,那么傳送漢字的速率就要求達到有16KB/S[3]。早在1993年,中央電視臺就對圖文電視進行了研究和應用,凡是可以接收到中央電視臺的區域,都可以接收到圖文電視的傳輸數據。從內容來看,圖文電視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為用戶提供金融綜合信息、金融證券信息、經濟信息等,另一方面為用戶提供物資信息、農業信息、房地產信息、股市信息、期貨信息、供求信息等,這些節目在中央電視臺1、2、4等頻道均有播出。我國的圖文電視廣播主要是以“世界格式”圖文電視(WST)為基礎[4],發展而來的中文圖文電視系統(CCST),在發展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提高圖像的質量,已經逐步擴展為了具有高級別兼容低級別性質的技術模式。
圖文電視在發送數據時,需要將圖文編輯計算機轉變為固定的格式,然后將其包含在圖文電視頁中,選擇合適的安插時間和播放時間,通過衛星將信息傳送到接收器中。在接收端,需要配備圖文電視的解碼器,然后能夠根據用戶的選項將圖文數據儲存下來,處理后重新呈現在電視屏幕中,如果需要接收專業的數據,還需要有內部的圖文電視接收卡,這是有接收限制的。用戶在接收信息時,需在在普通電視機中加入圖文電視解碼板,將其放置在電視機中,形成圖文電視接收機。這種接收器具有遙控、分頁、疊加、保持等多種功能,集合了視頻處理、顯示控制、數據處理和解碼等技術,將衛星與普通電視機相互連接。總的來說,圖文電視廣播數據傳輸過程是非常連貫的。
3 結束語
如今,隨著電視行業的不斷發展,用戶對電視節目內容的要求也更加多樣化,這就催生了圖文電視廣播的產生。客觀來講,圖文廣播電視的數據傳輸有著個性化和靈活性的特點,能夠按照用戶的需求更換節目內容,這代表了未來電視行業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倪禛禎.圖文電視廣播的發展與應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3(22):40-41.
[2]楊曉麗.淺析圖文電視的數據傳送方式和制式[J].西部廣播電視,2013(17):130-131.
[3]林智.數據廣播豐富資訊生活[J].中國數字電視,2012(12):50-51.
[4]王德秀.圖文電視數據傳送與接收方式[J].家電檢修技術,2010(13):47-48.
作者簡介:閻立明(1961-),男,山西臨汾人,本科,研究方向:無線電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