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立葉+劉麗英
摘 要:文章以2014年河北省學前教育發展數據為基礎,對河北省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做實證分析。介紹了河北省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現狀,選取入園率、師生比、公辦在編教師占比、教育部門辦園占比四項指標,采用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統計方法對河北省各市的城鄉學前教育發展情況做出綜合評價,進而提出統籌幼兒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學前教育 城鄉差異 主成分分析 聚類分析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2-197-03
學前教育是教育體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人一生發展中不可跳躍的階段。目前河北省的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勢頭總體良好,但是,由于歷史上城鄉二元結構以及長期以來城市中心價值取向的存在等問題,導致學前教育發展存在城鄉差異。農村學前教育均衡發展仍然是一個薄弱環節。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河北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公平教育惠及全民。堅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建成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縮小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對學前教育近期發展目標作了具體陳述:“努力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辦園規范、師資達標、保教質量合格的學前教育網絡”,“‘十二五末,全省在園幼兒人數達到210萬人,學前3年毛入園率超過70%。”隨后,河北省內各市也都制訂了相應的《學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就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保證措施等做了具體陳述。
本文對河北省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進行實證研究,采用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統計方法對河北省各市的城鄉學前教育發展情況做出綜合評價。
一、河北省學前教發展的城鄉差異現狀
河北省教育廳數據顯示:2014年河北省城鎮幼兒園5678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075所,占總數的36.54%,在園幼兒1203232人;2014年河北省鄉村幼兒園5759所,其中公辦幼兒園4207所,占總數的73.05%,在園幼兒965254人。河北省學前教育總體發展情況良好,但是,由于每個市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水平、地理環境、政府政策以及當地人對學前教育認識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各地的學前教育存在城鄉差異。論文從受教育機會的現狀、師資和幼兒園三方面來分析河北省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現狀。數據主要來源是各市統計年鑒、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以及河北省教育廳。
(一)河北省各市學前教育受教育機會的城鄉差異
受教育機會主要體現在入園率這一指標上。通過數據計算得2014年河北省各市的毛入園率,即3~6歲在園兒童數與適齡兒童之比。
從圖1中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市城鄉之間、市與市之間學前教育發展都不均衡。各市城鎮毛入園率都高于鄉村毛入園2倍左右,張家口地區甚至達到5倍;對數據分析處理得河北省城鎮毛入園率為94.08%,學前教育基本普及,而鄉村毛入園率僅為47.47%,鄉村學前教育發展水平遠低于城鎮發展水平。此外,河北省各市間的城鄉毛入園率也存在很大差異,張家口鄉村入園率最低,為25.31%;保定最高,為61.93%;衡水無論是城鎮還是鄉村入園率都比較低,平均水平據河北省最低;總體來說,保定、邢臺發展最為均衡。
(二)河北省各市學前教育師資方面的城鄉差異
教師在教育發展及教育水平的提高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高質量教師隊伍是教育發展的必備條件。下面就河北省各市城鄉幼兒園師資情況進行對比。
從上圖可以看出河北省各市間以及各市的學前教育師資方面存在城鄉差異。首先,不考慮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單純從比值來看,河北省各市城鎮地區的生師比低于鄉村的生師比,城鎮都在20以下,生師比比較合理;而鄉村一般介于20~40之間,秦皇島和滄州甚至達到60以上,極度缺乏從業教師。其次,鄉村生師比看似良好,但是這是在園幼兒的情況,如果考慮適齡兒童數與教職工數之比,則數值要大得多,鄉村約為71,城鎮為19。最后,教職工數方面,鄉村與城鎮幼兒園教職工數之比0.42,鄉村與城鎮幼兒園在編教師數之比0.73,遠沒有達到鄉村與城鎮的適齡人口數之比1.59。
綜上所述,河北省學前教育師資不足,鄉村幼兒教師嚴重匱乏,秦皇島和張家口市幼兒教師處于極度短缺狀態。
(三)河北省各市學前教育幼兒園方面的城鄉差異
2014年河北省城鎮幼兒園5678所,其中公辦幼兒園2075所,占總數的36.54%;河北省鄉村幼兒園5759所,其中公辦幼兒園4207所,占總數的73.05%。城鎮公辦在園幼兒數571835人,占城鎮總在園人數的47.49%;鄉村公辦在園幼兒數766745人,占鄉村總在園幼兒人數的79.43%。為了更清楚的了解各市幼兒園的短缺情況,用適齡兒童數與幼兒園數之比這一指標來衡量。我們從以下三方面分析河北省各市學前教育幼兒園方面的城鄉差異:首先,河北省各市間鄉村與城鎮幼兒園數之比1.01沒有達到鄉村與城鎮的適齡兒童數之比1.59,其中秦皇島鄉村與城鎮幼兒園數之比最低,邢臺、保定、邯鄲、衡水的大于1,其余城市介于0.5~1之間;其次,鄉村平均每個幼兒園的適齡兒童數也比城鎮平均每個幼兒園的適齡兒童數高,城鎮格式之間相差不太大,大約在200左右,但是各市間的鄉村平均每個幼兒園的適齡兒童數相差較大,承德最少為154,低于200,秦皇島、張家口、廊坊高于500,其余城市介于200~500之間;最后,從公辦園占比來看,鄉村的公辦園占比大于城鎮的公辦幼兒園占比。
通過分析,鄉村的幼兒多但是幼兒園數量少,又鄉村幼兒園的公辦園占比高于城鎮,但是鄉村的入園率遠低于城鎮,其他指標也低于城鎮,這說明一方面農村公辦幼兒園不足,遠沒有達到“廣覆蓋、保基本”的目標,政府應統籌規劃城鄉學前教育布局,加快建設一批公辦幼兒園;另一方面說明農村民辦幼兒園不足,因此,在政府投入一定經費的同時,貫徹“多渠道辦園”方針,堅持以農村公辦園為主導和吸取社會資源辦園同時并舉,通過捐資助學、合理收費的多種渠道,拓寬投資渠道,作為學前教育經費的重要來源,為農村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經濟保障。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的河北省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的綜合評價
(一)主成分分析
本研究在實際數據的可獲得性及代表性的基礎上,對河北省學前教育城鄉差異從受教育機會的現狀、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狀況入手進行分析。受教育機會主要體現在入園率這一指標上;對于教育資源配置現狀的分析,采用生師比、公辦在編教師占比、公辦園比例作為分析指標。即選取入園率X1、師生比X2、公辦在編教師占比X3、教育部門辦園占比X4作為分析指標,對河北省鄉村和城鎮的學前教育發展情況作綜合評價。
利用spss軟件對河北省各市鄉村的四項指標數據作主成分分析,得到方差解釋表,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前2個特征值的累積貢獻率已達到85.928%,這說明用前2個因子來反映事物的信息占全部信息的85.928%以上,于是,取前2個因子作為主成分,用F1、F2表示。
由主成分載荷矩陣可以看出,師生比,在編教師占比、教育部門辦幼兒園占比在第一主成分上載荷教大;入園率在第二主成分上載荷較大。因此,可將第一主成分命名為教育資源配置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命名為受教育機會主成分。
兩個主成分的函數表達式為:
Fi=viX,(1≤i≤4),設wi(1≤i≤2)是表2的第i列系數作為元素的向量,則
算出各主成分的得分后,綜合得分
通過計算得到各地綜合得分及排名。類似,對城鎮的四項指標數據做主成分分析,計算綜合得分。
(二)聚類分析
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各市的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情況在河北省處于什么位置,我們采用入園率、師生比、鄉村與城鎮幼兒園教職工數之比、鄉村與城鎮幼兒園數之比等11個指標數據,利用spss軟件作聚類分析,利用系統聚類法中的Q型聚類方法對數據進行聚類,得出分析聚類結果。河北省11個市可分為三類,分類結果如下:
由上表,河北省學前教育城鄉發展的總體水平大致可分為三類地區,第一類地區的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情況優于其余兩類地區,第三類地區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則很大,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從聚類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學前教育城鄉差異情況和該市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太大關系。第一類地區的邢臺、承德、衡水,第二類的張家口,第三類的秦皇島屬于四線城市;作為二線城市的石家莊、唐山則屬于第二類地區;其他城市為三線城市,分布在三類地區中。
三、結論及政策建議
實證研究結果表明,河北省學前教育發展存在顯著的城鄉差異,除了公辦園占比外,城鎮的入園率、生師比、公辦在編教師占比三項指標要優于鄉村,農村的學前教育發展水平遠低于城鎮;河北省各市的學前教育發展的城鄉差異程度也不同;根據聚類分析結果,河北省學前教育城鄉發展的總體水平大致可分為三類地區,前教育資城鄉差異情況和該市經濟發展水平沒有太大關系;鄉村公辦園較多、民辦園少,但是鄉村學前教育發展落后于城鎮。
對于如何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國家以及河北省政府已經出臺一系列政策,就學前教育發展目標、發展措施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性意見。《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指出,推行“三為主”模式,加快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健全和完善全省以政府和集體辦園為主、以公辦教師為主、以政府和集體投入為主的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模式。把農村學前教育納入農村公共事業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將幼兒園作為新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優先建設。
對于如何發展學前教育,2014年教育部出臺學前教育計劃:五措施普及學前教育。教育部“五措施”明確指出:擴大發展普惠性民辦園和城鄉公辦園。以區縣為單位制訂幼兒園總體布局規劃,逐年安排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2015年底前,城鎮小區按國家和地方相關規定補足配齊幼兒園。針對民辦園采取落實用地、減免稅費等優惠政策,多種方式吸引社會力量辦園。各地2015年底前出臺認定和扶持普惠性民辦園實施辦法;實現非在編教師同工同酬:通過多種方式補足配齊各類幼兒園教職工,有條件的地方出臺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通過生均財政撥款、專項補助等方式,支持解決好公辦園非在編教師、農村集體辦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問題,逐步實現同工同酬等措施。
因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首先,河北省及各市政府要認識學前教育的公益性、福利性和重要性,承擔相應的責任,把學前教育納入本地社會經濟發展總規劃中,實實在在地把學前教育擺在各級教育部門的議事日程上,把辦好學前教育當作“硬任務”來抓,保證學前教育管理層層落實到位。其次,河北省及各市政府應保證學前教育事業經費的投入,尤其是農村地區,可以考慮參照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經驗,將學前教育投入納入財政預算。再次,多種渠道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和捐資助園,同時,依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幼兒園收費標準。最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幼教師資整體素質。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課題“河北省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失衡現狀及對策研究”(批準號:14060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李傳英,王瑋虹.城鄉統籌背景下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的理念與路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3(7)
[2] 洪秀敏,羅麗.公平視域下我國城鄉學前教育發展差異分析[J].教育學報,2012(5)
[3] 王海英.學前教育不公平的社會表現、產生機制及其解決的可能途徑[J].學前教育研究,2011(8)
[4] 田志磊,張雪.中國學前教育財政投入的問題與改革[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1(5)
[5] 羅英智,李卓.當前農村學前教育發展問題及其應對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0(10)
[6] 汪冬梅.農村學前教育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6
[7] 睢麗娟.河北省城鄉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水平綜合評價[D].保定:河北大學,2011
[8] 張雪,袁連生,田志磊.地區學前教育發展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學前教育發展,2012(20)
[9] 龐麗娟.中國教育改革30年:學前教育卷[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10] 袁連生,馮曉霞.學前教育財政體制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2011
[11] 蔡迎旗.幼兒教育財政與政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12] 楊挺,習勇生.重慶市幼兒教育發展水平城鄉差異的實證分析[J].教育與經濟,2012(4)
[13] 劉占蘭,高丙成.中國學前教育綜合發展水平研究[J].教育研究,2013(4)
[14] 田志磊,袁連生,張雪.地區間城鄉義務教育公平差異研究[J].教育與經濟,2011(2)
[15] 中國學前教育發展戰略研究課題組.中國學前教育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邯鄲學院數理學院 河北邯鄲 056005;通訊作者:石立葉。)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