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文

流量的紅利期結束了以后,內容變得更重要。內容的價值很大的部分是創意的價值、設計的價值、質量的價值。
坐在對面娓娓道來的寶寶瓜,脖頸之間有個小小的吊墜甚是惹人喜歡,寶寶瓜叫它“衣服”。設計的沖動源自她在陜西博物館遇到的一尊漢代佛像,佛像身上的佛衣看上去特別曼妙,寶寶瓜很是歡喜。因有這個情愫,她設計制作了“衣服”這枚金吊墜。
其實,對設計的熱情,之于早期的寶寶瓜而言,更多是一種表達的沖動,不喜歡人云亦云,更不喜歡粗制濫造。
逐漸地,她越發相信,隨身佩戴的首飾飾品是會有生命的,如果它被賦予情感,就會充滿靈性,每一個細節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我相信,首飾不僅僅是作為信物,更是愛的象征。每一份真摯的情感間都包含一份呵護和保護。這呵護和保護與飾物本身一樣,伴隨著你,它屬于你自己,是你的一部分。”寶寶瓜說。
于是,她將自己設計的首飾品牌命名為“寶佑”,2016年7月正式誕生了。剛開始,她跟以往一樣,只是給身邊的朋友設計飾品,不曾想,無心插柳在淘寶上開的小店,在這半年多時間里被更多的人知道了,前后一共掙了幾十萬元。
期間,寶寶瓜重逢了一位四五年前一同嘗試做珠寶生意的朋友,這個朋友的公司是三四十人的團隊,主營工廠的尾貨珠寶飾品,一年營業額4000萬,但即便是這樣看上去不錯的生意,朋友也感覺很難再堅持下去。因為沒有設計、沒有內涵、沒有靈魂的珠寶飾品,使得現在的市場行情越來越不好。
朋友的教訓,反倒堅定了寶寶瓜繼續做獨立設計師品牌的決心,而且還要擴大“寶佑”的事業。
想要做枚安靜的設計師
寶寶瓜自述,四五年前當她腦海中出現“寶佑”系列珠寶第一件作品的設計構想時,當時日本的高橋吾郎所創立的首飾品牌GOROS 正風行大陸。讓她印象頗深的是,高橋的作品利用鷹爪、羽毛、太陽、盾牌等原始印第安部落圖騰元素制作,帶給人的那種神秘魅力和無窮的心靈助力。
在這四五年間,寶寶瓜為身邊的數百位朋友設計了不同的飾品。她說,每一件都是量身定制,背后飽含著不同人常的人生迥異。
做精致的、有精神內涵和信仰寄托的、有靈性的飾品,這是寶寶瓜心底里想要的,也是中國現在的飾品行業極其缺乏的。
其實寶寶瓜做飾品創意和設計已經數年,但是一直沒有形成產品化,重要的原因是“需要投入的精力和財力都太大”。現在,寶寶瓜的“寶佑”金飾品從2016年7月份上線至今,在沒有做任何推廣的情況下,僅靠朋友口碑,幾乎天天都有流水訂單。
“自己一個人做太難了”,寶寶瓜毫不掩飾這種“個體化”創業的疲于奔命,自己設計、畫圖,自己對接工廠,還要管包裝、發貨、售后,甚至是微信公眾號的寫稿維護都要親力親為。有一天她打包發出了200多個包裹之后,整個人都快崩潰了。但是這些又都是她必須經歷的,必須親自摸索出來一個完整的流程。
自稱有“精神病”的寶寶瓜做事很認真,不投機不茍且,選擇合作的加工工廠也是費盡周折,比如金飾品的合作工廠就是從十幾家里面挑選出的一家加工能力過硬的企業。而且“折磨”工廠的事從未間斷過,跟工廠打得翻天覆地也是家常便飯。跟她在產品上打過交道的合作伙伴,都會被她處女座般的嚴苛折磨得給跪了,但最后又都很欣賞她的這種執著。
每天都被創意設計之外的各種事務所牽絆,以飛奔速度出現在事情的不同節點,解決不同問題,這就是寶寶瓜的工作現狀。
一個人的生產和擴大生產的能力都太有限了,很多好的創意都沒有辦法推到生產環節。寶寶瓜坦言這是她目前最焦慮的,即便是一個人連軸轉都忙不開。她決定組建團隊擴大事業,她比以往更渴求能獲得更多的支持。比如生產端,如何與加工能力強、加工水平穩定的大廠結成相對穩定的合作;比如在銷售端,現在的電商渠道如此碎片化,如何能夠更有效地把自己的品牌推出去等等。
以前的自由設計師往往是孤獨的,一個人一桿槍獨當一面。現在的自由職業者,尤其是有專業技能、有專業服務能力的人,有了很多的選擇。很多撮合交易的互聯網平臺前赴后繼,不過熱鬧的背后,依然是深深的孤獨。比如曾經火熱的威客平臺已經暴露出諸多“弊端”,比如惡性競爭、抄襲、沒有協作等。
其實,對于像寶寶瓜這樣的獨立創意設計師,和很多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士一樣,他們希望平臺提供的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撮合交易,更渴望產業鏈上下游與創意設計的對接和打通。解放設計師,才能解放創意設計!
創意設計的價值線
“流量的紅利期結束了以后,內容變得更重要。內容的價值很大的部分是創意的價值,設計的價值,質量的價值。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會把設計創意界定為一個本身行業已經很大但很分散,長線上卻是一個增量市場。”特贊Tezign 創始人范凌從更深層次闡釋了創意設計的價值為何在當下越來越重要。
在他看來,設計創意行業不像共享單車,不像互聯網出行,后者是邊界很明確的產業,但設計創意不是。比如汽車行業有5%~10%的錢是花在設計上的。建筑行業也是。還有廣告營銷類可能有超過5%-10%的錢是用在設計創意上的。這里的創意設計不是一個垂直行業,而是一個水平行業,更多時候創意設計是被當做一種服務,而不是當做一個產品。
“這個市場雖然很分散、很難界定,但這個市場是非常龐大的,還沒有一家公司像滴滴那樣能去壟斷。這個市場足夠支撐一些非常龐大的公司,只是這些公司還沒有出現。”范凌判斷。
這是他們看到的一個方向和機會。范凌是一位設計學者和互聯網創業者,2015年創立特贊Tezign,將設計創意人才與社會、科技和商業項目通過大數據和算法進行精準對接,嘗試改變傳統設計創意服務的工作方式。
當然,對創意設計這個龐大市場的價值再判斷,在廣泛意識上還需要一些時間去建立。但是范凌相信,“再難也不會比大家在線上消費這種轉化難”。
在大眾認知里,像喬布斯和Apple這樣的具有代際意義的產品經理和產品,已經改變著我們對設計的認知。人們開始意識到,“無用之用,無用之美”也是高妙的創意設計的價值之一。
“中國有多少設計師?700萬最多,保守地說,注冊設計師是400多萬,真正活躍的和一線的就更少。如果僅僅從用戶量的角度、從流量角度來說,幾百萬用戶量的社區價值不大,但是設計師這個人群的價值在于他有獨特的商業價值,設計在整個商業的環境里面越來越重要。”特創易召集人(CEO)陶藝夫這樣認為。
特創易是從傳統創意設計服務的土壤里“破土發出的新芽”,是品牌咨詢與設計服務商正邦的二次創業,陶藝夫和特創易團隊的骨干在創業之前都已經做了十多年的品牌咨詢、設計服務。創業一年半有余,特創易在摸索搭建平臺化的互聯網設計公司之路上,一直在實踐“如何用互聯網模式組織好創意設計這樣的專業服務”。
在陶藝夫看來,到目前為止,一般的互聯網產品和平臺都沒能成功地組織好專業服務:一是因為所有互聯網平臺的產品模式大的來說都是基于用戶管理的,而傳統的專業服務都是客戶利益導向的;二是非標的專業服務和標準化的商品有很大差別。他認為,“豬八戒網”這樣的互聯網平臺是“野心勃勃的外行”,專業型人才在這類平臺上很難“帶著尊嚴和樂趣”去做設計創意 ,而這類平臺也很難進入主流設計市場。
讓設計變得更有價值。這是梁耀明創辦站酷的初心,也是他和團隊創業十年的新起點。
2016年站酷十周年。從2006年創辦至今,站酷已經發展成中國最主流的設計師社區。根據站酷官方的數據,站酷的注冊會員人數超過了470萬,覆蓋了中國設計師領域半數以上的專業人才,每日獨立訪客(UV)超過60萬,每天上傳的原創作品數量超過2萬幅。
十年前,梁耀明和站酷極少站在輿論的鎂光燈下,盡管在中國設計圈,這兩個名字都已經是響當當的。“出道”十周年,站酷迎來了千萬美金的B輪融資。這個以前在同行眼里“視設計師為上帝”的團隊,開始被推動著進行規模化的商業運營。盡管在被風投相中之前,梁耀明他們“沒日沒夜”潛心運營的設計師社區“站酷網”早已經賺錢。
梁耀明——設計師出身,他很懂這個人群,在中國這是一個價值需要被挖掘、也值得被挖掘的人群。原來站酷的社交主要發生在線上,2016年開始發力線下,站酷創意Cube是站酷主打的線下品牌活動,梁耀明他們希望把它做成創意人的盛會。“讓設計師有更多的渠道曝光,被更多人認識和發現,提高整個設計行業與社會的對話能力”。
“人和組織”的新關系
“不僅是設計行業,我想所有的專業服務行業的形態都會經歷從個體手工時代(過去)到公司化形態,再最后過渡到組織化時代的過程。互聯網提供了這樣平臺組織化的可能,這要優于以雇傭制為基礎的公司形態。”陶藝夫認為,像特創易這樣的平臺化設計公司,正是在實踐這種“平臺組織化”的服務模式。
陶藝夫他們希望,特創易和設計師的關系類似于Uber與有駕駛經驗的司機一樣,平臺能為這些有一技之長的專業人才提供平臺化的服務和資源。特創易將與設計團隊的關系稱為“簽約成員制”,而非“會員制”。“成員就是我們的一員,接受特創易的服務標準、出品標準,接受對客戶的服務承諾,特創易為成員提供分享、交流和培訓的機會”。
陶藝夫介紹,現在特創易上注冊認證的一線創意人已接近兩千人。“我們希望大家更像一個組織而不是一個平臺”。在他看來,組織和一般的平臺是不同的,組織不像平臺那么松散,彼此之間需要相熟,哪怕是通過數據去認識,或者是其他方式,而不能是完全不知道你是誰。組織端和設計師端是有共同追求的,或者說相互之間是有“債”的。比如設計師在特創易上面有很多TB(虛擬幣),設計師只能在特創易這個平臺上消費這些虛擬幣,這時組織方對于被組織者來說也是有成本的。
他同時認為,這種組織和傳統的公司也是有區別的:“我和設計師之間不再是雇傭關系,而是組織者和被組織者之間的關系。這個很像Uber替代出租公司一樣,替代出租車公司過往所有組織的職能,但又并不是要在傳統的出租公司上面再加一層叫車軟件,而是我全部管理了,這樣的組織也可以說是平臺化的公司。”
陶藝夫認為,作為一個服務型的組織,對于被組織者必然是帶有要求的,同時相互之間的關系也是越來越復雜,這種復雜性不僅僅于此,比如說一個創意設計方案的完成交付,在這之上還要構建一些新的關系維度。再比如組織者與被組織者要有“共同的基本價值觀”。
特贊團隊則是嘗試用一些技術的手段來落地這種“平臺化組織”的通用需求。范凌介紹,特贊在平臺上用企業服務的方式,以SAAS工具的形式,幫助客戶和設計師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針對設計師來說,當設計師離開機構后,沒有機構會給他提供一些基礎設施,比如法務部門、財務部門,他在特贊上可以用SAAS工具辦理財務、法務的項目,原來設計師供職的機構為他背書職業信譽,現在他在平臺的接單體系,某種程度上就是他信用積累的地方。在線上社區設計師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特贊也在計劃和一些合作伙伴來做設計競賽,為設計師積累聲譽。
“就是把原來企業里的單位功能拆解成若干個產品或企業模塊,這樣設計師就能夠在平臺上得到一個比較完整的滿足。”范凌介紹。當然,這些都是針對設計師的附加服務,剛需還是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項目,并且能夠把這些項目完成,成為平臺里的TOP設計師,從而價值更高,項目更穩定,財務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