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軍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林業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森林立地分類為林業調查設計提供了許多幫助,大大加快了森林事業的發展。基于此,介紹森林立地分類的理論要求,分析森林立地的分類步驟,重點介紹森林立地分類在林業調查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林業;調查設計;森林立地分類
中圖分類號:S757.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34
目前,林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同時,林業也是環境保護的重要基礎。森林的生長發育離不開生長環境中各種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協調,為了使林業朝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立地分類已成為我國森林分類管理的主要方式。
1 森林立地分類的理論要求
1.1 森林環境系統的組成
森林環境是由多個因子組成的大系統,各因子復雜多樣,且存在形式不同。森林環境是由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因素構成的一個大的系統,森林系統發展離不開這些因子相互作用和相互協調。根據組成森林環境的這些影響因素進行分類,利用森林立地分類管理,對人們的造林和育林工作有很大的幫助[1]。
1.2 生態經濟理論
生態經濟理論的構建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于林業生態要求也越來越高。相關部門更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告、新聞等媒介進行宣傳,增強人們的環保意識,保護生態的平衡。林業的生產需要因地制宜,對于林業管理人員,首先要根據調查確定本區域適合種植的樹木品種,全面了解當地的環境、氣候等,并根據具體的氣候環境合理地規劃種植,維持生態平衡,從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2]。
1.3 可持續發展理論
做好森林的可持續發展,協調好森林與人類的關系。人們需要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保護森林。雖然森林資源是可再生資源,但是不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對于森林的再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要采用可持續發展戰略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森林。森林管理人員自身要有較高的專業知識和道德素養,一方面,合理地調查森林資源,對亂砍亂伐的群眾給予警告并制止。另一方面,根據可持續發展原則,發揮自己的專業知識,提出更好的解決辦法。
2 森林立地分類的步驟
2.1 前期準備工作
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根據試點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充分了解當地的地形、地貌,并結合當地區域的環境因素和氣候因素進行合理的設計。并將各種不同類型的立地進行分類,通過全面的調查掌握調查樣本的差異性,了解其大概規律[3]。
2.2 準備分類系統表
根據樹木的生長情況,找出影響樹木生長的主要因素,如土壤類型、海拔高度、降水量、溫度等。根據相關實驗對各部分因素記錄數據并分析,結合需要繪制立地分類試用表。
2.3 分組調查
以繪制出的分類試用表為準,進行分組調查,以節省大量的工作時間。根據實際情況調查,按照每個類型選三個調查組進行調查取樣。由于調查數據類型多,且記錄數據量大的原因,要求調查人員仔細記錄調查數據,以便后期的計算和分析。
2.4 全面整理
參照分類因子組合方式的立地類型,在經過后期的計算和分析,對比省市級的立地分類區與調查區域的立地分類,然后形成本地區的立地系統,進而繪制出立地圖[4]。
3 立地的分類原則
3.1 分區分類原則
由于我國國土遼闊,森林類型的區域化,常常造成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不統一的現象。劃分不同地區林業,有助于該地區林業的發展,使林業更具有規范性。建立合理的規劃原則,為森林的建設提供有效的指導。
3.2 動態分類原則
土質和氣候的不斷變化,常常會導致森林的環境發生改變,前期應根據森林的環境開展調查研究。在劃分工作時,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根據動態分布原則,實現森林系統的穩定,讓森林系統向著安全高效的方向發展。
3.3 多順序分類原則
分類越多的區域應用的樹種也越多,排序分析不同的區域有助于完善森林系統。對于不同級別的分類逐漸控制,進行多順序分類。
3.4 科學與實用原則
在森林立地分類時,要按照科學的方法。有效地融合科學和實際,對林業生產進行宏觀調控。一方面,堅持實用性原則,根據實際環境和條件進行合理地分類,確保分類的有效實施。另一方面,堅持科學有效的原則,對林業的生產做出合理的安排。
4 森林立地分類在林業調查設計中的重要作用
4.1 有助于提高造林的質量
由于水土的流失,我國目前植被面積在逐漸減少。西北地區土地沙漠化嚴重,東北地區的土質發生著改變,土地變薄。目前,我國為了減少水土流失,采用了許多方法,如退耕還林、人工造林等。利用森林立地法能夠科學有效地進行人工造林,有效地改善環境。在造林前期,根據分類確定當地區域適合的樹種,然后合理地種植。同時,在種植后期,通過觀察土地質量和其他環境的變化,繼續利用立地分類分析該區域。
4.2 有助于植物的更新換代,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
森林的生長環境離不開陽光、溫度、氣候、土壤等因素,由于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森林系統才更加完善。根據森林立地法,能夠有效計算出森林對于這些因素的要求,從而對于森林的更新換代有著更好的作用。對于森林林木較好的地區,進行合理的砍伐,減少對森林林木較差區域樹木的破壞。
4.3 有助于對森林資源的調查
在森林調查后,記錄相關數據,同時根據數據繪制相關的表格。根據表格數據的分析,并運用立地分類法詳細分析。再將這些要素排列組合,根據數據統計面積,將小的立地分類和大區域的立地分類融合,總結出各類別所需的比例。然后繪制出立體分類表格,再對整個森林進行評價。
5 結語
森林資源和土地資源一樣,在我國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森林資源對我國經濟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對人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立地分類法在林業調查設計中所占的分量越來越重,對森林樹種結構和生產布局的優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馬超.基于森林立地分類在我國林業調查設計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2(11):137,139.
[2]謝煜,胡非凡.基于Mitchell三分類評分法的林業企業關鍵利益相關者識別研究[J].生態經濟,2016,32(12):120-125.
[3]劉政.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低碳世界,2013,14(10):174-175.
[4]鄒小紅,劉聯盛.林業調查規劃設計在林業生產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與企業,2012,11(5):228.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