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中國17家港口上市企業為研究對象,在基本財務分析基礎上,設計4類共21個具有代表性的財務指標構建綜合財務績效指標體系,運用系統聚類分析法結合2015年各公司數據,分別從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償債能力、發展能力、綜合財務表現等6個方面進行分類,深入剖析不同類別聚類結果及其原因,進而提出針對性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聚類分析;港口上市企業;財務績效
中圖分類號:F253.7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the 17 Chinese port listed companie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n the basis of basic financial analysis, 21 representative financial indicators are designed to construct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dicator system, then using the system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the data of each company in 2015, to classify them by six categories from the profitability, operational capacity, solvency,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integrated financial performance,depth analysis the results and its causes, then put forward targeted development proposals.
Key words: cluster analysis; port-listed enterprises; financial performance
全球經濟危機持久,未能全面復蘇給航運業帶來巨大負面影響,使航運業出現罕見的“漫長低谷”,進而直接影響到承載主要物流業務的港口及相關企業。國家“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和實施[1]、自貿區的推廣和建設為復興我國海洋經濟、提升港口企業競爭力提供良好政策環境。本文以國內17家港口上市企業為例,設計4類共21個綜合財務指標體系,結合2015年數據對其進行聚類分析。
目前運用聚類分析對港口上市企業財務績效的相關分析很少。周曉光等(2012)[2]運用模糊聚類法將23家上市公司分為4類,并根據TOPSIS方法對剩余6家評估樣本進行了風險識別。李建等(2016)[3]以2014年我國部分第三產業上市公司為例,分別用非參數檢驗法、因子分析和聚類分析兩種方法對其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得出后者敏感性較高的結論。這些相關分析為本文財務指標體系設計和相關研究提供了參考。
1 港口上市企業財務基本情況分析
目前我國港口上市企業主要有17家,根據其2015年企業財報整理可知(見圖1、圖2),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上海港、寧波港、天津港都穩居前三甲,財務綜合表現很好。2015年港口上市企業營業收入增幅水平普遍不高,僅6家為正增長,凈利潤增長率也僅7家港口上市企業為正。主要原因是經濟危機持久無法復蘇、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港口企業多元化經營不足等,各企業和相關利益方應進一步分析其財務相關指標,了解其優勢和不足,以便未來做出更合理的決策。
2 財務綜合指標設計和數據來源
本文設計4方面共21個相對數指標組成港口上市企業財務綜合績效指標體系,全方位的考量上市港口企業財務綜合績效情況,各指標分別為:盈利能力(X1總資產利潤率(%)、X2主營業務利潤率(%)、X3總資產凈利潤率(%)、X4營業利潤率(%)、X5主營業務成本率(%)、X6銷售凈利率(%)、X7凈資產收益率(%)),償債能力(X8流動比率(%)、X9速動比率(%)、X10利息支付倍數(%)、X11資產負債率(%)、X12產權比率(%)),發展能力(X13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X14凈利潤增長率(%)、X15凈資產增長率(%)、X16總資產增長率(%))和營運能力(X17應收賬款周轉率(次)、X18存貨周轉率(次)、X19總資產周轉率(次)、X20流動資產周轉率(次)、X21現金流量比率(%))。根據網易財經整理得出17個指標2015年的相關原始數據(見表1),個別內容缺失的運用行業平均數代替。
3 港口上市企業聚類分析
3.1 綜合指標系統聚類分析
運用SPSS22.0,采用Z分數法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然后采用系統聚類法對其聚類,方法選擇“組間連接”,樣本與小類、小類與小類的距離測量方法選擇平方Euclidean距離選項,聚類成員方案范圍選擇4~6,經過運算,得出結果。以5類為例,可拿一個擋板(粗黑線顯示)對著左側數字為5的地方,將下部擋住,畫一條橫線,可以非常直觀的看出鹽田港最先被聚類一類,距離黑線最遠,其次是皖江物流為第二類,再次是廈門港務為第三類,北部灣港為第四類,其他為第五類。而樹形圖(圖4)則更加直觀,同時也是聚類結果分析中運用最多的圖形,可以采用縱向畫線的方式結合觀察,以分5類為例,則縱向劃線同時切割橫向5條線段,結果與冰狀圖(圖3)一致。
3.2 分類指標系統聚類分析
同理可以得出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等分類指標的聚類分析結果,以分為4類為例,詳細情況見表2。盈利能力指標聚類顯示鹽田港為第一類;深赤灣A、唐山港、上港集團為第二類;廈門港務為第三類。結合指標原始數據可知,鹽田港銷售凈利率為210%,營業利潤率為153%,兩個指標遙遙領先,深赤灣A兩個指標緊隨其后為34.9%,唐山港、上港集團主營業務利潤率和營業利潤率也表現很高,廈門港務相對前兩類來說沒有突出表現,但各質保均表現靠前。
償債能力指標聚類顯示鹽田港、皖江物流、廈門港務分列前三位,主要原因是這三個港口短期流動比率和速動比例都表現非常好,鹽田港均為3.23,大大超出一般認為流動比率為2、速動比率為1的基準值,也大大超出其他港口的表現情況,因此雖然鹽田港利息保障倍數指標表現欠佳,但綜合償債能力較強。
發展能力指標聚類顯示北部灣港、珠海港、皖江物流未來發展前景最好,為前三類,其次為皖江物流和北部灣港。北部灣港因其凈資產增長率和總資產增長率的超高表現贏得桂冠;而珠海港凈利潤增長率為375%,在一些上市港企利潤為負增長的情況下,這個表現非常搶眼;皖江物流則凈資產增長率指標表現較好。
營運能力指標聚類顯示廈門港務營運能力最佳,其次為營口港、深赤灣A。綜觀廈門港務營運能力5個指標表現較為平均,綜合營運能力最佳。營口港現金流量比率121.3%摘得桂冠,深赤灣A存貨周轉率為55.11也為17個港口中最佳,故這兩個港口位列第二類。
綜合指標即為前文分析結果。最后一行因子+聚類分析結果來自筆者另外一篇文章,將17個港口21個財務指標原始數據首先進行因子分析,得出7個公因子,再進行系統聚類分析,結果顯示鹽田港為第一類,皖江物流緊隨其后,珠海港位列第三位。
從表2中可以得出,聚類分析結果跟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排名差距甚遠,之前排名前三甲的上港集團、寧波港、天津港均基本沒有進入前三類,說明兩個指標并不能全面反映企業的財務真實表現情況。同時聚類指標選擇不同,會對聚類結果產生影響,通觀幾種聚類結果,鹽田港、皖江物流、廈門港務綜合表現最好,進入前三類次數最多,其次是珠海港、深赤灣A分別兩次進入前三甲,而北部灣港、唐山港、錦州港、上港集團均在某一小類進入前三類,其他港口上市企業綜合表現相對一般。
各港口上市企業可以結合聚類分析結果,積極調整自身,趨利避害,以求更好發展。各利益集團可以結合聚類結果更好地進行投資和管理決策,投資者可以優先考慮盈利能力較佳或發展能力較佳的港企,債權人應密切關注償債能力較低的港口企業,而員工、政府機構、管理層則對企業未來營運能力會更加關注。
參考文獻:
[1] 陳夢. 港口物流核心文獻綜述(2010~2015)[J]. 物流科技,2016(4):86-87.
[2] 朱若男,殷歡歡. 基于灰色聚類的上市公司財務風險評價[J]. 科技與管理,2014,16(1):123-128.
[3] 周曉光,朱蓉. 基于模糊聚類和模式識別的企業財務風險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2(8):115-118.
[4] 李建,宋麗平,張曉杰. 指標選取對聚類分析的影響——以第三產業上市公司財務狀況為例[J]. 財會月刊,2016(1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