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振輝
深度報道最早起源于歐美等國家,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引入中國媒體行業,深度報道以其報道深入與深刻等特點推動了新聞事業的高速發展,成為報紙報道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近年來,經濟與科技的創新發展,媒體領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趨勢,正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報紙媒體深度報道巨大的沖擊。因此,在媒體語境環境下,認知深度報道在報紙媒體中的現狀,并進行創新與改革已成為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重要研究價值。
目前,深度報道已成為我國媒體報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媒體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大力支持[1]。就報紙媒體而言,深度報道已成為報紙媒體不可獲缺的存在,且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報道體系。筆者從深度報道題材、報道方式以及所面臨的挑戰出發,對深度報道在報紙媒體中的現狀分析如下。
深度報道是一種側重于對社會重大新聞事件、社會熱點問題的報道形式。因此,其報道的題材與內容多是受眾關注的社會問題、新聞事件的本質以及事件對人們的影響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與報紙媒體辦報宗旨相協調。在長期發展下,形成了報紙媒體獨特的報道優勢。這是全球信息傳播速度下電視媒體、廣播媒體以及互聯網媒體所不能比擬的優勢。
在當今媒體多元化發展的背景下,社會熱點問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信息傳播速度的加快使熱點問題無法長期間停留,人們的關注點漸漸的由“社會熱點問題”變為“社會難點問題”[2]。對此,深度報道在報紙媒體中,其題材發生了轉變,更側重于對新聞事件本質因素的探索,強化受眾對社會問題的認知。
在深度報道引入初期,在報紙媒體中深度報道側重于長篇幅形式的報道,一般情況下為“一版一文”。隨著我國深度報道在報紙媒體中的不斷發展,其深度報道方式發生了改變,側重于內容新穎、信息實效性強、深度廣等內容“專題報道”。與此同時,對于同一題材的新聞事件而言,其報道形式具有多元化特色,即從多角度出發,進行新聞事件價值的挖掘與報道,用以彰顯出深度報道在報紙媒體中的獨特魅力。
由于深度報道并未報紙媒體特有的形式,在其他媒體中同樣具有適應性。如“焦點訪談”、“新聞1+1”等電視媒體的深度報道。加之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人們側重于通過網站、微平臺等進行新聞信息的獲取,如新浪新聞、騰訊新聞等。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報紙深度報道帶來了挑戰。
在當今多媒體共同發展的背景下,報紙媒體應明確認知在深度報道中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并依據發展現狀進行嶄新,突破自身局限性,實現報紙深度報道的創新發展。
報紙媒體應充分認知網絡媒體、新媒體以及移動媒體對自身的影響性,從而注重媒體發展的與時俱進性。將網絡信息時代下,多元化媒體的挑戰變為機遇,進行媒體轉型發展。例如,就《福建日報》而言,《福建日報》報業機構推出了“數字報刊平臺”,實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機結合,將深度報道通過自身網絡平臺進行傳播,不僅豐富了深度報道渠道,也提升了自身在公眾中的影響力與號召力。與此同時,紙質報道向數字報道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新聞報道成本,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共贏。與此同時,報紙媒體移動客戶端的建立,進一步拓寬了深度報道在報紙媒體中的發展前景,提升了自身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報紙媒體需緊緊抓住人們的閱讀習慣與興趣點進行深度報道編制與移動終端傳播,通過較小的篇幅進行真實信息的呈現,并從獨特的視角出發,引發讀者思考,激發讀者求知欲,提升對傳統媒體的依賴性。
相對于其他媒體而言,報紙媒體的公信力、可靠性較高。對此,報紙應抓住自身特色與優勢,進行報道內容的創新與強化,用以突出新聞報道的“亮點”,加深深度報道深度,關注社會熱點與難點問題,報道人們之所求、報道人們之所想,從而克服傳播速度慢的影響,調動讀者閱讀興趣,提升讀者報紙深度報道關注度。使移動媒體、網絡媒體不再成為自身深度報道的競爭與對立角色。
綜上所述,本文對深度報道在報紙媒體中的現狀與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探尋了新時期報紙深度報道的改革與優化發展對策。旨在進一步提升新聞報道深度,為報紙媒體深度報道的穩定與可持續競爭發展提供參考,推動我國報紙行業快速發展。
[1]姜濤.電子媒體環境下紙媒的發展之路——略談紙媒深度報道之策[J].新媒體研究,2016,11:63-65.
[2]毛璐璐.傳統紙質媒體的深度報道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