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璐璐
近年來,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以及無線通信技術的普及應用,人們獲取信息、接受信息的方式已不再是傳統媒介,更多地轉向一體化的智能設備。手機作為最普遍的移動設備,不僅僅承擔著通訊的作用,而是被賦予新的使命——“掌上電腦”。這種以社交、資訊、娛樂、購物等提供信息與服務為目的的應用程序就這樣應運而生了。
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橫掃網民的同時,APP的各種應用,也徹底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隨著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人們不再滿足于應用程序的簡單的基本功能要求,而是對交互界面、視覺設計、操作體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商家來說,同一類型的APP應用程序層出不窮,競爭頗為激烈,如何讓自己的應用程序脫穎而出,贏得受眾的歡迎也是尤為關鍵。本文旨在通過對APP界面以及圖形傳播的特點、方法進行研究,針對現有的一些問題和不足,提出一定的解決途徑,以期找到契合用戶需求、提供用戶體驗的方法,更好地實現人機交互。
APP,是Application的英文簡稱,是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根調查,2016年全球可以支持IPv6協議的智能手機和平板將達到16億臺。目前,許多國內各大電商也都擁有了自己的APP應用客戶端,網絡數據顯示,部分應用客戶端帶來的流量甚至超過了傳統客戶端,手機移動終端為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為企業的未來和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部分優秀的APP應用使得用戶的忠誠度、活躍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APP界面設計作為一門綜合性跨學科的設計,它涵蓋了美學、心理學、信息學等學科。設計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要求設計師在進行界面設計時,充分考慮其功能性,在有限的屏幕空間范圍內,合理地分配文字、圖形等要素,更加有效地傳遞信息。
進入信息時代,人們獲得信息的途徑已經不再是廣播、報刊、電視等傳統媒介,而以視覺感知為主的圖形化界面設計成為更有效的傳播途徑。圖形的傳播更為直觀、生動,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讀圖時代”的到來,使得設計師對信息的篩選、規劃、整合顯得尤為重要。APP界面由于屏幕尺寸局限性,文字與數據顯然不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進行高效的傳達,而圖形符號的直觀性、形象性、通用性都使得這種借助圖形方式進行高效的傳播信息成為當下最有效且經濟的傳播方式。
縱觀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文字承擔了記錄和傳播知識的主要任務,雖然其具有概念明確的優勢,但在辨認速度、情感內涵、通用性上都不如圖形符號。以世界通用的可回收標志為例,如果以文字進行傳播,不同國情不同文化將會使得標志的辨認性大打折扣,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溝通的成本和效率。但是若以圖形進行傳播就真正實現了“傳播無國界”。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低頭族”、“手機控”越來越多,人們對手機及APP的依賴程度也與日俱增。越多越多的企業將發展轉向手機APP應用端。圖形作為APP界面設計中的視覺形象,可以即時傳播信息、記錄與保存資料、增強娛樂性,甚至可以作為商家吸引受眾的賣點,從而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在海量的APP應用中,雖然不乏優秀的作品,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第一,圖形傳播泛視覺化,出現圖形過于夸張、低俗、失真等現象,影響了圖形傳播的真實性與有效性,也為受眾帶來一定的困擾。第二,由于APP界面空間有限,不同操作系統的差異系,使得用戶與界面在一對一的交互中,出現界面混亂、布局模糊、信息冗余等現象,嚴重地降低了信息傳播的效率。
在今后的APP界面設計中,我們應著手創造良好的圖形傳播視覺語境,提高圖形傳播的藝術性與便捷性,努力提高圖形質量與水平,通過建立圖形庫整合資源,以期實現經濟效益與傳播效益的共贏。
進入“讀圖時代”,伴隨著科學技術與人工智能系統的發展,圖形的傳播越來越多地受到設計師的重視與青睞,未來的圖形傳播將會有極大的發展潛力與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作為設計師,我們應順應時代潮流,堅持圖形傳播的信息化、數字化、藝術化原則,秉承人性化的設計理念,為了更好的生活而設計。
[1]曲璐璐.信息圖形化在移動媒體界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5.
[2]王國華,劉煉,王雅蕾,等.自媒體視域下的科學傳播模式研究[J].情報雜志,2014(3):88-92.
[3]徐園,張德君.報紙App現狀及體驗研究[J].新聞實踐,2012(9):9-12.
[4]韋達.淺談移動設備中的信息圖形化設計 [J].設計,2013(6):104-105.
[5]許亞卓.信息圖形化設計——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情感因素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0.
[6]黃龍.基于搜索服務的移動商業APP設計研究[J].裝飾,2014(6):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