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澍

【摘要】石化產業是遼寧經濟的支柱產業,本文對遼寧石化產業進出口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目前我省石化產業存在資源緊缺、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自主創新能力低下等問題。為加快遼寧石化產業貿易發展,推動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本文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石化產業 出口產品結構 產業集中度
石化產業是指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材料開展加工生產的龐大生產體系,包括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橡膠制品業及塑料制品業,化學纖維制造業。石化產業是遼寧省的支柱產業之一,對我省經濟發展起到不可小覷的作用。
近年來,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計劃給遼寧的石化產業帶來了新發展。隨著入世所帶來的經濟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入,我省石化產業進一步融入國際市場,出口貿易額逐年增長;石化企業充分利用國內外原油資源,大力開展加工貿易。但是與此同時,入世過渡期的結束,也使我省石化產業面臨國內外更多挑戰。
一、遼寧石化產業對外貿易發展情況
2015年全省石化產業生產企業實現進出口總額148.0億美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15.4%。其中出口50.3億美元,進口97.7億美元。
從主要石化產品的進口情況來看,我省原油出口量逐年下降,進口量逐年增加,石油進口依存度逐年提高;成品油進出口均呈小幅波動;無機化學品、有機化學品、橡膠及制品和塑料及制品的進出口額均呈不同程度增長。
從出口產品結構上看,我省石化產業企業主要出口產品為成品油、輪胎、石蠟。
其中,成品油出口是我省石化產業出口的重點項目,2015年出口額總計32.84億美元,同比下降36.12%。我省成品油出口方式主要是加工貿易,國際石油價格的高低對我省油品的進出口貿易量有直接的影響。受國際油價單邊下行的影響,我省成品油出口量成下降態勢。
我省是石蠟重要的生產基地,出口企業主要集中在撫順和大連,產品附加值不高,出口市場集中在亞洲和美洲。2015年,美洲市場需求量的激增導致,石蠟出口總量為4.6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2851萬美元。
我省輪胎出口5.06億美元,出口量有一定增長,但增幅較低。由于受到美國“雙反”案嚴重影響,我省輪胎出口將面臨更嚴峻的國際市場形勢。
二、遼寧石化產業對外貿易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
我省石化工業基礎較好,煉油能力在全國名列前茅。但目前出口多以初級產品為主,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品出口較少,且成品油占比過高,抵御市場波動能力較弱。
(二)產業布局分散
從產業集聚情況上看,我省石化產業行業集中度低,導致行業規模結構水平低度化,平均規模不及世界同類產品平均規模的一半。以乙烯為例,在我國60萬噸級乙烯算規模經濟,而美國的標準是200萬噸。從產業布局上看,目前遼寧沿海六個城市幾乎都有石化產業布局,而各城市石化產業布局分散,產業關聯不大。這使得我省石化產業集聚規模經濟效益得不到體現。
(三)進口依存度過高
近年來,全省范圍內資源萎縮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油田步入穩產后期,原油和天然氣產量較高峰年大幅下降。省內自產石油、天然氣供不應求,正面臨著以石油為重點的能源資源日漸緊缺的挑戰。然而原油的進口又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的不確定因素較多,這會對煉油企業和石化行業經濟效益產生重大影響,更加制約我省石化行業的發展。
三、解決對策
(一)優化石化產業結構
對于我省石化產業來說,重中之重是產業結構的調整。通過學習國外石化企業成熟的發展經驗,我省石化企業應該加快核心產品和核心技術的發展,從而盡快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乃至國際市場競爭力。
首先,調整布局,提高產業集中度。充分利用我省現有的資源,突出遼河油田、遼陽石化、撫順石化、大連石化等大型企業集團的優勢,形成圍繞錦州、大連等港口城市的石化產業園區,從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規模優勢。其次,調整產品結構,提升產品附加值。針對我省石化行業煉油化工一體化的深度和廣度不夠的問題,提倡做精、做深,實現石化品的差別化、精細化、系列化和功能化,開發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工產品。
(二)注重國際市場開拓,研發新產品,多渠道營銷
目前,我省石化企業加大國際市場開拓力度,參加各種專業展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不斷進行產品研發和升級改造,滿足不同地區的質量與檢驗要求,積極進行品牌建設、推廣適銷對路的產品。
(三)依靠科技進步,推進自主創新
技術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因此,必須加大科研投入,不斷推動科技進步。積極培育骨干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集中研發資源,逐步提高科技經費占企業銷售收入的比重,突破制約行業發展的重大關鍵技術。
參考文獻
[1]藺曉剛.關于遼寧石化產業發展的分析思考,當代化工,2016年6月刊.
[2]劉均安.中國石油石化的現狀和發展,中外能源,2007年12月(5):69.
[3]周浩,荊浩.遼寧老工業基地石化產業核心競爭力構筑探析,商場現代化,2008年2月,總第5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