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玥
摘 要:小學生年紀小,各方面發展能力都還處在懵懂時期,這個時候正是需要鼓勵的時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進步展開激勵性評價,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語文興趣。就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實際應用,做一簡單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勵性評價;實際運用;積分評價;口頭激勵
一、什么是激勵性評價
1.激勵性評價的定義
激勵性評價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從不同角度給予學生不同層次的肯定評價,使學生獲得自信,激發學習興趣,主動學習。
一般來說,教師進行激勵性評價的方式分為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物質激勵指給學生一些實物激勵:文具、書籍、金錢等;精神激勵:語言表揚、表情肯定、動作贊賞等。
2.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在教學評價中,激勵性評價是能使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有效催化劑。心理學家利伯納曾經做過研究,經常受到激勵的學生,學習的勁頭會很足,不斷進步;而缺乏激勵、承受太多批評的學生,則常自暴自棄,難以進步。小學生年紀都比較小,還沒有成人,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在小學生的教育生涯中,小學教育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學生今后在學習上表現出來的種種特性,都與其小學階段接受的啟蒙教育有直接聯系。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多使用激勵評價,如口頭表揚、眼神鼓勵等,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發言,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和喜悅感,向著更好的方向努力,樹立學生信心,從而用這種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指導其今后一生的學習。
小學語文的主要教學任務不在于讓學生掌握多少生字、多少詞語,而在于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語文學科的感知能力,具備語文素養。在課堂上對學生給予瞬時的、即興的鼓勵,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新知識,享受到語文學習的興趣,堅定學習語文的信念,在語文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使用激勵性評價
1.積分評價法
積分評價法是指在語文課堂上,學生表現的好壞用積分給予評價,累計積分最多的學生,可以在學期末得到相應的實物獎勵;累計積分少的學生,適當給予口頭激勵,鼓勵其繼續加油。
教師可以根據課堂實際教學內容和教學情況,設計評價標準和評價內容,為學生制訂加分項目。比如:上課積極回答問題的次數、朗讀課文的質量、語文作業的完成情況、單詞聽寫的掌握情況寫作完成度等,都可以作為加分項目。教師還可以將評分標準擴大到課外,定期舉行與語文學習有關的活動,通過評分獎勵,吸引學生參加。可以舉行語文課文朗誦比賽、成語聽寫大會、讀書筆記展示等活動,對比賽成績好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分數獎勵,所得分值同樣計入總積分。學期末進行積分統計,前十名學生給予物質獎勵:書籍、本子、筆等。
對于小學生來說,獎勵措施是非常有效的。為了獲得獎品,得到肯定,學生們會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學生不僅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教學中,還積極參加到語文課外活動,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百利而無一害。
2.精神激勵法
教師對學生展開激勵性評價,除了實物獎勵外,還可以通過口頭語言、眼神示意、手勢動作等方法,給予肯定,在精神上對學生進行激勵。
教師善于使用良好的口頭語言,對于激勵學生是非常有效的。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多說一些“很好,不錯,有進步,太棒了”之類的話,增強學生的信心,讓學生體會到被肯定的價值。教師在語言使用上要注意策略,對于成績比較穩定,一直都很優秀的學生,教師可以多說一些“這篇課文讀得很好,你很優秀,大家都看好你,繼續加油!”的話語;對于成績進步不明顯的學生,教師多說一些鼓勵話語:“老師看好你,你的進步空間是最大的,要超越自己,課后多讀一些書”;對于愛鉆牛角尖的學生,教師要多開導:“你是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但是換個思路想一想,作者要表達的是這種思想感情嗎……”總之,面對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教師要有針對性、有策略地進行語言激勵。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當學生回答得很好時,教師可以豎起大拇指贊揚一下;學生回答不上時,教師可以用眼神示意:“嗯,對,思路沒錯,順著思路再想一下,這個段落主要在講哪些內容呢……”
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小學生產生巨大影響,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善于使用語言、眼神、手勢對學生進行肯定,讓學生感受到被表揚、被認可,積極學習語文。
3.課下多使用激勵性評語
激勵性評語不僅在課堂上使用,課下也可以使用。家庭作業的批改過程中,學生完成度很高時,教師可以在作業本上寫一些激勵性的批語:“作業做得不錯,真棒!”如果有學生作業不認真寫,可以寫“老師知道你是一個好學生,看你握筆姿勢很不錯喲,但要把字寫好看一些喲,繼續加油……”
4.學生自評、互評
(1)自評
讓學生自己對自己進行評價,可以激勵學生自我提高、自我發展。比如,朗讀、背誦、檢查作業時,讓學生自己找一找問題在哪里,哪些地方做得比較好,哪些地方不太好,以后打算怎么做?布置朗讀作業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對著錄音機錄音,然后聽一聽,看看在語調的抑揚頓挫上能不能進一步拔高?
(2)互評
小學生對自我的認識還不夠充分、深入,所以,在自評的基礎上,還要在學生之間進行互評。教師可以給每位同學發一張獎狀,讓她們在獎狀上寫上自己最想表揚的同學,并寫上理由,你為什么表揚他,他好在哪里?這種互評的方式可以鼓勵學生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三、在小學語文課堂上使用激勵性評價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1.尊重學生
國外有位美術老師,檢查學生作業時,發現一位學生把蘋果畫成了方形。這位老師找到學生,向他詢問原因。學生回答說:“爸爸把蘋果放在桌子上,蘋果滾下來摔爛了,我想蘋果要是方的就不用擔心摔壞了。”聽了學生的解釋,這位美術老師恍然大悟,對學生說道:你真是一個有創造力的孩子,祝你早日發明出方蘋果,加油!”
這個例子啟示所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弘揚學生個性,而不是一味否定學生。長期否定學生,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想一想:學生朗讀不好,作文是不是寫得很好?閱讀做得不好,字是不是寫得很工整,態度很端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語文學習中,學生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項:字詞、閱讀、寫作等。教師要做的,不是揪住學生某方面的不足,而是要看到學生的亮點,挖掘學生語文素養的潛在發展空間。發現問題,作為一名有職業理想和職業信念的專業教師,除了發現問題,還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2.鼓勵學生
語文學習是沒有所謂對錯的。一千個讀者眼里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論學生給出何種答案,只要表達了自己獨特的閱讀體驗,都應該受到教師的鼓勵,教育的本質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喚醒、激勵和鼓舞。經常鼓勵學生,為學生營造上進、寬松的學習環境,學生會更愿意參與到學習中來。
3.寬容學生
有的學生寫作能力強,有的學生閱讀量豐富,有的學生朗讀文章感情飽滿。教師要看到學生發展上存在的差異,寬容學生。作為年長者,教師應該包容學生的錯誤,允許學生繼續進步。教師要多與成績進步不明顯的學生積極溝通,了解學生的想法,挖掘學生身上潛在的知識技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回答問題、完成作業時出現錯誤是難免的,尤其是后進生,更需要教師的關注,教師要用包容的心去為學生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如果在學生出現錯誤就大動肝火,不僅有損教師職業形象,對學生的成長也會帶來毀滅性打擊。
面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要經常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激勵性評價,幫助小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激勵中啟航,乘風破浪,攀上學習的高峰。
參考文獻:
齊文輝.小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