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怡帆
如今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互聯網對人類生活的作用也越來越大,人們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獲取信息和知識,其中廣播電視的作用不可或缺。作為傳統媒體的一項關鍵部分,廣電在傳統媒體里的核心地位也遭受到了威脅[1]。為了迎合新媒體時代的挑戰,有必要對廣電編導的改進和創新工作提起重視,這樣方能使廣電編導在新媒體時代的生存與發展更順暢、可持續。
新媒體時代帶來的沖擊影響巨大,既包括廣播電視的技術方面,又包括傳播媒體的運行機制。所以,需讓廣播電視適應變換的調整工作,最終改良相關的產業經營以及服務領域,使之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這也加大了廣電的傳播力度,順應了時代的步伐。
現今,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內容已經無法跟上飛速發展的社會步伐,也已無法適應現下的人民精神需求。所以,為了迎合觀眾口味,就必須讓廣播電視開拓創新,緊跟時代,在把握生活實際的過程中將節目理念重新塑造,以創造出優秀的、具有深遠意義又能發展長久的作品。此外,節目內容需要更加多元,不斷融入新鮮的血液,使其老少皆宜。
在新媒體時代下,廣電從業人員若想要緊跟時代步伐、發揮自身的作用與價值,就必須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其中既包括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又包括傳播先進的媒體理念,確切掌握觀眾的口味、需求。對于這方面的要求,廣播電視的主持人更要重視,他們的每一個行為、舉止都會讓觀眾直接關注和感受到,所以,廣播電視的創新和改進方面需要重視對于主持人以及相關人員的扶持和培養工作,讓其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與個人魅力,以擴大媒體的傳播力度。
將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思維提升的舉措可以包括3方面。其一,可以通過重新認知現今的媒體環境、社會和人民的整體需要以及廣電本身的發展特色來確立一個新型的廣播電視定位,并且讓這個新型的廣電定位指導著之后的創新工作。在這期間,要讓編輯擁有一種正確的編導意識、創新思維,不可純粹的只是為了創新,重點是要讓節目更加符合大眾口味,更能引發觀眾的情感與心理的共鳴,從而更具有傳播價值。其二,可以適當地將思維模式進行調整,譬如逆向的思維。通常,人們往往會習慣于單向的順向思維行事,卻完全忽略了廣電編導的創新需要擁有打破常規、獨特吸引人的思維方式。普通的單向思維模式一般都比較狹窄,所以,可通過順向和逆向思維的有機結合來不斷提升廣電的創新能力。其三,以豐富的廣電編導經驗即刻將靈感抓住。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與創作離不開靈感的不斷培養與激發,在大量的創作經驗之后就會有越累越多的靈感涌現,靈感的不斷涌現又反過來促進著節目的創新與質量的提高。所以,在廣播電視的編輯中,要不斷豐富創作經驗,緊抓靈感,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現如今,新媒體的發展愈加壯大,微博、短信和網絡論壇等等占據社會溝通交流的半邊天,這也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發展。其中,廣播電視也面臨著新媒體帶來的各項挑戰。為了順應新時代下的社會腳步,就必須將廣播電視與新媒體進行有機融合,在利用網絡等新媒體的綜合性的同時也將廣播電視帶向網絡化,推動廣播電視的進一步發展。具體內容是:廣播電視節目要設立專門的網站,也讓觀眾們通過網絡可以搜索到,甚至可以互動。這樣,便可打破原來的節目收看單一性的常規,讓觀眾與節目的對接不再受到內容和時間的限制。
重視廣電編導的創新力度的提升是一種提升廣電質量的重要途徑,具體措施可包括以下三項:其一,建立專有頻道,譬如交通臺、地方音樂臺等等,并以窄播的形式使廣播電視迎合多元化的時代和人民需求。其二,重視廣播電視的質量把控,使其不斷趨向精品化發展,切忌粗制濫造[2]。其三,大大增加節目與觀眾的互動性,提升廣電的影響力。觀眾往往對能帶給他們直觀體驗的事物擁有更多的好感,所以,可通過微信、微博等的互動強化不斷提升廣播電視在人們心中的活躍度,進而增強網絡影響力。
綜上,要順應時代發展的必然,就必須將廣播電視編導的創新提上日程,這也是廣電自身發展的必然途徑。所以,廣電編導的創新需以行業和自身的現狀以及新時代的媒體背景為依托,不斷將自身與網絡相融合,不斷加大與觀眾的互動力度,方能推動廣播電視媒體的傳播影響,進而獲得可持續的發展。
[1]劉明宏.電視音樂會與編導的音樂素養[J].科學之友:學術版,2012(2).
[2]汪向陽.一個電視編導的肺腑之言[J].試聽縱橫,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