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證券交易制度是一國證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合適的證券交易制度對一國證券交易市場的運行狀況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我國的證券交易制度顯露出許多問題。完善我國的證券交易制度有助于我國更好的發揮資源配置功能,增強我國證券市場的競爭力,更好地面對國外證券市場的挑戰,本文通過針對我國的現實國情,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議和指導意見,希望對我國改進創新證券交易制度有所幫助。
【關鍵詞】證券市場 證券交易制度 改善策略
一、引言
證券交易制度是證券交易所與其相關的一些機構為了更好的實現其職責與功能而制訂的關于證券業務買賣的一些規則。我國采取的是單純的競價交易制度,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開市的集合競價與開市后的連續競價,由于它契合本國的國情,反映了我國證券市場的基本情況,因此在未來將會是我國證券市場的主要交易制度。經過十幾年的成長與發展,我國的證券市場很多方面都已不斷完善,可是仍舊存在很多問題和缺陷:市場投機氣氛嚴重,流動性差,穩定性不強,投資缺乏理性等等,故而很多學者都提議我國可以采取包括競價方式和做市商方式的混合交易制度。完善我國的證券交易制度有助于我國更好的發揮資源配置功能,增強我國證券市場的競爭力,所以交易制度的構建對于市場的穩健成長極為重要。
二、我國交易所證券交易制度發展概述
中國證券市場萌芽于封建時代清朝末期。1870年以后,許多股份制的企業開始興起,此時股票便隨之出現,為了這些股票能更好地進行轉讓和交易,我國的證券市場也開始興起。我國證券市場的交易規模從1912年開始不斷擴大,為了我國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我國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旨在不斷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創業板于2009年10月份在我國深圳證券交易所首次開市,其成為我國發展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一大重要的里程碑。2009年末,證監會又適時啟動了以滬深300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制度為代表的重大創新,對中國證券市場的完善和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中國證監會于2010年3月開始實施融資融券業務的試點,滬深兩大證券交易所之后則隨之開始申報融資融券業務,此外,我國的股指期貨交易也于2010年4月開始上市。滬深證交所于2015年底上市的公司已達到2827家,市場總值達到53.13萬億元。
三、我國交易所證券交易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證券交易制度作為證券市場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對于證券市場起著重要的影響,對于證券市場功能的發揮有著重要的作用與意義,當前我國以集中競價為主的交易制度由于近年來建設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推出的日益豐富的證券品種而出現一些問題和缺陷,其逐漸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束縛。交易是證券市場的基礎和根本,資源配置的重要前提條件是證券交易能夠順利進行,所以,證券交易制度的優劣可以用來直接反映證券市場是否是有效的。
在證券市場交易制度六大優劣衡量指標中,主要的優劣衡量指標是流動性、穩定性和效率。其中,流動性指的是合理的證券市場價格迅速交易的能力,涵蓋價格影響小和即時性這兩個要素,價格影響小指的是證券交易的過程對證券價格的影響很小;即時性指的是證券投資者的交易愿望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實現;穩定性指的是證券的價格在短期內的波動幅度,其在短期的波動源于信息效應和交易制度效應,合理的證券交易制度設計應當使交易制度效應實現最小化;效率指的是采取證券交易制度帶來的利潤及其所消耗的成本二者之間的比較,它綜合體現了證券市場的競爭能力,可以作為證券市場投資決策的主要根據,也是衡量證券市場成熟程度的標志;
基于以上分析,可得我國交易所證券交易制度存在以下缺陷:
(一)證券市場流動性差
流動性是衡量市場是否良好的一個重要的指標,它是指衡量股票的持有人根據需要靈活的轉讓股票的能力,市場的廣度、市場的深度和市場的彈性是衡量流動性的三個要素。在競價交易制度下,有兩種交易方式:一是證券交易的買賣雙方采取直接交易的方式;二是買賣雙方的經紀商將其委托遞送到證券交易中心,再由證券交易中心來撮合成交,沒有專門提供流動性的對象,沒有專門維護交易量的機制和穩定的指令到達機制,使得競價交易制度下,市場的深度和市場的廣度都較為低下,并不穩定。因此,一些沒有吸引力、成交的活躍程度較低的股票其流動性會更差,甚至會一直無法交易。鑒于我國的證券市場起步較晚,目前還不成熟,我國純粹的競價交易制度使得證券市場的流動性較差,證券市場上的公司在面臨著價格波動幅度較劇烈,規模不大,未來發展不明朗的情況下,競價交易制度只能自發地根據市場的供求來主導交易發生,故而很難確保成交和價格的連續發生。
(二)證券市場的穩定性較弱
市場能得以正常運作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價格要保持相對穩定,價格不穩定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證券市場缺乏資金的投入,交易不夠活躍和證券市場的價格嚴重偏離價值。我國單純的競價交易制度不利于證券市場的穩定性,價格在證券市場中的波動幅度很大,由于交易價格維護機制并不存在于競價交易制度中,證券市場上的價格是隨著投資者的買賣指令而變化的,交易指令的超買與超賣程度決定著價格的變化幅度,使得證券市場價格的波動較頻繁,在指令驅動交易制度下,證券市場的實際價格會嚴重偏離真實價格,因為買賣指令并非準確立即地傳達到證券市場。
過度投機現象和違法違規操作的現象存在于我國的證券市場中,其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定性產生重要的影響,過度的投機導致市盈率偏高,泡沫嚴重,潛在風險將會危及市場的穩定和持續的發展。
(三)證券市場發揮效率低下
我國目前采用的證券交易制度是競價交易制度,但是純粹的指令驅動交易制度并不利于證券市場中大宗交易的進行。證券市場的效率主要指資源的使用效率,一般來說證券市場的功能包括籌集資本,制訂價格以及資本調配等,而資本調配是證券市場的基本職能之一。在很大水平上因為我國的軌制停滯不前以及金融法規策略出現缺陷從而導致我國證券市場發揮效率低下。證券市場效率的內涵是在于能夠盡可能的將金融資源調配到資本利用效率較高的行業而且得到最大化的回報。然而,我國證券市場的金融資源利用效率總體上是較為低下的,并且逐漸成為制約經濟穩健成長的重要障礙。
四、完善我國證券交易所交易制度的對策措施
(一)引入做市商交易制度
做市商制度是與競價交易制度相區別的一種證券交易制度,一般情況下,場外交易市場較多采用此種交易制度,引入做市商制度對于我國證券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做市商制度有利于向市場提供即時性。交易者可以根據做市商的報價及時進行交易而不用等待交易對手的指令,尤其是做市商在處理大宗指令方面的即時性,更是指令驅動交易制度所不具備的;其次,做市商制度有利于提高市場流動性,減少了價格的波動幅度。做市商不僅擁有信息優勢,還可以用自有資金在買賣發生不平衡時進行調節,從而緩和市場的不平衡狀態,抑制股價的劇烈波動;最后,做市商制度還有利于使得市場價格接近市場的真實的價格,從而使證券市場的價格變化更加理性,提高了證券市場運行的效率。總之,做市商制度能夠使證券市場更加充滿活力,給證券市場上的各位投資者和上市的公司帶來不竭的動力,同時會促進證券市場和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二)完善市場穩定制度
市場穩定制度是存在一定的限度的,在一定的限度范圍內,穩定對于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是,過于穩定會對價格反映信息的過程造成不利的影響。限制交易措施與斷路器措施構成了市場穩定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前一種乃是事前的交易限制,其并不能夠組織交易的進行,包括限價交易的指令價格和限制指令執行;而當證券市場的波動幅度超過一定范圍,需要采取措施暫停交易時,則采取斷路器措施。目前,我國的市場穩定措施由漲跌幅度的限制與臨時停牌規定兩部分組成,漲跌幅度限制屬于靜態交易指令價格限制措施,其在特殊情況之下對于市場的穩定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因此,應當借鑒國外證券市場在動態指令價格限制,斷路器措施與指令執行限制方面的經驗,進一步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定制度。
(三)制定相關法律規范,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監管力度
當前我國的證券市場顯露的一些問題大多都由于監督不力而致,與證券監督管理有關的一些機構應當將監管和服務二者有機的結合起來,以身作則并從地方當局或部門對其自身造成的不利影響中解脫出來,以此有助于證券市場的正常運行。地方當局也要履行職責,對凡是與證券市場運行有關的部門或機構的日常運行嚴加監督與管理,以免有關部門或機構為謀取自身利益而散播危害市場運作的不良信息。相關部門應當盡力健全相關法律規范,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監管力度,努力推動我國證券市場的穩健成長與持續健康發展,同時在相關證券法令擬定時應當盡可能的高瞻遠矚,即可以做到通過預測證券市場未來的變動趨勢事先做好應對策略,擬定有關的法律法規。此外,應當加強證券法規的執法力度,有法不依造成的危害要遠遠大于無法可依,應當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故在完善法律制度的基礎上應加強執法力度。
五、結束語
本文從我國證券市場的基本情況入手,來探討近年來我國證券市場交易制度的現狀,重點對其存在的問題、基本內容和方式進行分析。如今我國證券市場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各方面都已逐漸完善,針對其面臨的一些問題,建議我國可以采用報價驅動與指令驅動相結合的混合證券交易制度。而要充分發揮報價驅動制度,必須做好以下工作:積極培育符合市場要求的做市商主體;大力發展便捷、成本低廉的融資市場;為做市商提供更多的規避風險的手段和方法;完善現有的監管框架。
作者簡介:馬喜妹(1995-),女,漢族,安徽宿州人,安徽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