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明
【摘要】在“一帶一路”戰略視角下,邊疆既是中國與沿線國家經濟、文化交流互動的通道,又是國家利益的有形保障。云南成為“一帶一路”戰略西南核心,凸顯出重要的戰略的地位。文章分析了目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狀況,以及“一帶一路”戰略下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闡述了“一帶一路”戰略下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策略,即政策落實到位、基礎設施建設到位、區域合作落實到位、生態保護落實到位。
【關鍵詞】一帶一路 經濟發展 少數民族地區
“一帶一路”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新時期中國擴大開放、提倡與周邊及沿線國家協同發展共建跨國經濟走廊的戰略規劃?!皷|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的“一帶一路”可謂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在國內則涉及18個省區,其中云南是少數民族較多的省份。云南所處的區位優勢,有利于推進與周邊國家的國際運輸通道建設,打造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新高地,建設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
一、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現狀
(一)經濟水平較低,發展動力不足
2015年,云南省GDP為1.2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1%,人均GDP27234元,排名全國23位,較西部其他省份差距很大。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只重視眼前成果輕經濟效果。粗放的農耕經濟和采集經濟在其經濟結構中占很大比重,傳統手工業所占比例較小,第三產業開發處于初期階段。開發利用山區森林資源時,沒有考慮到云南林區與少數民族交錯分布,沒有妥善處理好發展林業生產與發展少數民族經濟之間的關系,使林區少數民族背靠青山,卻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利益。
(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阻礙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速度快是多種要素的綜合體,經濟發展所需要的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設施、基礎教育、人力資本、衛生事業、科技創新等方面財政資金投入不夠,導致經濟發展落后的貧困惡性循環?;A設施滯后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基礎設施不能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其交通、能源、信息通訊、城鄉基礎設施等有待提高。
(三)制度體系發展滯后,開放水平不高
在經濟活動中,制度的建立與健全,是經濟發展成熟的重要標志。由于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企業很少,經濟組織發育滯后,市場競爭制度就很難發展,制約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云南少數民族地區與越南、老撾、緬甸等國家接壤,邊境線約占陸地邊境線的20%,具有發展外向型經濟尤其是口岸經濟的天然優勢,但其他省份少數民族地區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生態環境惡劣,補償機制不足
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地處邊境,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給人類生存帶來威脅。大部分地區發生自然災害,如地震、泥石流、干旱、洪澇等。這些自然災害分布廣泛,對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帶來負面影響。2014年,云南少數民族地區遭受低溫冰凍,盈江“5.24”、“5.30”兩次地震,魯甸回族地區“8.03”地震,景谷“10.07”地震、云龍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這說明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影響經濟發展,但同時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補償機制,這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帶來較大壓力。
二、“一帶一路”戰略下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人口安全問題
按照“一帶一路”戰略的部署,如何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水平成為核心問題。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發展跨國經濟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潛在的風險。少數民族地區大部分是我國邊疆地區邊境線長,邊境區位艱險。進一步對外開放經濟后,與各國政治經濟交通聯系更為密切。由于領國的政治不穩定,法制不健全,這些問題嚴重威脅少數民族地區邊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威脅國家邊防穩定。
(二)跨國犯罪問題
由于“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發展和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對外貿易的發展,少數民族邊境地區與鄰國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區域合作更為緊密,對外開放經濟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跨國犯罪。主要表現為販毒、跨國拐賣人口、跨國搶劫;煙草制品走私;合同詐騙等犯罪。緬甸地區生產各種毒品,少數民族邊民懷著僥幸的心里進行跨國販毒。毒品遍及全國各地,危害人民。
三、“一帶一路”戰略下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策略
(一)政策落實到位
少數民族地區應該抓緊“絲綢之路”沿線的區位優勢,抓住政策機遇。云南省各級政府把握好這一契機,結合經濟發展實際,制定新時期少數民族自治州的經濟發展具體措施,優化發展環境,爭取發展機會。政策對經濟發展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各自治州、市吃透國家政策,結合自身特點,探討各項措施的可行性。2016年6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見證“中老磨憨磨丁跨境經濟合作區”備忘錄的簽署,這意味著這一跨境經合區得到了兩國中央政府層面的認可。有了這一備忘錄和政策基礎,在目前已經順利建設中的“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同樣可以實現方便快捷的投資活動。投資人只需要在磨丁注冊一家老撾公司,而在磨憨設立辦事處,在磨憨的中資銀行開戶,工作人員也可以在磨憨日常辦公,但是可以便捷地在老撾境內開展投資活動,享受老撾本地公司的待遇。這就是云南獨一無二的優勢。隨著中越、中緬跨境經濟合作區的順利推進,在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就可以享受相關優惠政策。
(二)基礎設施建設到位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經濟發展的前提條件。各種運輸方式不便是云南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較落后的重要原因。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可以促進本地區經濟增長,還可能對臨近地區的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在“一帶一路”戰略下,云南少數民族地區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需要系統性地完善基礎建設,加大對交通、通訊、電力、教育、衛生等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為云南獨特的地區優勢轉化經濟優勢打好基礎。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2015年云南正在積極建設滬昆高鐵線路。同時加大金沙江黃金水道開發力度,爭取中老鐵路境外段、中緬陸水聯運取得積極進展。同步打通國際交通線,建設與泰國、柬埔寨等國家的高鐵線路,加大實施走出去戰略力度。政府相關部門在“一帶一路”戰略規劃的基礎上,需要設置專門的機構,監督落實各項基礎設施進展情況,早日實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可靠的社會、更高水平的醫療保障、更優美的環境,讓少數民族地區過上小康生活。
參考文獻:
[1]李智環. “一帶一路”戰略下邊疆民族地區發展的困境與前瞻———以云南為例[J].北方民族大學學報, 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