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
摘 要:網絡教學資源整合是高校建設數字化校園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高校推行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文章從課程資源管理、學習管理、教務管理和協同創新等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Sakai系統的資源整合功能,并總結了Sakai系統的優勢及存在的不足,為深入了解和熟練操作Sakai系統、進一步提高物流管理課程教育信息化水平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網絡教學;Sakai系統;教學管理;資源整合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The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integr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campus, and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curriculum resource management, learning manage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detailed analyzed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function of Sakai system, and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of Sakai system, which woul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other researchers understand and operate Sakai system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logistics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Key words: network teaching; Sakai system; teaching management; resources integration
0 引 言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越來越多的高校教師開始運用網絡平臺嘗試開展遠程教學,與此同時,各種各樣的網絡教學系統應運而生,其中Sakai網絡教學平臺就是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系統之一。Sakai是Synchronized Architecture for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frastructure的簡寫,源自2004年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等四所高校發起的一項學習內容管理系統開發計劃。由于Sakai網絡教學平臺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和自由性,Sakai在世界范圍內的應用不斷擴大。目前,全球約160多個教育單位在使用Sakai系統,國內的華中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率先引入Sakai,此后,復旦大學、重慶大學等知名高校開始推廣使用Sakai。伴隨著Sakai系統的推廣使用,相關學術研究也開始出現,概括起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Sakai系統的分析與介紹,如丁晉(2008)分析了Sakai項目的特點及其在美國的應用案例[1];姚君(2011)、袁松鶴(2012)、王咸偉(2013)對比了Sakai與其他網絡教學平臺(Blackboard、Moodle、Atutor、和Claroline)的體系結構和功能特性[2-4]。其二,Sakai系統的應用研究,岑俊杰(2009)、孔藝權(2011)探討了基于Sakai系統的傳統教學模式與網絡化學習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5-6]。其三,基于Sakai系統的二次開發研究,如姜強(2011)、朱珂(2013)在Sakai系統基礎上開發了具有個性化服務功能的自適應學習系統[7-8]??傊F有研究成果為Sakai系統在國內的推廣與開發應用起到了重要作用。鑒于Sakai系統在高校優先用于教學管理,其次才是科研服務功能,因此,Sakai系統的教學服務功能應作為其重點推廣內容,但現有文獻在這方面明顯存在不足。為此,結合作者的使用實踐,本文從四個方面詳細分析了實施Sakai系統在教、學、管、研方面的優勢和不足。
1 Sakai網絡教學平臺的課程資源管理功能
根據課程資源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將基于Sakai教學平臺的課程資源模塊分為教學資源、教輔材料和學習工具三大類。第一類是教學資源,包括課程大綱、教學日歷、電子課件、課程通知等,除課程通知需要在線編輯之外,其他項目均支持文件上傳。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課程大綱和教學日歷僅供教師使用,學生很少能參與制定或提出自己的看法。在Sakai教學平臺中,教師將這些課程資源上傳至網絡平臺,供學生了解這門課的總體授課內容和授課進程,這樣就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設定將這些資源對所有人開放或只向這門課的課程成員開放。課程通知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工具,教師可以隨時在這里發布有關課程的信息,譬如教師可以在這里向全體成員發布有關下次課程內容需要提前做好的準備工作。第二類是教輔材料,包括閱讀材料、參考書籍、知識拓展和教學視頻。通過教輔資料,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對于那些基礎扎實、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還可以通過知識拓展延伸課堂內容,從而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輔導。第三類是學習工具,包括學習軟件、常用工具、官方網站以及精品數據等,這些資源都能方便地實時更新與下載,這不僅大大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而且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Sakai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管理功能
Sakai網絡教學平臺的學習管理模塊包括很多工具:練習與測驗、作業、討論區、聊天室、Email和投遞箱。根據這些工具在學習管理過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將這些工具分為三大板塊,即作業板塊、交流板塊和學生信息板塊,其中學生信息板塊可以方便地導入作業板塊和交流板塊(如圖1所示)。
(1)作業板塊:教師可以方便地通過Sakai系統實現對學生學習成果的管理。首先,在試題準備階段,教師可以創建在線的練習與測驗或布置作業,安排在線考試,這些試題均包含選擇、判斷、簡答等多種類型的問題。特別的,教師還可以將同一試卷的問題以不同的順序向每個學生展示,這樣就可以較好地避免在線考試過程中學生的作弊行為。而且,教師還可以將這些問題集中到題庫中,以便日后重復使用。其次,在作業布置階段,教師可以根據作業的性質和目的向學生提出各種作業完成條件,例如,如需指定參與測驗的具體位置,可以設定IP地址范圍。通過這些設定,可以決定作業可用的時間、設定答題時間限制、決定學生可以參與測驗的次數,以及決定是否允許學生遲交測驗或重復提交等。再次,在作業收集整理階段,系統支持學生以附件的形式上傳作業,教師還可以選擇如何組織、傳送和收集這些作業,還可以批量下載或上傳作業。作業工具可以顯示學生提交作業的時間,方便教師了解學生的積極性。最后,在作業評分階段,學習管理模塊提供了多種評分方式,包括等級評分、百分數評分、對號、及格與不及格方式和不打分。老師批閱完作業后可以在線發布分數,之后學生可以查看老師的評語及分數。如果是標準化試題,則系統會自動打分,并且還自動把成績發布到線上成績冊。
(2)交流板塊:這是師與生、生與生的一個互動空間,包括討論區、聊天室、投遞箱和調查工具。討論區的數量是不受限制的。教師和學生都可以借用討論區進行學術交流,并可以與其他工具(如資源、成績冊)有效集成。課程成員還可以通過虛擬的聊天空間,與已登錄網站的在線成員進行實時的自由問答或聊天,學生可以用聊天室作為遠程交流的空間,可以回顧之前或許錯過了的聊天內容。投遞箱可以實現教師與某一學生的單獨交流,如傳遞文件或資料給他,實現一對一針對強化訓練或輔導答疑,方便教師開展針對性的教學。調查工具可以幫助教師或學生就某一主題進行在線投票,并且允許對投票的時間限制、結果反饋、投票方式等條件進行設置。但一次調查活動只能設置一個問題,如果希望對一系列相關的問題開展調查,那么測驗工具將更合適。
(3)學生信息板塊:Sakai系統默認選課學生即為該課程網站的成員,同時將學生的基本信息直接導入,教師可以瀏覽每一個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學號、專業、班級、Email和手機等。有了學生的基本信息,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方便信息交流,同時有助于學生約束自己的網絡行為。
3 Sakai網絡教學平臺的協同創新功能
Sakai系統不僅提供課程管理服務,而且也能提供在線協同創新功能。Sakai系統內有多種組件式的工具應用程序,方便用戶按其所需靈活定制各種插件式工具,從而為教研人員創建個人學術空間提供了舞臺。Sakai系統的協同創新功能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9]:第一,利用Sakai+Library項目與高校圖書館實現無縫鏈接,這樣用戶就可以一站式地訪問各種教學科研資源,并通過添加“檢索館藏”功能實現對館藏數據庫的搜索訪問,從而大大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能力和館藏資源的利用效率。第二,Sakai系統支持建立個人學術空間。Sakai資源工具提供了四種引文創建方式,方便用戶從本地計算機、圖書館或相關網站導入數據資源到個人空間,進而較好地滿足用戶創建和管理個人學術空間的需求。第三,Sakai系統通過權限管理將各種資源分配給適宜的用戶。高校教師有時是課堂上的教師,有時是創新團隊中的科研骨干或學術帶頭人,多種角色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會以不同的身份訪問系統,會面對不同的用戶群體。Sakai系統的創建者在資源整合階段通過權限配置選項就可以將站點資源分配給不同的訪問成員,也可以設定每一個資源的共享范圍(如針對課程成員、項目站點成員或所有訪問成員公開),還可以對資源的維護修改權利、隱藏顯示方式等項目進行設置,這將有效地避免學術資源的不當使用,防止科研成果的濫用或盜用,提高資源整合效率。
4 結 論
綜上所述,基于面向服務的系統構架,Sakai網絡教學平臺具有三個突出的特點:其一,Sakai網絡教學平臺能夠為師生創建虛擬的學習環境,讓師生的“教與學”能夠在一個不受時空限制的環境下進行,從而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式、協同式、多元化的信息交流,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式向主動式、互動式學習轉變,使泛在學習、移動學習、個性化學習逐漸成為現實。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是傳統的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和有益拓展,也是教學模式在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的改革方向。其二,Sakai網絡教學平臺能夠提供全方位的教學管理功能,一方面,能為教師提供課程管理、在線作業、課程討論、在線考試和作業記錄等服務,另一方面,又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料和信息交流平臺,從而將教師的課程管理和學生的學習管理融為一體,此外,教務管理部門還可以通過課程資源和站點統計等功能,全方位地掌握教師的教學效果,更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相比傳統的紙質管理,這種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不僅改進了管理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有利于經驗總結和不斷創新。其三,Sakai網絡教學平臺能夠為高校間的協同創新提供工作環境,通過學術資源的整合與權限配置,使校際間的知識資源共享成為可能,進而推進高校間的科研合作。這一點正好順應我國正在積極推進的“產學研相結合”、“協同創新”的辦學思潮。
參考文獻:
[1] 丁晉. 從Sakai項目談高校網絡輔助教學平臺[J]. 中國電化教育,2008(1):98-101.
[2] 姚君. Sakai與開源網絡教學平臺[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30):6-8.
[3] 袁松鶴. 典型網上教學平臺的功能特性對比研究[J]. 中國遠程教育,2012(7):12-19.
[4] 王咸偉,徐曉東,趙學孔. 開源網絡教學管理系統的體系結構與選擇[J]. 電化教育研究,2013(2):59-65.
[5] 岑俊杰. 基于Sakai的混合教學模式研究[J]. 電化教育研究,2009(9):52-55.
[6] 孔藝權,金義富. 師范院校IT類專業實驗教學研究與實踐[J]. 實驗技術與管理,2011(12):156-158.
[7] 姜強,趙蔚. 自適應學習系統述評及其優化機制研究[J]. 現代遠距離教育,2011(6):57-63.
[8] 朱珂,劉清堂. 基于“學習分析”技術的學習平臺開發與應用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3(9):127-132.
[9] 陳家翠,王美琴. 利用Sakai平臺建立個人學術資源管理系統[J]. 圖書情報工作,2010(8):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