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文釗
摘 要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都具有自身的優勢,如何將兩者結合起來促進新聞消息的傳播,是值得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文章先闡述了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各自具有的優勢,隨后著重闡述了加強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合作的方法,希望能夠提供借鑒。
關鍵詞 新聞傳播;網絡媒體;傳統媒體;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4-0093-02
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日新月異,促使人們獲得新聞消息的途徑增加,尤其是網絡媒體的出現,讓人們獲得新聞消息的時間更及時,參與性與互動性更加強,人們不再只作為新聞消息的被動接收者,網絡媒體的出現轉變了人們的角色,改變了人們在新聞傳播中的位置,讓人們成為了新聞消息的參與者。但是網絡媒體也具有缺乏權威性,審核信息不嚴格導致虛假信息泛濫等問題。因此,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只有在新聞傳播中,加強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合作探究,讓其互補長短,互相合作,才能夠獲得雙贏的局面。
1 新聞傳播中,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概述
1)傳統媒體的概述。
(1)傳統媒體的概念。傳統媒體是指一種傳統的大眾傳播方式,通常是指通過某種方式定期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或者提供教育娛樂的媒體,主要包括的形式有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意義上的媒體。
(2)傳統媒體的優勢。
①傳統媒體由來已久,權威性比較高。在這里我們以傳統媒體中的報刊來進行舉例說明,我國的第一份報紙名為《邸報》,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我國現在的報紙,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西方諸多機構在中國建立報館,中國開始出現具有宗教性質但卻無太多新聞性質的報紙。而直到19世紀末,我國的報紙才逐漸開始多了起來。由此可見,我國的傳統媒體在中國的發展時間比較久,并且傳統媒體發布信息的機構都比較正規,其信息也都是有專業人士依據客觀事實編寫,所以其信息權威性比較高。
②傳統媒體具有專業的新聞編寫隊伍,審核信息比較嚴格。傳統媒體具有十分專業的新聞編寫任務,這一點是網絡媒體所比擬不了的,由于其新聞編寫人員具備專業的職業道德和素養,所以在進行編寫時,都是按照新聞事件發生的真實信息進行新聞編寫的,保證了新聞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同時傳統媒體對于信息審核比較嚴格,遵循客觀性原則,堅決不允許主觀隨意性比較強的、缺乏真實性的新聞信息流入市場,只有在信息審核準確無誤的情況之下,才會發布給社會大眾。
③傳統媒體制作新聞成本比較低,并且新聞資料容易保存。只要能夠保證社會大眾獲得所需要的信息,媒體價格越為經濟實惠,社會大眾越愿意選擇。而傳統媒體其制作新聞的成本比較優惠,所以還是備受社會大眾青睞的,例如報紙,在物價飛速上漲的今天,一份報紙的價格仍然維持在幾毛錢,其價格的低廉性,還是備受社會大眾所認可和接受的。同時這種新聞資料及其容易保存,在這里我們仍舊以報紙為例,在閱讀完之后,可以將其進行保存,當需要信息的時候進行翻閱就可以了。
2)網絡媒體的概述。
(1)網絡媒體的概念。網絡媒體就是依賴于互聯網這個信息傳播平臺,憑借電腦、手機等形式,將文字、聲音和圖像轉化為傳播新聞信息的一種數字化的、多媒體的傳播媒介。
(2)網絡媒體的傳播優勢。
①新聞傳播速度快,發布時效強。通過網絡媒體,新聞傳播的速度變得非常快,其影響力也十分大,許多新聞一夜之間就能夠達到“街巷盡知”的地步,由此可見,其傳播速度快的鮮明特點。同時通過網絡媒體進行新聞傳播,可以對其民眾所關心的重大的、熱點的社會新聞事件進行跟蹤性報道,例如采取滾輪寫作的方式,進行持續性報道,既能夠讓民眾及時獲取到信息,還能夠讓民眾根據自己的需要有選擇性的接收信息。
②新聞信息范圍廣,可選擇性強。通常網絡新聞信息的范圍都比較廣,很多新聞網站都將各種網絡新聞信息進行分類,如熱點頭條新聞、娛樂新聞、財經新聞、健康生活新聞、體育新聞等,這種分門別類的方法極大的方便了用戶,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想要進行閱讀的新聞消息。
③新聞信息互動性強,民眾參與度高。在網絡媒體中,改變了社會民眾在傳統媒體中被動接收新聞消息的情況,社會民眾可以通過網絡新聞媒體將自己的觀點、態度以及想法充分的進行表達。例如在微博、網站等新聞平臺,社會民眾都可以對其所發布的新聞事件進行評論,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還可以在表達時配上各種表情或者圖像,讓評論更加形象,引人注意。
2 新聞傳播中,網絡新聞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合作策略
1)加強傳統媒體真實性與網絡媒體互動性的合作。在新聞傳播中,傳統媒體所發布的信息具有很強的真實可靠性,所以備受社會民眾的信賴和認可,這是傳統媒體所具有的優勢之一。同時網絡媒體又具有非常強的互動性,通過網絡平臺,社會民眾可以盡情的將自己對于新聞事件的想法和觀點表達出來,提高了他們對社會新聞事件的關注度和參與度。因此,將兩者充分結合起來,必然能夠促進我國新聞傳播業的發展。首先,在網絡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合作當中,傳統媒體可以負責新聞素材的采集和編寫兩個模塊,這是因為傳統媒體具有專業的新聞采集人員和新聞編寫人員,他們具備專業的職業素養,所編寫的新聞信息更加具有真實可靠性。其次,在新聞信息編寫完成之后,可以將其交給網絡媒體,網絡媒體可以根據這些真實可靠地新聞信息,提高自己的新聞質量。同時因為網絡媒體傳播新聞的速度比較快,民眾參與性高,能夠將新聞的價值體現出來,使新聞事件獲得更多的關注目光。例如,我國許多的網絡新聞網站在一些公信力比較強的報紙上做過廣告,以此來樹立自己良好的網站形象,從而獲得民眾的認可和承認。
除此之外,傳統媒體缺少與民眾的互動性,只單單依靠新聞內容是沒有辦法長期去吸引民眾去進行長期閱讀的,同時傳統媒體也無法獲得民眾對于新聞事件的反饋意見。而網絡新聞等平臺,則能夠非常容易的與民眾實現互動,在此情況下,傳統媒體可以加強與網絡媒體的合作,組織人員創建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或者微博平臺等,專門獲取民眾對于新聞事件的反饋意見,提高其互動性。
2)加強傳統媒體專業性與網絡媒體時效性的合作。雖然傳統媒體具備專業的新聞采編人員,新聞編寫和創作的能力比較強,并且有許多的新聞來源渠道,獲得新聞信息資料比較及時和準確。但是由于傳統媒體傳播的過程比較復雜,新聞發布的周期比較長,每一條新聞的制作都需要經過新聞信息采集、整理、編寫、校對、審核以及印刷出版等多個環節,這就導致傳統媒體的時效性比較低,民眾無法在第一時間內獲取新聞信息。因此,可以將傳統媒體審核后的新聞稿件先提供網絡媒體,這樣做有以下兩個好處。第一,保證了網絡媒體中新聞事件的質量以及信息的公信力,避免了以訛傳訛等虛假不良信息的傳播。第二,民眾可以在第一時間內了解到新聞事件,獲得最想知道的新聞真相和新聞動態。例如,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社會民眾對于這一事件給予了高度的關注性。為了讓人們在第一事件內了解到最為真實可信的新聞事件情況,傳統媒體就可以先將編寫完成后的新聞稿交予網絡媒體進行發布,以免不實信息造成天津人民內心恐慌。
3)加強傳統媒體權威性與網絡媒體開放性的合作。新聞媒體是社會進行文化傳播的重要方式,也是我黨和人民進行有效對話的重要途徑,具有引導社會輿論、宣傳黨和國家政策方針的重要作用。傳統媒體一直以來都堅持宣傳國家政策和引導正確社會輿論的功能,為樹立我國大國形象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然而,正是傳統媒體的權威性讓社會民眾覺得無法參與到其中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將其與網絡媒體的開放性相結合,則正好能夠相互彌補,增強傳統媒體中民眾的參與性,讓更多的民眾參與到新聞事件評論當中來,同時也有利于人民更好地對我國政府人員進行監督。但是網絡媒體的開放性也是利弊共存的,雖然民眾的言論自由權得以充分的實現,但是過度的言論自由,導致了網絡語言暴力和謠言的產生,對于社會穩定和諧發簪造成了不良影響。因此,在新聞傳播中,應該加強網絡媒體開放性與傳統媒體權威性的合作,運用傳統媒體的權威性對一些不實的虛假信息進行辟謠和
澄清。
3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媒體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對傳統媒體形成了巨大的沖擊。但是傳統媒體所具備的公信力強、權威性高等優勢是網絡媒體所不具備的,因此,應該在新聞傳播中加強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合作探究,促進我國新聞傳播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長海.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在新聞傳播中的合作[J].青年記者,2015(8):52-53.
[2]馬雯芳.新聞傳播中網絡媒體和傳統媒體的合作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5(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