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筱陽
【摘要】現如今立法為民,依法治國的法治理念已經深入人心。民事責任是現代民法的根基與生命力。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的建設離不開中國特色的法治建設,立法的發展與進步,是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首要目標,保障人民的權利,以此為基準來進行民事立法的健全與改進。由于國內的立法發展較晚,對于證券中民事責任的劃分尚處于初步階段,有許多的不足和漏洞。這使得其在現實實施中有許多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與現實脫節,不僅無法達到科學立法的目的,而且還會造成群眾的損失。
【關鍵詞】證券法 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一、論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性質與概念
法律責任中的法律二字決定了它與道德標準、政治責任、紀律規范等道德標準或行為責任不同,它是指因為違法、違約的行為打破了某種法律法規的規定,并要因這種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它是國家強制執行的,以國家機器為依靠的。它的表現形式有很多種,包括行政責任、刑事責任、違憲責任、民事責任等等。民事責任作為法律責任其中一種重要的表現形式,表現為因為違約或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而侵害他人民事權利而需要承擔法律后果的一種法律責任。詳細來說,民事責任可以細分為侵權責任、違約責任、不履行法定義務責任等。違約責任指的合同當事人違反合同中條款而造成他人損失而所需承擔的法律責任;侵權責任是指具有完全民事能力的個人非法占有他人的人身權、財產權的行為;不履行法定義務責任是指在合同訂立過程中,因一方的不作為行為,而導致致使他人的利益遭受損失的行為。違約行為是破壞了合同義務,侵權行為是不履行法定義務,以上都違反了民事法規。
證券法中對于民事責任的劃分,一般指的是證券公司、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等證券市場的實體參與者,由于內幕交易、虛假陳述、操縱市場等違法亂紀行為,對投資者造成實際損失,因此需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對受害者進行賠償并履行刑事責任。
二、論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的現狀及問題
(一)論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的現狀
1999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是一部歷史性的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的法典。對整個證券市場來說它對于證券的操作與交易起到了規范作用,為整個證券市場的良性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部法典的頒布即維護了投資者的利益,降低了投資風險,又有效的遏制了違法亂紀行為的發生,還為以后的法律制定提供了藍本,為今后證券市場的規范起到了劃時代的意義。但是,由于我國的證券行業起步較晚,法律的出臺也相應的落后,還沒有達到與國際水平接軌的目標。仍然存在著許多漏洞,以至于在實際實行過程保護投資者合法權利的效果不能達到預期,而組織違法亂紀的效果也較為局限。為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機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
(二)論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當前存在的問題
(1)立法指導思想在認知上的不足。從國內證券法立法萌芽階段開始,法學學者都是以籌集功能為主要關注點,是將其作為一個發展經濟的總要手段,而不是把它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系統全面的研究。
(2)證券法的規定理論大于實踐。不均衡的法律責任劃分、根基不穩定、立法思想不成熟等各方面的缺陷最終致使實際操作中的不科學、不公平。無管是 《股票條例》或者是《證券法》,都沒有統籌全局,系統的評估民事責任在證券法中的特殊性。致使了理論大于實踐的尷尬局面。
(3)缺乏訴訟法的關聯性。關聯性不強是立法與制度相背離。只有實體法與程序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才能使得法律效果的到最大化。程序法是實體法得以實行的基礎,沒有程序法,實體法就如同沒有翅膀的鳥兒,是無法正常飛行的。因此,建立實體法與程序法法的關聯性是迫在眉睫的。
(4)最高法院對于司法的解釋缺乏全面性和合理性。最高人民法院在兩千年初頒布了《關于受理證券市場因虛假陳述引發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有關問題的通知》,在這個通知中,對于一些類似時效性、形式等責任劃分問題做了明確的規定,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但由于許多限制性條款的局限,使得此通知在解決實際案件方面也存在著許多的局限。
三、論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建設的重要性
第一、合理完善的民事責任制度可以保障投資者的權益并對已經造成的損失進行挽救,是其傷害最小化。
第二、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建設可以有效的規范證券交易行為,對違法亂紀行為也會起到預防作用。
第三、一個完善額民事責任制度,以透明性為原則,積極發揮群眾的監督職能,可以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監督和管理。
第四、強化論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建設能夠使司法在民事糾紛的解決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四、論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建設方法
(1)擴大證券民事責任的適用范圍。盡管2005 年在新修正頒布的《證券法》中明確劃分了對于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經濟欺詐及一些相關方面的民事責任,可是《證券法》的科學嚴謹性依然值得考究。這部修訂版最大的漏洞便是過于強調和側重在刑事方面的處罰,而忽視民事方面。因此,需要加強對刑事方面的側重,已達到科學全面的發展。
(2)明確證券民事責任的基礎關系。為了能夠明確證券的民事責任的主體和主體的責任,以確定責任的性質來確定責任劃分和責任的基礎,從法律的角度來看,需要對基本的證券民事責任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明確證券民事責任之間的相互關系。民事責任和基礎關系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關聯的,相輔相成的。只有深入認識了證券基礎關系,才能構建完善科學的證券民事責任制度。
(3)民事賠償范圍的確定。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基于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理論,實事求是的確定證券民事法的賠償范圍。在大量的案例和理論上來看,現有的民事賠償范圍大都不甚清晰,存在很大的模糊性,這使得在實際的案例中,民事責任劃分不清晰,無法做到公平公正,也就無法從根源上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五、結論
盧梭在社會契約論說道“人類的首要關懷,是對其自身應有的關懷”這表明了立法的目的從根本上來說是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不受損害。不管是憲法,刑法還是民事法,都是為了人民自身的利益。整個證券市場發展尤為如此。加強證券市場美女是責任法的建立和完善,就是為了充分保障和實現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目前國內的證券法中的民事責任制度還有許多需要完善和進步的地方,這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