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雷
摘 要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很多農民都會遇到化肥投入成本逐年增大,產量反而下降的現象。為此,農業專家及相關部門深入各地田間進行了廣泛細致的調查研究,根據不同土壤和不同玉米品種的需肥特性,科學地為廣大農民制定出了一系列效果好、浪費少、產量高的施肥套餐方案。基于此,介紹專家的一項玉米施肥的試驗設計,并詳細地分析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為:玉米施肥高產取決于三點:因地制宜,做到因地定產、以產定肥;因時制宜,按作物不同施肥期的需肥規律施肥;綜合管理。將以上三點作為指導玉米種植科學施肥的基本原則,既能使作物優質高產,也能維持或不斷提高土壤肥力。
關鍵詞 玉米施肥;產量效應;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06
玉米是高產作物,需肥量較大,必須合理施肥才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期對養分的需要。在施肥過程中,只有保持合適的氮肥、磷肥、鉀肥配比,輔以科學的管理,才能發揮每種養分的作用,保障玉米的高產[1]。
1 材料與方法
本次試驗在內蒙古某旗縣區開展,該地區的土壤偏酸性,pH值達6.52。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為37.6 g/kg,堿解氮、有機磷、有效鉀的含量分別為203.4 mg/kg、
49.2 mg/kg、171.4 mg/kg。試驗選用的玉米品種為興黃丹892,該地農民在玉米種植中施肥材料多使用尿素,過磷酸和硫酸鉀。以上為本次玉米施肥產量效應試驗的基本材料。
試驗設計采用回歸最優設計法,氮、磷和鉀為本次試驗的3個因素,水平用肥量參照當地高產水平的最佳施肥量,并設置4個施肥水平,分別為無施肥、施肥不足、適量施肥和過量施肥。試驗設置3次重復。玉米種植采用等行雙株種植法,行距為70 cm,株距為50 cm,每穴留雙株。尿素、過磷酸、硫酸鉀的施肥配比為每667 m2尿素34.4 kg、折合純氮為16 kg,過磷酸37.4 kg,折合純磷為6 kg,硫酸鉀12 kg,折合純鉀6 kg[2]。磷肥和鉀肥作為基肥,一次性施用,氮肥作為追肥,施用時間后移。
試驗進行過程中對樣品全程監測,測定土壤堿解氮、速效磷和有機質的含量,為后期進行試驗分析保存數據。運用Excel和DPS7.05軟件處理和統計分析收集的數據,計算氮、磷、鉀和玉米產量、經濟效益間的相關性。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顯示,玉米在不同的施肥處理后,在經濟性狀和產量方面,相對于不施肥來講都發生了明顯的改觀和增長。試驗證明,不管施用什么肥料,只要用量合理,方法得當,都會為作物優質、高產作出貢獻。
通過本次試驗,了解到不同的施肥處理對玉米的產量與經濟效益產生的影響也存在差異。玉米種植不施肥的情況下,玉米的產量為293 kg/667 m2,產值為703.3元;當不施氮肥,鉀、磷的配比為1∶1施肥時,其產量為321 kg/667 m2,產值為771.3元,增值68元,化肥投資為87.8元,對比增收為-19.8元,產投比為負0.2%;當氮、磷、鉀肥的配比為1∶2∶2時,玉米產量為473 kg/667 m2,其經濟收益為1 136.1元,增值431.7元,化肥投資128.7元,凈增收303元,產投比為2.4%;當不施磷肥,氮、鉀的配比為1∶1施肥時,玉米產量是527 kg/667 m2,
產值為1 264.7元,增值561.3元,化肥投入為144.2元,凈增收471元,產投比為2.9%;當氮、磷、鉀施肥配比為2∶1∶2時,玉米產量是528 kg/667 m2,產值是1267.1元,去除化肥投入,凈增收406.6元,產投比是2.6%;當磷、鉀、氮肥的配比為1∶1∶1時,玉米產量為525.8kg/667 m2,其產值為1 262.3元,增值為559元,化肥投資169.7元,產投比為2.3%;當氮、磷、鉀的施肥配比為2∶3∶2,玉米產量為528 kg/667 m2,產值是1 267.1元,增值873.7元,化肥投入182.5元,產投比為2.1%;當不施鉀肥,氮、磷肥以1∶1配比施肥時,玉米產量是513.1 kg/667 m2,產值是1 231.6元,增值528.2元,化肥投入為107.3元,產投比是3.9%;當氮、磷、鉀的施肥配比為2∶2∶1時,玉米產量為594.6 kg/667 m2,產值是1 427.2元,增值723.8元,化肥成本為138.5元,凈增收585.3元,產投比為4.2%;當氮、磷、鉀的施肥配比是2∶2∶3時,玉米產量是536.4 kg/667 m2,產值是1 287.5元,增值584.1元,化肥成本201元,凈增收383元,產投比是1.9%;當氮、磷、鉀肥以3∶2∶2配比時,玉米產量是518.4 kg/667 m2,產值是1 244.3元,增值541元,化肥成本210.7元,凈增收330.1元,產投比是1.6%。
試驗數據顯示,施肥能夠增加玉米產量、提高經濟效益,但是需要合理施肥,要掌握玉米對氮、磷、鉀的需用量配比施肥,從而實現玉米種植的高產、高效。
3 結論
玉米產量與施肥有直接關系,想要增產增收,提高玉米種植的經濟效益,就要掌握化肥的科學施用方法。氮、磷、鉀肥配合施用,根據各必需營養元素的同等重要作用和元素之間的協同互作規律,施肥時應配方合理,根據玉米需肥規律和地力條件,測土平衡施肥。氮、磷、鉀肥配施的效果有試驗證據和生產實例,確定一個合理的氮、磷、鉀肥的施用比例,力求施肥平衡。試驗數據以及實踐經驗證明,玉米成長過程中吸收氮、鉀較多、磷較少,三者之比大致為100∶84∶37。結合氮、鉀利用率較高、磷利用率較低的特點,在施肥上重點補氮、適量補磷、補鉀。
玉米施肥關注肥料配比的同時還需要科學制定施肥次數,在玉米成長的每一階段供肥做到有效合理,做到基肥、種肥、追肥配合使用[3]。以滿足不同生育期玉米對養分的需求,防止脫肥減少浪費,使肥料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例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20~25 kg,穗期追尿素10~15 kg,可以使肥效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滿足玉米生長過程中對養分的需求[4]。
在本次試驗中,側重研究的是玉米增產增收與施肥配比以及施肥時機的相關性,同時玉米的增產增收與玉米成長過程中的科學管理也密不可分。通過施肥技術與良種選育、水肥一體化、合理耕作、合理密植、植物保護等措施有機結合,同樣可以使現有條件下的肥料增產潛力得到充分發揮。總之,發揮肥料增產潛力,不僅要在合理施肥上下工夫,還要將施肥與整地、灌水、植保等農業措施密切配合,使玉米種植獲得最高產量,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王宜倫,李潮海,譚金芳,等氮肥后移對超高產夏玉米產量及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響[J].作物學報,2011,37(2):339-347.
[2]田時昌.測土配方施肥對沿黃沙丘區玉米產量及經濟效益的影響[J].農業與技術,2015(18):31-32..
[3]何萍,徐新朋,仇少君,等.我國北方玉米施肥產量效應和經濟效益分析[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6):1387-1394.
[4]侯云鵬,謝佳貴,尹彩俠,等.測土配方施肥對玉米產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0(18):9452-945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