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人大代表建言·獻策
2017年1月21日上午,歷時四天半的遼寧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圓滿完成大會各項議程,在遼寧會堂勝利閉幕。在此次會議期間,各界人大代表認真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并結合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為本地區乃至于全省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出真知灼見。本刊以各市人大代表團為單位,精選多位人大代表的建議,以饗各位讀者。

1.代表建議:我們要緊密結合沈陽實際,抓好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在遼寧扎實推進振興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好排頭兵。要充分認清、牢牢把握沈陽面臨的難得機遇和有利條件,堅持勇爭一流、力爭上游,全力以赴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遼寧振興發展多做貢獻。要充分發揮《沈陽振興發展戰略規劃》的引領作用,進一步細化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引領全市上下堅持久久為功,努力把振興發展的美好藍圖轉化為現實成果。要把打造國際營商環境作為新一輪振興發展的主要切入點,在堅持精準對標的基礎上,全力解決突出問題,牢牢堅持共同締造,著力建立長效機制。要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在圍繞有效需求擴大優先投資上下功夫,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生長性。
2.代表建議:一是沈陽與龐巴迪已經合作生產Q 400的飛機整身機身,去年產值達到5.6億元,如果Q 400總裝線能夠落地沈陽,沈陽就能建成世界級支線飛機總裝基地,很可能成為沈陽千億航空產業鏈的龍頭企業,為此建議省政府與國家發改委、中航工業溝通,爭取盡快立項落戶沈陽;協調國家發改委、民航總局,給予Q 400與新舟系列航線等同的優惠政策;協調國家有關部門給予沈陽像天津東疆開發區飛機租賃一樣的優惠政策。二是建議加開鐵嶺—沈陽—營口城際鐵路建設。這條鐵路貫穿鐵嶺、沈陽、遼陽、鞍山、營口五個城市,人口近1900萬,占全省人口的41%,GDP 1.3萬億元,占全省45%,是一條重要的發展軸、交通軸、旅游軸、產業軸、生態軸,對遼寧和東北振興非常有利。建議省政府明確牽頭部門,建立工作機制,完善規劃。在沈陽到鐵嶺,沈陽到鞍山城際鐵路已經納入國家規劃的基礎上,積極將其他部分早日納入國家規劃,細化方案,著手進行項目立項等前期準備工作。
3.代表建議:一是將水產苗種納入我省鮮活農產品的綠色通道,并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費,降低水產品流通成本和漁業飼養成本,進而加快現代漁業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帶網在農村地區特別是種植養殖基地的有限覆蓋,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三是目前開展的農村金融服務中,銀行不按規定發放貸款,隨意增加貸款利息、抽貸,擔保公司擅自提高擔保費等問題比較突出。建議省銀監局、省政府金融辦和其他有關部門盡快配合地方政府對上述問題進行調查處理,支持“三農”發展,助力遼寧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4.代表建議:一是政府在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投入的同時,鼓勵百姓在基本醫保和新農合基礎上,自行購買商業醫保,實現更加完備的醫療保障。沈陽已允許參保人員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的50%購買商業險,該做法可向全省推廣。二是建議在醫改過程中尊重市場規律,取消醫院藥品加成,要相應提高意愿診療收入。三是在媒體宣傳方面,建議在發布涉及醫療專業知識的新聞前,征詢醫療界人士意見,避免造成誤會和誤導,加劇患者對醫院方面的誤解。四是在平安醫院建設方面,建議公安機關抽調力量派駐醫院,及時處置突發事件,維護正常醫療秩序,保護醫護人員人身安全,保障其他患者正常就診和獲得救治的需要。
5.代表建議: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業園是國內第一個以中德高端裝備制造業產業合作為主題的戰略平臺,是中國制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戰略對接合作的重要載體,高標準、高質量推進中德產業園建設,既需要沈陽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省里的全力支持。為此建議:一是要舉全省之力在資金、政策、管理體系上給予全面支持,制定措施、精準發力,把中德(沈陽)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園建成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新高地。二是要盡快制定糾錯容錯機制,出臺相關方案,使政府成為敢于擔當干部的后盾,為敢于負責的干部負責。三是在企業扶持方面,要做到精準到位,實施一企一策。比如北方重工,需要省、市、區形成合力,助推企業對接“一帶一路”政策,幫助企業發展,使企業真正受益。

1.代表建議:大連市委、市政府將堅決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積極在全省振興發展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一是在經濟發展方面,堅持把穩增長放在首位加大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協調拉動作用,全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二是在結構調整方面,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服務業發展,著力提升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三是在深化改革方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關鍵性改革,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四是在對外開放方面,加快推進自貿區建設,重點在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金融國際化、管理現代化方面形成一批引領性制度成果,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五是在創新驅動方面,加快推進體制、管理、模式和技術創新,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六是在區域功能方面,進一步提升大連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和區域性金融中心功能,加快打造東北亞多式聯運中心。七是建議政府幫助推動“東水濟遼南線”工程建設。
2.代表建議:一是針對遼寧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經濟增長乏力狀況。省委、省政府要引領干部群眾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提振信心、匯聚力量;要大膽使用干部,鼓勵支持政治可靠、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多干事、干成事;出臺具體有效措施,切實改善營商環境,大力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穩步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鼓勵支持干部群眾創新創業。二是遼寧省特別是大連市要采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資源外流勢頭。近年來,“大商所”作為全國性市場實現了快速發展。2015年6月以來,遼寧地區的國富期貨、渤海期貨、天風期貨三家期貨公司先后從大連遷至上海,剩下的江海匯鑫期貨、大連良運期貨、江信國盛期貨等在全國期貨公司的排名分別位居90位、102位和136位,公司規模、創新能力和盈利水平都不高。要采取有力措施,積極規劃金融生態圈建設,加快建設期貨產業集群,大力支持“大商所”建設國際一流衍生品交易所,更好發揮“大商所”在區域金融中心建設中的龍頭帶動地位。
3.代表建議:一是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政府要進一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搞好行政服務,依法監管、打擊、處罰違法違規和失信行為。加大優化營商環境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二是用好用足國務院給予遼寧的各項政策和定位。發揮大連金浦新區、沈陽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沈撫新區、遼寧省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沈大國家自主創新改革試驗區對全省及東北經濟的帶動作用。政府要有科學定位,做好長遠規劃和設計,并確保規劃和目標的長期性、穩定性。三是用足遼寧旅游資源,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將旅游作為遼寧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整體規劃、聯合互動、做好定位,深化旅游產品,通過深化旅游內涵提升旅游經濟發展。
4.代表建議:要加強“信用大連”建設。響亮提出“信用大連”的口號,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打擊力度,維護誠信的市場環境。積極發揮政府職能作用,通過政策支撐,為企業發展樹立信心。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鼓勵企業抱團取暖,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進一步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加大固定資產投資,對P P P模式進行研究,確保金融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
5.代表建議:瓦房店在2016年全國縣域經濟100強榜單中位列34名,政治生態和工作環境良好,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獨特的發展條件。瓦房店是“中國軸承之都”,蘋果、油桃等出口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2017年,瓦房店市要認真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扎實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圓滿完成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為大連和遼寧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1.代表建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2017年省政府要重點抓好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工作,這對于面臨巨大經濟下行壓力的民營企業是重大的利好消息。目前,很多遼寧的民營企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發展全產業鏈,進軍高端制造行業,不僅需要企業的內生動力,還需要政府在營商環境、融資渠道等方面給予支持。遼寧人才流失比較嚴重,希望省政府加強各方面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用人環境。建議省政府要大力發展實體經濟,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使遼寧大地上民營企業“大做強”“小升規”“個轉企”。
2.代表建議:海城在今后的發展中,一是要切實提升產業競爭力,創建一批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加快各類創新平臺建設,提高政府資本運作的能力水平。二是要培育構筑環境競爭力,全面推進海城國家級農村綜合改革試點,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和沈大自貿區國家戰略。三是要著力打造城市競爭力,加快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持續開展青山、碧水、藍天、凈土四大工程,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3.代表建議:雖然遼寧目前面臨的環境依然嚴峻,但政府對省情的客觀分析,以及采取的針對性政策措施,給了我們信心和勇氣,我們相信只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關于遼寧振興的有關政策,政府帶領全省人民共同努力,就沒有什么困難克服不了,遼寧也一定會振興。建議政府結合遼寧農業發展實際,尊重市場規律,積極應對市場變化,認真調整好種植結構。同時,建議政府抓住建設200個畜禽標準化生態項目,創建20個省級生態鄉鎮、200個生態村、30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等難得機遇,積極作為,勇于擔當,全力推動我省農村建設再上新臺階。
1.代表建議:一是針對遼寧省國有企業經濟所占比重較大,央地合作存在同業競爭等問題,建議從全省層面制定石化產業深加工發展規劃,集中優勢石化產品資源,重點向成熟和有規模基礎的化工園區傾斜,扶持重點園區做大做強。二是各市受生態功能區、水源保護等原因制約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地,建議省政府對14個市采取差別化考核政策,以保護縣區政府的生態保護水平為重點考核內容,同時,保護區縣要達到經濟轉型、農民轉移、企業轉產,需要國家和省政府財力的大力支持。
2.代表建議:一是省政府應積極支持撫順、阜新等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發展,加大對采煤沉陷區的治理力度,爭取國家政策扶持。二是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三是要飲水思源,切實加大對大伙房水源保護補償力度,建立常態機制。
3.代表建議:一是加快推進沈撫新區的建設,優先考慮大的項目落戶沈撫新區。二是要適當增加民生項目,如增加暖房子項目等民生工程。出臺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的遼寧籍學子在遼寧就業安家。三是全市各行業要與全國、全省的先進優秀的行業對比對標,科學精細管理,努力使撫順市在新一輪東北振興中走在前列。
4.代表建議:一是要發揮老工業基地優勢,盤活存量資產,建國以來,國家給予遼寧大量的支持,形成了很多的存量資源和存量資產。如何盤活這些資源和資產,省政府要有具體措施。二是支持一批重大科技項目要以具體產業和項目作抓手,盤點技術領先的一些產業項目,例如撫順礦業集團油母頁巖深加工項目等,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
1.代表建議:一是在醫療衛生建設方面,針對農村醫療衛生建設工作滯后這一短板,除了要進一步加強農村全科醫生隊伍建設外,還要在體制機制上想辦法,引領支持市、縣、鄉各級更多的醫療力量到鄉村去工作。二是在人才發展方面,作為裝備制造業基地,遼寧的裝備制造業發展需要更多的高級技工人才,目前我省高級技工人才的數量和質量都與沿海發達省份存在不小差距,因此要在高級技工人才的培養方面制定發展規劃,在體制機制、院校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社會力量培養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關注力度。制定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城市困難群體的幫扶工作,這樣扶貧才能更加完善。
2.代表建議:目前,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本溪地區人口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現有養老院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規模等方面都已遠遠滿足不了實際需求,并且很多老年人不愿意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居家養老將成為大多數老年人的優先選擇,因而需要各級政府加大投入力度,協調社區及各方面力量共同合作,把居家養老工作不斷完善。同時希望省政府幫助協調,爭取把本溪納入國家居家養老試點城市。
3.代表建議:一是省、市政府要搭建平臺,讓本溪高新區制造企業和駐區大學實現聯動,讓更多研發項目快速落地,同時豐富制造企業產品種類。二是要在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加大投入,給予政策支持,更好地吸引本溪人才返鄉創業。

1.代表建議:一是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積極參與遼寧自貿區和中俄經濟走廊建設,深度參與跨區域協同發展。加大溝通力度,力爭遼寧丹東開發開放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早日獲批。二是大力實施以港興市戰略。積極構建以港興市、以港促產、以產帶港、以城促港的港產城聯格局。深化與東北東部地區的合作,重點對接吉林向南發展戰略。加快港口與腹地的縱向整合,提升丹東港東北東部出海新通道的功能。三是以工業經濟帶動實體經濟。集中力量、集中資源打造紡織服裝、滿族醫藥產業集群,打造智能儀器儀表、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制定出臺小巨人企業成長計劃和扶持政策。四是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和社會事業。突出解決好老百姓關心的民生問題,推動社會保障由制度全覆蓋到人群全覆蓋。
2.代表建議:通過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丹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實施“六大戰略”的發展思路,符合丹東實際,體現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發展思路,各項工作的安排與報告精神也是相一致的。希望在實施“六大戰略”中細化工作目標,把握工作細節。對丹東的未來發展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保護生態環境。要樹立環境是生產力、優質的生態就是品牌的理念,抓住機遇,把生態建設好、保護好。從城市衛生抓起,從交通順暢抓起,這既體現了生態立市戰略,也體現了全域旅游戰略的思想。二是要切實優化營商環境。報告已經明確提出了要建設開放包容、互利合作、重信守諾、親商清商、尊商護商的營商環境,丹東市委、市政府要高度重視,結合地區實際,抓好落實。三是要把丹東的優勢挖掘好。實施以港興市戰略,體現了歷屆領導班子的發展思路,這是丹東發展的最大優勢。同時,丹東有很多好的中小企業,這是另一發展優勢,要通過做強中小企業,振興實體經濟,成為吸引人才的平臺。此外,丹東市委、市政府要深入研究挖掘好自身的發展優勢,把丹東建設成為獨具特色的魅力城市。相信在新的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領導下,丹東一定能夠建設好、發展好。
3.代表建議:政府要切實加強“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的實施,打造農產品品牌和地理標志品牌,讓農村電商得到更好的發展,真正使農民從中得到實惠。要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治理和鄉村公路建設力度,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更多關注。
4.代表建議:目前,大家對基礎教育的關注度和期待值都特別高,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待遇低、壓力大,影響了中小學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建議政府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讓尊師重教落到實處,使更多教師在職業上有幸福感,在崗位上有成就感,在社會上有榮譽感。

1.代表建議:一是抓好協調發展。像定位沈陽、大連一樣,明確支持錦州建設遼西區域中心城市,帶動遼西地區發展。二是抓好創新發展。讓遼寧工業由“制造”向“智造”轉變,叫響“遼寧智造”品牌。三是加大城市棚戶區改造的政策扶持力度。改善居民生活環境,拉動相關產業。
2.代表建議:一是打造藍天工程。當前,生態環境的惡化給百姓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影響,下一步,要推進藍天工程建設,加強大氣污染治理,加大力度拆除老舊低效燃煤鍋爐,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抓好秸稈綜合利用和秸稈焚燒管控。二是做好國企改革工作。前些年,我省國企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國企干部的管理上還存在一定弊端,要下大力氣抓好。三是要抓緊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通過建立責任機制,提高干部擔當意識、責任意識。
3.代表建議:一是緊緊圍繞當前工作,做好產業結構調整,特別要做好土地流轉工作安排部署。二是加強農產品深加工,由種植業向深加工業轉變。三是抓好項目的引進工作,多引進一些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低耗能無污染企業,充分發揮縣域經濟引擎作用。四是多辦民生實事,讓改革開放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4.代表建議:錦州市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文化氛圍濃厚,人民安居樂業,特別是錦州文化建設年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走在全省前列,要繼續把錦州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做大做強。一是大力加強思想理論武裝和意識形態工作,為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做好思想理論準備。二是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打造家文化和誠信文化。三是繼續做好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讓文化建設成果惠及人民。
1.代表建議:通過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一是全面推進經營性事業單位改革,改革力度是很強的。二是堅持實事求是擠水分。去年省政府爭取中央財政支持378億元,增長44%,對遼寧緩解支出壓力,保障剛性支出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三是化解政府債務、化解養老金風險管控得力。建議:一是招商引資是重中之重,新的一年要重點研究市場配置資源問題,合理確定市場引導價格,政府主導的價格可根據產業招商和市場調節。二是養老風險化解問題,除加快推進統籌之外,要研究保障性債券的發行,解決養老金支付困難。三是加大開發區園區建設力度,園區普遍存在債務重、土地集約利用差,土地整理不到位,這既是問題,又是潛力,在新一輪振興中是很重要的增長點和載體,應該充分研究土地集約利用問題。
2.代表建議:2016年的工作總結中,在國企改革、工業轉型升級方面,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給予肯定和鼓勵。2017年經濟增長預期6.5%,任務艱巨。特別是重點提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八大門類產業發展,培育名牌產業630個,對我們是很大的激勵。卷煙工業是遼寧傳統產業,遼寧煙草業每年為經濟發展貢獻100多億元的稅收,要以打造“人民大會堂”品牌為抓手,實現自有品牌培育和聯合生產雙輪驅動,努力實現遼寧煙草“十三五”兩個一百億奮斗目標,為振興遼寧經濟作出新的貢獻。
3.代表建議:一是統籌協調省內中歐班列。通過統一中歐班列的運營平臺,建立“一點發運、多點喂給”的“遼滿歐”班列體系,進一步提升班列整體服務水平,提高共同防范市場風險能力,避免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競爭,實現省內中歐班列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二是實施切實可行的補貼及扶持政策。遼寧能夠在中歐班列投入明顯低于其他省份的情況下,取得了總量排名全國第一的地位,說明遼寧省在這方面是具備比較優勢的。考慮到周邊省市補貼力度越來越大,建議由省政府設立三年以上持續穩定的專項補貼資金,用以引導并鼓勵物流企業進行貨源開發、線路推介及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全面鞏固我省中歐班列的既有優勢。

1.代表建議:一是遼寧振興發展要把新興產業的增長極規劃的更清晰、更精簡、更突出,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作出相關規劃。二是建議省及有關部門要繼續支持阜新氟化工產業園建設,打造阜新轉型升級新的增長極。三是要在全省范圍內,統籌協調區域之間的項目布局,減少同質化競爭。
2.代表建議:我省遼代遺址非常豐富,建議省政府組織專家學研究論證,深入挖掘整理遼代契丹文化旅游資源,突出遺跡遺存、歷史文化、歷史名人、民風民俗等特色。發揮文化旅游的比較優勢,打造阜新、錦州、朝陽、遼陽等城市獨特文化旅游品牌。
3.代表建議:一是進一步加大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對基層縣區的光電、風電等項目遇到的具體問題給予支持、協調推進。二是加快阜新溫泉、瑪瑙瑞應寺、敖包文化等旅游產品的推介,打造阜新旅游大通道。三是進一步落實關于扶持民族地區公益性項目取消地方配套政策。
4.代表建議:建議省政府要加大頁巖氣開發力度,阜新的儲量很大,要發揮好這個優勢。阜新有溫泉、瑞應寺、氟化工、螢石資源,這些都是特色優勢,京沈客專、阜盤鐵路、巴新鐵路的開通意義重大,阜新的轉型優勢明顯。要按照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制定好具體落實措施,抓好招商引資,特別是與上海等地的工作對接,承接好產業轉移。省供銷社將進一步抓好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產品追溯體系,做好農村產權改革清產核資,采取新的合作模式,大力推進合作社運營建設。
1.代表建議:一是遼寧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對一些傳統產業,如鋼鐵冶金、石化、裝備制造等需要轉型升級、做大做強。要努力培養龍頭企業,拉長產業鏈,加強央企、省企與地方企業聯合。二是研究做大新興產業,如鋁合金精深加工產業等。去年,忠旺集團在遼寧投資四五百億元,今年將不低于去年規模。
2.代表建議:經過對政府工作報告的審議,提出幾點建議∶一是報告中提出抓好綠色發展,增強發展的可持續性非常好,但在東部山區為了加強環境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發展,要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當前全省禁止秸稈焚燒已層層建立責任制,但還要深入研究,聯合黑龍江和吉林兩省向國家提出建議,加大國家扶持力度。二是遼寧在精細化工、農產品深加工方面是短板,要拉長產業鏈,補齊這個短板。三是遼寧為旅游資源大省,但不是旅游強省,要深入挖掘遼寧清王朝發祥地、工業旅游、溫泉冰雪旅游等旅游資源。
3.代表建議:一是“三醫聯動”改革要健全配套措施,進行醫療人員薪酬改革,提高診療費、服務費等,調動醫療人員積極性。二是研究解決醫生多點執業問題,醫生多點執業經衛生主管部門備案后即可,不必經醫院同意。三是當前基層醫院,尤其鄉鎮醫院醫療人才缺乏問題十分嚴重,政府要注重解決這個問題。四是當前全省各市醫保政策不一致,建議全省實行統一政策。五是推動新農合和居民醫保卡聯網。六是目前有的醫院醫療水平和診療環境不盡如意,應注重加強這方面建設。七是當前醫生規培地點大多在三甲醫院,造成二甲醫院力量不足和人才流失,建議部分具備一定條件的二甲醫院也可以開展規培。八是政府注重輿論引導,營造良好的醫患關系。九是省里要努力打造在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醫學專科。

1.代表建議:鐵嶺市將結合當前情況,把重點任務落實好。建議省政府要更加注重風險管控,保證經濟平穩發展。特別是針對政府債務問題、養老保險金缺口問題,要制定應對措施;要更加注重農村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證廣大農民的利益。鐵嶺是產糧大市,今年糧食的價格大幅度下降,農民減收較大,農民賣糧難問題仍然沒有解決,一定要向上級爭取各項政策扶持,保護好農民種糧的積極性;要更加注重抓好機遇,推進遼寧的振興和發展。國務院出臺多項支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政策,這些政策含金量都很高,我們應該吃透精神,確保政策落實到位,務必努力實現省政府的全部目標。
2.代表建議:一是打造民營經濟投資洼地。民營經濟強則省強,民營經濟弱則省弱。作為遼寧的短板,應盡快解決民營資本如何產生效益問題。建議立足長遠,制定和落實比南方還要優惠的投資政策,并給予適度補貼,促進民營經濟繁榮發展。二是明確提出“金融強省”的目標和措施。引入人才機制,面向全國甚至面向全球開展股權投資,占領人才、項目、技術和效益高地。三是注意大氣污染排放問題。對8000多個因環保違規問題清理整頓的企業在合規生產后,決不能再出現新的污染問題。
3.代表建議:關于在推進特色鄉鎮建設方面,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防止千篇一面和一哄而上;不要以特色鄉鎮建設的名義再造新區和產業園區;堅持市場主導,政府重在搭建平臺、提供服務;以產業發展為重點,聚焦產業規模,防止盲目造鎮;要融合產業升級轉型、文化資源挖掘和旅游品牌打造,實現產業、文化、旅游、生態、社區功能的疊加。
1.代表建議:一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注重減的同時,要注重增,要確立新的產業目標,找到新的增長源。二是產業升級的力度要加大,企業家應擺脫落后、保守的思想,學會順勢而為,適應發展形勢。三是經濟發展中要突出資本的主體作用,而不是單純的依靠政府投入。四是發揮品牌效應,同時與物流、互聯網等結合起來,做大做強朝陽的農業、旅游業等特色產業。
2.代表建議:建議切實將朝陽納入全省對外開放總體戰略,同時向重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樣,重視對外開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三去一補一降”,這對企業發展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企業自身也應該提質增效、擠壓泡沫,充分運用信貸政策補齊短板、克服服務意識差、后勁不足的問題。凌鋼作為朝陽最大的國有企業,應該在“五個一工程”建設上有所作為。
3.代表建議:要緊緊圍繞朝陽市委提出的“五個一工程”,充分利用農產品優勢,優化生產、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帶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積極種植經濟作物,發展設施農業;對無勞動能力的,帶頭進行土地流轉,積極引導百姓用土地參股,合作化經營,推動本地區貧困人口早日脫貧。
1.代表建議:過去的一年,遼寧大事多、難事多。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實現了經濟的筑底趨穩,社會和諧穩定。盤錦一定會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落實好,把盤錦的事情辦好,努力在東北振興中率先發力,努力在遼寧振興中走在前列,以此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提出幾點建議:一是加快營商環境建設,要對標江蘇、浙江、廣東查找存在問題。比如,企業用電成本普遍高于南方,港雜費也普遍比浙江地區高等問題。對于這些問題,需要省級層面協調。二是加大全方位開放融合。要在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標準化建設、創新驅動能力建設上等全面對外交流、開放合作,提升全省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水平。三是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鼓勵拳頭產品、優勢產品做強做大,比如我們的盤錦大米、盤錦河蟹、盤錦泥鰍等很多優勢產品。四是建議在土地流轉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業農村合作社。
2.代表建議:2016年盤錦港獲得了國家一類口岸的開放批復。下一步,盤錦港作為國家“一帶一路”上重點的節點城市和節點港口,在對外開放的平臺上和對外開放的通道上,尤其要有所作為。我們要苦練內功把成本降下來,通過自己的降成本、練內功把這部分讓利給盤錦企業。
3.代表建議: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的政策支持力度。農產品加工業是我省的四大支柱產業之一,遼寧農產品加工業也非常有名,但也是我們省的短板,咱們的大部分農產品都以原料形式賣給人家,產業鏈沒有拉長,深度也不夠,農產品加工業,特別是精深加工,應該下大力氣發展。
4.代表建議:建議省政府將冬季居民供熱期由原來11月1至3月31日,調整為每年的10月15日至4月15日;室內溫度由原來不低于18度,提高到不低于20度。關于提前和延后供熱增加的費用,由享用熱能的居民合力承擔,按照每平方米實際費用乘以30天收取,供熱企業還能增加利潤。這樣的調整,會提升人民生活的舒適度,并減少人們因寒冷引發的感冒、心腦血管等疾病,也是人們健康幸福的需求。

1.代表建議:今年遼寧主要預期目標的設定,信心來自于全省政治生態的不斷凈化和修復,也來自遼寧已形成的產業基礎和科技教育實力,特別是來自經濟趨穩向好的良好勢態。建議葫蘆島市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主動出擊,結合自身特點,找準產業定位、明晰產業方向,從做大經濟體量入手,著重在產業發展上做文章,尋求產業發展的重點突破,形成自己的產業特色;要大小項目一起抓,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葫蘆島要確保政策的連續性,以就業為導向結合自身特點上項目,選好項目做長產業鏈,帶動經濟快速發展。要振奮精神,鼓足干勁,扎扎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推動葫蘆島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2.代表建議:結合葫蘆島實際,今年要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即服務一批大企業,加大對原有大企業的服務力度;扶持培育一批原有的小企業,幫助小企業破解制約企業發展的要素問題;盤活一批停產、半停產的“僵尸”企業,讓這些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引導一批葫蘆島籍企業回家創業,做大項目增量;招引一批企業到葫蘆島市投資興業。要做大產業,圍繞京津冀促進農業產業體制升級,使葫蘆島市成為京津冀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要把園區建設作為重點,培育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園區經濟和縣域經濟;要加大對沿海岸線的管理和開發力度,保護好海岸資源;要大力推進旅游“六個一”工程建設,打造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議將京秦高鐵延伸至葫蘆島、建設喀左至葫蘆島京沈客專連接線。
3.代表建議:創新發展泳裝行業,與“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創新發展戰略和近幾年國家陸續出臺的推動創新發展的具體措施相吻合,是振興實體經濟政策連續和穩定性的體現。提出建議如下:一是完善政策,加大支持力度。二是消除障礙,優化市場環境。三是強化創新,完善金融服務。四是營造良好用人環境。五是鼓勵在興城建立全國泳裝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