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勇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逐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但是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學生對應用題的學習興趣普遍不高,這樣也就降低了學習效果。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難以充分發揮應用題的教學作用與功能,導致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有效性不高。所以,教師要做好改革與創新工作,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基于此,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對策進行了簡要闡述,并提出了幾點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對策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就是幫助學生奠定數學基礎的過程,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做好應用題教學的分析與研究工作,創新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求。
一、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數學應用題之所以成為教學難點,主要是因為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其造成了學生靈活應變能力不足。加之應用題自身也就是一種變化性相對較強的題目。一般來說,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習慣性地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例題,向學生講解后,再引導學生練習其他類型的應用題。由于在課堂教學中采取了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使得課堂教學效果并不高,學生的學習欲望也不足。雖然學生可以掌握好一種基本的應用題題型解法,但是一旦發生變化,學生就出現了難以下手的現象。
過于僵化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展,造成了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難以實現有效的突破與創新。另外,在實際授課的過程中,由于學生對應用題的理解與領悟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自身的思維發展,從而難以充分發揮出數學應用題教學的作用。
二、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效果的措施
對于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來說,教師要想幫助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就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同時還要明確的是,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一階段的學生在個性特點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培養好學生的思維能力,從不同的層面與角度出發,讓學生更好地獲取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掌握好不同的解題方法,提高數學素養。
1.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
應用題其實就是數學建模問題。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做好相應數學模型的監理工作,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以此來幫助學生解決好實際生活中的問題。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應用題中的知識,教師還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可以轉變對數學應用題的錯誤看法。同時,教師還可以將數學應用題教學與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相結合,以此幫助學生理解這一知識。如,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借助學校栽種的樹木進行教學,通過指出學校樹木的分類等來設計相應的數學應用題,以此來引導學生學習。由于這一階段的學生在抽象思維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教師要運用這種教學法使學生從實際生活入手,從而產生探索問題的欲望。通過進行測量與觀察等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2.保證小學數學應用題具有靈活性
對于靈活性的教學方法來說,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沖破思維定勢。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一旦學生思維受到影響,就會造成學生的解題思維出現僵化,雖然可以應對熟悉的題型,但是一旦題型發生變化,就會出現解題障礙。因此,教師就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實現思維的有效擴展與延伸,學會轉變思維,全面考慮應用題中的內容。
3.做好題材的選擇工作
對于小學數學應用題來說,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可以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所以如果教師設計的應用題過于深奧,那么就會造成數學知識脫離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也就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嚴重的還會讓學生厭惡應用題。因此,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就要做好選材工作,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入手,以此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應用能力。教師還可以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選擇一些常見的事物,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與求知欲,從而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化、具體化。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應用題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好數學知識,提高數學解題技巧,同時還要增強學生的審題能力與邏輯思維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雪芬.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對策分析[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1):74.
[2]李淑梅.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及對策[J].讀寫算(教師版),2016(4):51-52.
[3]梁俊德.小學數學中應用題的教學對策[J].西部素質教育,2016(7):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