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雯
摘 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傳統供給與現實需求結構性失衡的有效途徑,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力的關鍵支撐。目前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嚴重,而市場需求大幅減小。通過分析河北省鋼鐵產業產能過剩現狀及原因,提出河北省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和實施途徑,以期為河北省鋼鐵行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鋼鐵行業;產能過剩;供給側改革
中圖分類號:F42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3-0029-02
一、供給側改革的背景和意義
(一)供給側改革的背景
“供給側改革”的概念首次提出,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隨后李克強總理在“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期間強調,供給側改革要具有針對性,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等。由此可見,供給側改革已經成為政府的重點工作,在該背景下,河北省鋼鐵行業急需清理過剩和落后產能。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來看,需要從數量和質量兩個維度切入,從數量上,采取市場化手段清除過剩產能;從質量上,注重生產質量,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優化鋼鐵行業產品結構。
(二)供給側改革的意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提高供給質量為基本,以改革為調結構的方式,增加有效的供給,增加供給端對需求變化匹配度,以達到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的目的,最終促進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目標是依托現有制造業基礎,通過提升存量與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解決供給結構問題,實現產業的中高端;通過打通關鍵要素瓶頸,解決供給約束和抑制問題,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目前,我國正面臨不可忽視的“供需錯位”問題,一方面,全社會產能過剩的問題不容忽視,制約了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另一方面,我國的供給結構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在中低端產品供給上產品過剩,在高端產品的供給上存在較大的不足。因此,強調供給側改革,就是要從生產、供給端入手。
二、河北省鋼鐵產業產能過剩現狀及原因
(一)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現狀
1.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表現。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和汽車行業迅速發展,房地產和汽車行業的發展大大增加了對鋼材的需求,政府和企業為了迎合市場需求,大幅度擴充產能,使得鋼鐵的產量迅速擴張。但是,在國際和國內鋼鐵市場受金融危機而大幅收窄后,河北省鋼鐵銷售大幅下滑,庫存日益增加,出現了產能過剩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產能利用率低,2015年河北省鋼鐵產能利用率僅為65%,低于全國平均鋼鐵產能利用率(67%);二是行業利潤率低,2015年,河北鋼鐵行業盈利 93.11 億元,同比下降56.5%,實現利潤 70.11億元,同比下降 63.83%;三是負債率高,2015年河北省鋼鐵企業中,負債率高達65.63%。
2.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特征。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呈現出結構性和階段性兩種特征。結構性特征是指河北省鋼鐵行業低端產品產能過剩而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產品附加值較低,具體表現在線材、焊接鋼管和下游行業的低端低附加值的用鋼品種產能明顯過剩;軸承鋼、四級以上螺紋鋼等高端高附加值的鋼鐵產品供給相對不足,主要原因是因為河北鋼鐵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企業沒有形成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階段性產能過剩是由外部環境造成的,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我國經濟轉入中高速發展狀態,產能過剩現象越發明顯,并且企業自身難以掌握鋼鐵市場的情況,存在信息不對稱,一些企業盲目擴大產能,更加加劇了產能過剩現象。
3.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危害。首先,產能過剩對鋼鐵行業造成了大的沖擊,市場需求下降,前期河北省鋼鐵產能盲目的擴大,企業庫存量大幅增加,鋼鐵價格持續走低,企業利潤嚴重下降,甚至存在虧本買賣的行為,企業資金難以周轉,無力償還銀行貸款,存在行業和金融的風險。其次,鋼鐵市場的疲軟加劇市場競爭,企業為了獲得競爭優勢,采取低價競爭戰略,價格戰帶來惡性循環,不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最后,國內市場的疲軟,不少企業開始拓展國際市場,但是國際市場受到金融危機影響需求下滑,各國貿易保護主義頻現,例如美國對我國鋼鐵采取反傾銷調查,因此產能過剩加劇了國際貿易摩擦。
(二)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市場成因分析
1.供需矛盾失衡。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放緩,社會對鋼鐵的總體需求下降。近年來,房地產、汽車、船舶等下游行業對鋼鐵產品的需求量下降,而河北省鋼鐵內需主導行業恰恰就是建筑和制造業,企業制造的鋼鐵產品內部難以消化;對外國際市場對鋼材的需求減小,并且各國為了保護自身市場,采取貿易保護主義限制外國產品流入,這加大了河北省鋼鐵產品的出口難度。內部、外部市場需求減小,銷售難度增加,河北省鋼鐵產量遠遠大于市場的需求,供需矛盾失衡,產能利用率持續走低,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
2.產業集聚度低。在鋼材市場需求持續走高的21世紀初期,河北省投入大量資金進入鋼鐵市場,常年鋼鐵產量位居全國第一。在這看似繁華的背后,存在很大的問題,在市場形勢好的時候被掩蓋,當市場不景氣后,這些問題得以放大,比如鋼鐵龍頭企業較少,多以小企業為主,且產品同質化嚴重、附加值低,并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高端產品匱乏,產業集中度低。
3.市場機制不健全。進入21世紀以來,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且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狀態,國內市場對于鋼材的需求持續攀升,行業內企業獲取豐厚的利潤。但是由于市場機制不健全,缺乏鋼鐵市場信息共享平臺,許多投資者對鋼鐵市場沒有好的評估和預判,只看到當下的利益,導致許多小的企業趨之若鶩,鋼鐵市場產能嚴重過剩,這正是由于市場機制不健全、市場信息不完全造成的。
三、河北省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和實施途徑
(一)河北省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傳統需求側管理去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方法遇到困境,傳統的需求側管理主要通過消費、投資、凈出口來解決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但是隨著市場的變化,現階段該種方法的作用逐漸降低;其次,國際、國內市場對于鋼鐵的整體需求持續下降,國內制造業危機、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放緩,對于鋼材的需求持續下降,國際市場貿易保護主義頻繁,因此從需求側解決產能過剩問題難以實現;最后,河北省鋼材行業整體水平較低,行業亟須轉型升級,通過供給側改革,提高行業整體質量,去除落后產能是轉型升級的必經之路。
(二)河北省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實施途徑
1.提質增效以化解過剩產能。河北省鋼鐵行業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在于通過去除過剩產能和結構性改革,提升河北省鋼鐵行業的整理效益,以形成鋼鐵行業新的有效的供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強制去產能,針對存量,化解過剩產能,通過環保、能耗、質量、安全、技術全面出擊方式依法依規退出,徹底拆除鋼鐵生產高爐;第二,通過行業內兼并重組、企業轉型轉產、國際合作等方式引導過剩產能退出,化解過剩產能,同時提高產業集中度;第三,優化產業結構,提高供給質量,通過政府引導的方式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技術投入,采取“補短板”的方式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擴大高端鋼材的供給。
2.完善政策法規體系。政府應該加強去鋼鐵行業過剩產能的立法工作,通過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淘汰落后產能,如污染排放標準、土地資源占用和產能利用率等,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形成常態化的去過剩產能機制,實現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雙管齊下的治理模式。此外,還應該通過使用負面清單制來壓縮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從產能利用效率、環保、節能等層面進一步完善化解過剩產能的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壓縮過剩產能,從法治層面上禁止產能過剩行業再有新的產能擴建和項目投入。
3.利用大數據平臺,強化過剩產能的跟蹤治理。大數據時代的來臨為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支撐,河北省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的優勢,建立行業監測監控系統,政府機構可以實時掌握鋼鐵企業的動態信息,強化過剩產能的跟蹤治理,制定更加有效合理的政策和方案。同時,可以引入“互聯網+”概念,建立河北省鋼材供給、需求和交易平臺,可以有效促進生產要素的重新整合,提升鋼鐵行業的供給效率,化解過剩產能。而整合鋼鐵行業供給和需求產業鏈,減少中間成本、穩定上下游企業關系,增強整體競爭實力,從而化解產能過剩矛盾。
四、結論
在國內外鋼鐵市場需求持續下降的背景下,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日益突出,在需求側刺激的作用已然不明顯,供給側改革是當下解決河北省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對河北省產能過剩問題現狀和原因進行分析,提出通過提質增效以化解過剩產能、完善政策法規淘汰落后產能和利用大數據平臺和互聯網技術強化過剩產能的跟蹤治理三點措施來去產能,同時促進行業的整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