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翔
在當前信息時代背景下,新媒體環境給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帶來巨大沖擊的同時,也帶來了突破自我局限的創新機遇。因此基于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之上探討其創新發展,有助于更好地挖掘電視新聞的內在價值,提升自身的社會影響力。
在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互聯網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的運用范圍愈加廣泛,信息傳播渠道也更加多樣化,與傳統信息傳播媒介相對應的也出現了新媒體的新環境特點。實質上新媒體的概念泛指傳統的電視、雜志、報紙、廣播以及戶外等媒體形式以外的新媒介形式,其內涵為數字化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的傳播形態及相關特征,其主要特點體現在傳播渠道更為廣泛多樣,覆蓋率更為全面和精準,同時互動性和豐富性更為優越。社會民眾通過數字化電子設備便能夠輕松實現信息的互通和交流,極大程度上實現了信息傳播的泛在化效果。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用戶與時俱進的信息需求,電視新聞采編策劃也呈現了新的特點。
新聞采編工作是指在前期素材收集的基礎上經過后期編輯進行準確真實的還原和呈現。但在當前新媒體環境背景下,社會民眾不再處于被動獲取新聞信息的角色和地位,他們有可能會成為信息發布的自媒體。同時基于互聯網絡平臺,電視新聞采編的素材信息數量更為龐雜,形式更為多樣化。另外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采編方式也呈現更為立體化和多樣化的特點,可融合圖片、文字、視頻、超鏈接以及用戶互動等多種要素內容,依托于微博、微信等公眾平臺,多渠道呈現新聞信息內容。
電視新聞策劃是指將收集來的新聞信息進行科學化方式的合理組合,同時通過更為有效的呈現方式進行還原,讓民眾能夠更為全面和客觀地去了解新聞信息。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策劃具備極強的時間性和時效性。由于信息時代背景下信息更新頻率及速度極快,甚至在民眾都能成為自媒體的時代下,電視新聞媒體更需要重視新聞策劃的時間性,以更為專業的策劃方法將新聞信息在特定時間內發布。相較于自媒體的信息傳播渠道,專業化的電視新聞傳播媒體平臺應更具備信息深度挖掘和整合的特點,促使電視新聞與社會民眾的日常生活形成高度的關聯性,從而能夠增強新聞信息給人們帶來的共鳴感。而這也正是體現人本理念的原則,從尊重人性的角度出發,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新聞,新聞中的生活,從而引發社會關注和民眾關心。
新媒體給新聞傳媒事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其中之一便是隨著自媒體的盛行降低了新聞媒體的專業門檻。但作為電視新聞傳統媒體則需要重視新媒介所帶來的積極作用,為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變化和發展。在新聞采編和策劃過程中,電視新聞媒體需要秉持“內容為王”和“渠道為王”的理念,基于新媒體環境下,運用更為專業化的新聞從業人員資源,針對網絡上紛繁復雜的信息進行科學有效的甄別和篩選。對于熱點話題進行深度挖掘和長期跟蹤,真正意義上結合新媒體的有利特征,同時更好地發揮傳統電視新聞媒介的專業優勢。這需要電視新聞從業者能夠緊跟時代發展的趨勢,在日常生活中基于社會熱點和相關策劃進行知識積累,同時能夠形成互聯網思維,了解當前民眾的新聞閱讀和觀看習慣。通過積極互動等方式,更好地了解用戶反饋,從而提升電視新聞的傳播價值。
就電視新聞采編的創新路徑而言,首先就新聞內容來說,這是新聞傳播價值的根本所在,因此在采訪內容環節需要不斷創新。新聞從業者需要立足于更為開放和多樣化的新視角和新方向,不斷追求新聞信息傳播的新鮮感和真實感,有效反映社會和時代的變化。其次就新聞表達而言,也需要在表達方式和文字組織方面不斷創新,運用更加簡潔和準確的新聞語言,同時也需要更加符合當前時代發展趨勢,使之更具表現力和影響力。另外在新聞形式方面,也可運用電視和網絡等方式進行創新,結合多媒體因素更好地滿足民眾的觀看需求。
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信息傳播渠道極廣,且數量極多,紛繁復雜。同一條新聞可能會由多個媒體平臺進行傳播,對于同一個選題及新聞信息,只有采取更為新穎的策劃角度才能促使相關報道能吸引民眾的關注,產生更好的報道效果。因此為了推動電視新聞策劃的創新發展,這需要相關的新聞從業者具備更強的創新策劃意識,在海量信息中運用專業素養和思維進行篩選和加工。另外在策劃和編排形式上也需要更具創新性,通過合理選擇和新穎策劃,實現組合優化的效果,從而更好地提升電視新聞傳統媒體在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的影響力。
基于當前新媒體環境下,為了更好地提升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的創新性,需要新聞從業者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新聞素養。運用新媒體環境下的積極要素,更好地增強新聞傳播的深度探索價值,提升新聞播報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1]邢紅文.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及創新措施[J].西部廣播電視,2014,17:139+149.
[2]何羽.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6,02:89.
[3]朱思佳.探討新媒體環境下電視新聞采編策劃特點及創新措施[J].新聞研究導刊,2016,1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