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靜
近年來,隨著高等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和醫學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化。如何培養適用型護理專業人才成為關鍵問題,人們普遍認為臨床實踐是高等醫學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是實現理論與實踐融會貫通的重要途徑。以就業為導向,“院校合作”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院校中逐漸開展,在醫院設立駐點班,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教學、臨床見習、畢業實習及參與醫院文化活動,形式多樣。
高職院校與醫院合作辦學,在醫院設立教學班級,學生第一年在校內學習解剖、生理、病理、病原微生物、基礎護理學等基礎課程,第二年進入醫院駐點班級,由醫院老師授課,學習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急危重癥護理學、婦產科護理學、兒科護理學、傳染病等專業課程,是“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探索與嘗試。駐點班的教學過程,能充分發揮醫院及其任課教師在高職護理專業課程教學尤其是實踐教學方面的優勢,通過“學徒式”的方式培養高質量的醫學專業人才[1],實現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學生在實踐技能、綜合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能力可以得到保障。
(一)就學生而言,有利于學生發展:駐點教學利于學生盡快適應臨床,學生在學習完某一相關疾病后,帶教老師可以及時帶領同學進入臨床對應科室進行床邊教學,安排護理大查房,加深同學對疾病的認知。在校內,學生接觸的患者以模擬人為主,對疾病沒有感性的認識,而在醫院,學生可以直接與病人進行溝通交流,通過查閱病歷、詢問病史、體格檢查等多種途徑獲取疾病相關知識。有研究表明[2],駐點教學學生在組織紀律、服務態度、自主學習、操作和溝通交流能力、理論聯系實際方面得分均高于在校生,該教學模式有利于培養適用型護理人才。此外,學生在臨床駐點學習一年后經過雙向選擇可以留在駐點醫院實習,表現優異的甚至可以留在醫院工作,解決了學生的后顧之憂,可以避免出現實習后期學生經常請假找工作、參加應聘考試的現象,學生可以將絕大多數的精力放在專業知識學習以及臨床實踐中。
(二)就駐點醫院而言,能帶動醫院學科發展:學生進入臨床駐點學習,醫院需成立專門的教學團隊,包括院內班主任、專業任課教師、臨床見習教師,團隊成員需要經過講課比賽、理論考核、操作考科等層層篩選,再與學校對接,進行集體備課、聽課評課等環節后上任,形成激勵機制,無形間鍛煉了臨床老師的能力。有研究表明[3],醫院在參與臨床護理教學工作中,通過理論授課和臨床帶教,促進了醫院的護理教學工作,提升了教學水平,帶動了護理學科的發展。
(一)駐點醫院任課老師臨床經驗豐富,但教學技巧、教學方法、課程整合及開發等方面是短板,且駐點教師本身承擔了繁忙的臨床工作,在時間和精力上無法兼顧高職護理專業的教學要求,對書本上重難點把握會存在偏差。因此,如何提升駐點醫院教師師資質量,提高駐點教學水平是一個難點工作。
(二)高職學生三年的大學生活,僅有一年在校園中度過,學生離開了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在大學二年級即進入醫院學習,駐點學生生活、學習圈很小,每天接觸的只有班級的幾十名同學以及任課老師,孤獨感強烈。因此,如何豐富駐點學生的課余生活,加強駐點學生與學校之間的聯系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管理難度大,駐點教學采取的是醫院,學校共同管理的方法,臨床老師工作繁忙,很難兼顧到每一位同學,難以做到事無巨細的關注到每位同學的生活狀況、心理狀態、學習效果等,而許多駐點醫院與學校不在一座城市,距離較遠,學校無法第一時間掌握每位同學的動態。因此,如何加強駐點班級的管理,關心關愛每一位駐點同學是一項重要工作。
(一)擇優選取綜合實力較強的教學性醫院作為駐學點。不同等級醫院的教科研水平存在差異,且臨床工作繁忙,會出現醫院內老師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學性醫院擁有豐富的教學和帶教經驗,且綜合實力較強的醫院有利于學生開拓視野。
(二)豐富駐點班學生課余生活。駐點同學每天進行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的生活,枯燥乏味。校內學生的活動如征文、攝影、手工制作等比賽不忘記駐點的學生,邀請駐點同學共同積極參與。運動會、才藝大賽等大型活動,可以安排駐點同學回校共同參與,讓同學有歸屬感。此外,醫院內組織的各項活動,可以帶領駐點同學參與其中,讓學生感受到自己也是駐點醫院的成員。
(三)學校加強監控力度。學校加強與駐點醫院間的聯系,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安排校內班主任老師或者輔導員每月去駐點醫院與學生同吃同住數日,了解駐點同學的生活狀況,關注同學心理狀況。每個學期可以安排內外婦兒等專業課老師輪流進入駐點醫院進行聽課、備課、上課,及時糾偏。同時,可以安排駐點醫院的任課老師到學校參與集體備課,聽課等,把握每課時授課重難點。此外,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學校教師教學經驗以及臨床教師臨床經驗,互補雙贏。
駐點教學是醫學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如何加強學校與醫院間合作,實現最大化發揮駐點醫院優勢,培養高素質護理人才仍需不斷探索與完善。
[1]王正直.高職護理專業駐點班實踐教學特色學院醫院聯合辦學教學模式的嘗試[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3):564-565.
[2]方英英,張日新,王正值,等.院校合作駐點教學模式培養護理人才的效果分析[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10):741-742.
[3]方英英,居福美.院校合作辦學與護理學科建設探討[J].江蘇醫藥,2015,41(2):24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