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金才
【摘要】農村無論是商業發展還是經濟發展方面,都落后于城鎮,尤其是在金融領域,金融學術界的專業人士對于個人理財的研究方面一直忽略了農村商業銀行這一領域,農村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這方面的業務也得不到重視。本文對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現狀進行探究,就其中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 個人理財 發展 對策研究
一、前言
隨著外資銀行業務范圍的而不斷擴大,促使我國各大銀行之間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傳統的業務利潤也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然而近幾年農民在理財的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致使農村銀行在個人理財發展空間越來越大。但是受各方面條件的制約,農村商業銀行針在人理財方面的業務發展還很不全面,理財產品單一,也不能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合適的理財產品。農村商業銀行應當重視在個人理財業務方面的巨大市場需求以及業務發展空間,豐富理財產品,創新發展模式,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理財服務,提高農村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方面的綜合能力。
二、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發展現狀
(一)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優勢條件
從政策方面來講,我國對于農村商業銀行進行改革創新,同時還出臺了一些有利于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文件,這些文件給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從經濟環境方面分析,隨著我國在三農方面投入加大,促進了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農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導致農民在個人理財需求的擴大,這給農村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發展提供了發展機遇。
(二)我國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現象
我國農村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起步晚,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為了保證農村銀行穩步健康的發展,其業務產品類型有限,大多是以低風險短期限的類型為主,通過在銷售的過程中產生利益差進而實現盈利的目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業務能力,根據客戶自身的情況以及在理財方面的需求,為客戶制定合理的理財規劃,既然是投資行為,在盈利方面必然存在風險,因此,給客戶辦理理財業務的同時,讓客戶簽署一份理財風險協議,同時給客戶做風險承受能力評估。根據政府相關規定,農村商業銀行建立了有效投訴管理機制,在客戶感覺到自己利益受損或者對商業銀行的服務不滿意時,可以投訴解決。一些農村商業銀行組織投資分析會議,讓農民了解更多的理財渠道和理財產品,同時提供豐富的理財知識。
(三)農村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農村地區比較偏遠,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很難吸引專業性的理財管理人才的加入。農村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普遍業務能力不強,對于產品研發能力不夠,導致產品類型單一,在開發客戶以及維護客戶方面的能力不強,也缺乏在這方面的意識,管理者對于農村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能力的發展方面缺乏整體戰略目標,在對于員工業務能力方面缺乏系統性,持久性,缺乏品牌意識,沒有有效的推廣措施。
三、農村商業銀行發展對策分析
(一)細化市場需求,定位明確
農村商業銀行推出的理財產品類型單一,究其原因,就是市場細化程度不夠,定位模糊,由于近幾年農民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的增加,對于個人理財需要也在不斷加大,因此,農村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業務方面的市場開發潛力巨大,應當對市場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根據客戶的需求,開發并銷售相應的理財產品,將市場細分,根據不同層次的需求提供不同的理財產品。
(二)提高農村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
人才是阻礙農村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因素。由于農村地區一般比較偏遠,缺乏專業的理財人員,然而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而言,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銀行理財業務的銷售不同于其他的銷售崗位,它需要工作人員精通金融投資的相關內容,并且有一定的理財經驗,這樣才能給客戶提供客觀合理的理財意見,根據客戶的需求制定出科學合理的理財規劃,同時還要能夠幫助客戶解答在投資理財過程中的疑點難點。僅是了解要推銷的金融產品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如果工作人員不能及時回答出客戶提出的相關的金融投資問題,這樣會令客戶對銀行的信用能力產生質疑,不利于銀行的長久發展。
招聘優秀的人才只是完成了人才培養體系的第一步,接下來要有系統的培訓工作,同時還要對人才培養方面有系統長久的規劃,公平合理的晉升渠道。首先是對職業經理人的培訓,要求工作人員不僅擁有基礎的金融理財方面的知識,同時又能全面掌控銀行的業務規劃,尤其是在針對客戶的金融產品開發方面。與此同時,還要建立全面的客戶評價體系,并將其作為員工考核的基本依據。
(三)完善客戶信息系統
對于農村商業銀行的發展,除了在人才方面是一塊短板,其次在技術方面也是短板。為了全面了解跟蹤客戶在理財方面的信息,就要通過網絡技術,建立獨立的業務系統,對客戶的信息進行整合分析,充分挖掘客戶的需求,針對性提供服務,同時有利于穩定客戶,促進商業銀行長久的發展。
四、結論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環境復雜的形式下,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舉步維艱,然而農村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方面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卻一直沒有得到重視,面對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地采取應對措施,加大人才與技術的投入,提升員工的基本素質與業務能力,促進商業銀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兵,李莉.我國個人理財業經營模式選擇[J].現代金融,2007(10):9-10.
[2]陳工孟,鄭子云.個人理財策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2003.
[3]李鵬.銀行個人理財服務質量的評價[J].金融論壇,2007(8):47-51.
[4]劉光嶺,張雷.基于生命周期的個人理財需求模式分析[J].經濟問題,2008(3):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