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健
電視攝像過程中的剪輯意識,指的是電視攝像師在進行拍攝以前,需對所要拍攝的內容進行全面了解,以便拍攝出想要的電視畫面。雖然電視節目制作由多人完成,但需要確保前期拍攝工作與后期剪輯工作的中心相一致,這是制作優秀電視節目的基本條件。合理應用攝像記者的剪輯意識有助于提高電視節目制作質量,進而滿足現代社會公眾實質需求。以下為電視攝像記者的剪輯意識具體闡述。
若是電視攝像記者在對指定的內容進行拍攝前,沒有一個整體思路或是完整的想法,只會走馬觀花的看到什么拍什么,這便導致諸多資源與時間被耗費掉,并且所拍攝的諸多素材,并無太大關聯。每個場景都有多種拍攝方法與重點,若是對拍攝主題理解的不夠充分,極易導致所拍攝的內容與電視節目風格不符,進而使電視節目效果不佳。部分拍攝記者在進行拍攝時,比較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拍攝,進而導致所拍攝出的內容十分集中,對一個鏡頭停留過長的時間,記者覺得能夠突出節目主題,但實際上不僅如此,周遭環境的引入會使節目內畫面更加多元化,無法將觀眾引導節目主題上。內容雜亂還體現在素材主次不清上,盡管拍攝了很多同主題有關的素材,但素材間的關聯性并不是很大,導致素材的主次混亂,進而導致社會大眾沒有較高觀賞興趣。
電視拍攝記者的剪輯意識不強,易導致拍攝內容存在較強的隨意性,欠缺固定主題,看到什么具有吸引力的內容就進行拍攝,并未對場景間的聯系進行考慮。此種拍攝方法對于節目后期剪輯而言十分不利,在剪輯過程中不知如何過渡。另外,因為拍攝記者心中缺少整體構思,致使不同場景所拍攝出的色彩與光也有所不同,畫面轉換的太過明顯,鏡頭銜接也不夠順暢,還有一些畫面動作存在不協調的地方。在處理運動鏡頭時更易出現問題,導致運動拍攝難度加大,若是沒有良好的剪輯意識,事先做好拍攝速度與角度預估工作,極易造成拍攝效果受影響。
在對電視節目進行拍攝以前,若是攝像記者對所要拍攝的內容有一個全面認識的話,會依據拍攝中心選擇對應的拍攝角度與方法,這樣不但有助于突顯主題,還能豐富電視畫面。選取同節目主體相一致的內容會產生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此方面是欠缺剪輯意識的電視節目所沒有的。剪輯意識對電視節目的風格、色彩以及節奏等皆有一定影響,在進行拍攝前需注重想要表達的中心,針對拍攝場景選取合適的拍攝角度與方法,這有利于保持電視節目的連貫性與通暢性,對于整合拍攝內容也有很大幫助。因此,身為電視拍攝記者需具備良好的剪輯意識,這樣才能保證資源不被浪費,且所拍攝的內容更加全面、具體,保障當下社會公眾對電視節目的實質性需求,進而保證我國社會良好發展。
電視攝像記者含有剪輯意識,有助于在拍攝現場發現一些同節目主題有關的畫面與內容,并對其進行及時拍攝與記錄。此種隨機拍攝出的畫面時常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拍攝效果,若想實現此點需攝像記者對拍攝主題有一個良好把握,這樣才會在拍攝現場中拍攝出優質的畫面,欠缺剪輯意識的記者一般只會把注意力集中到所要進行拍攝的畫面與內容上,并未關注其他場景畫面,導致最后的拍攝效果顯得很刻意,并且還會影響畫面流暢性。對于拍攝記者而言,可以準確且及時的記錄現場狀況至關重要,因其是決定節目能夠精彩播出的基礎,而剪輯意識在此點上的作用十分顯著,因此電視剪輯記者需具備良好的剪輯意識,因其對電視節目制作具有積極作用。
依據節目編輯思路,專題節目的制作會有多種表現形式與風格,比較常見的有述評式、抒情式、文學式、敘述式、散文式等。其節奏各有不同,又急又慢,有長有短,全憑內容與編輯人員的編輯特點而定。若是電視攝像記者具有較強的編輯意識,能夠準確掌握電視節目整體脈絡,使節目顯得較為協調與統一。比如在制作抒情式的節目時,在進行拍攝以前拍攝記者需對其大體內容進行簡單構思,準備利用慢節奏的方法來突顯人物情感。電視拍攝記者在進行拍攝過程中,需一直秉持著這一風格。基于此來拍攝出想要的畫面,不管是用色、長度、用光以及構圖的節奏上,都需保證高度統一。外加配備對應節奏的解說與節奏,能夠使所制作的電視節目更加協調。
綜上所述,對于電視節目制作而言電視攝像者的剪輯意識十分重要,若是欠缺剪輯意識會造成所制作的電視節目出現諸多問題。身為電視攝像人員,在平時需對剪輯意識勤加學習,拍攝以前要對節目進行整體構思,保障所選擇的拍攝方法與拍攝內容的適當性,有的放矢的做好整體拍攝工作,這樣才能保證電視節目畫面更加優質、通暢,為電視行業日后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1]謝冰.基于職業素質的地方電視臺記者剪輯意識[J].西部廣播電視,2016(10):170.
[2]曹陸軍.淺議剪輯意識在電視攝像中的重要性[J].電影評介,2013(13):95-97.
[3]任玲.電視新聞剪輯過程中信息真實有效的表達途徑研究[J].大眾文藝,2012(1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