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國鋒
【摘要】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板圖板畫,可以讓學生更容易理解空間地理知識。在教學中,可以邊講邊畫、先講后畫、先畫后講,通過板圖板畫提高知識的形象性。板圖板畫要注重設計與選擇、注重練習,比例恰當、形象準確,還要與其他教學方法相融合。
【關鍵詞】初中地理 板圖 板畫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1A-0105-02
初中階段的地理教學要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基礎性、地域性、綜合性的地理知識,掌握地理環境的分布、變化等與人類生產生活之間的關系。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在黑板上勾勒出地圖輪廓并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根據輪廓了解知識框架和地理空間結構,將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加深知識印象。
一、板圖板畫運用策略
(一)邊講邊畫。邊講邊畫是指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通過在黑板上板圖板畫,向學生演示地理變化及過程。這種靈活的講授方式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難點,學生的思維會隨著教師語言而進行思考。例如區域地理部分,七大洲、四大洋以及各國家地區位置分布、海陸位置、自然環境特征等內容較為復雜,學生在記憶的時候容易混淆不清,教師可以通過邊講邊畫的方式,通過對地理事物及特征的直觀表現,使學生在大腦中形成一個立體的空間分布概念,并快速掌握、清晰牢記相關知識。
(二)先講后畫。先講后畫即教師在口頭講授相關內容、待學生對地理知識有初步認識后,利用板圖板畫將抽象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具體圖形或圖像,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河流時,可以先通過文字講述長江、黃河所流經的省份,松花江、珠江等河流的大概位置;然后引導學生畫出河流的大概輪廓并標出周邊的主要省份或城市。地圖將較為零散的地理知識歸納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地理規律也以條理化的方式清晰地呈現出來,學生更易于接受和掌握。學生通過板圖板畫,將地理事物具體落實在圖中,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先畫后講。先畫后講是指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采用合適的板圖或板畫,在黑板上畫出地理空間結構,將知識呈現,待學生有基礎印象后,再對其進行語言描述。例如,在復習我國疆域這一內容時,教師首先在黑板上畫出中國輪廓圖,重要地理位置標識為空白;然后請學生根據前期學習的內容對中國的具體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經緯度、海陸位置、四至點、瀕臨海域、內海、海峽、鄰國等)進行回憶。先畫后講的教學策略,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培養了學生閱讀地圖、分析地圖的能力。
二、板圖板畫運用反思
(一)注重設計與選擇。板圖板畫是一種直觀教學法,簡潔且明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習內容,科學、合理地安排板圖板畫的形式、內容及運用時間。具體來說,即要選擇簡潔且表現力強、醒目且說明性強的板圖板畫形式,用比例協調、內容準確、具有畫面感的圖、畫、表進行整體呈現。
(二)注重平時練習。板圖板畫的教學形式和設計是教師在備課階段需要完成的工作,但是具體繪制是在課堂上現場完成的。圖和畫繪制是否準確,決定著板圖板畫的運用效果。課堂時間有限,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板圖板畫的表現力,教師要能夠又好又快地畫出圖畫。這就需要教師在平時多加練習,提高自己的繪制水平,才能在教學時得心應手,達到預期的表現效果。
(三)比例恰當,形象準確。板圖板畫需正確反映地理事物的位置、外形和輪廓,因此需要以恰當的比例進行繪制,且地理事物的具體位置必須相對準確。例如,在繪制中國主要河流時,長江、黃河、珠江等主要河流的大概位置及河流形狀均不能出現科學性錯誤;在繪制大洲、國家、省級行政區輪廓圖時,需達到形似的基本要求。要求學生繪制輪廓圖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繪制能力,例如在繪制中國鐵路干線圖時,只需學生繪制出主要樞紐城市即可。
(四)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使用。無論哪一門課程,都不可能僅采用一種方法進行教學,因此,在地理教學中也要將板圖板畫與其他教學方法結合,克服它的局限性,充分發揮它的優越性。例如,有些教師繪圖功底較弱,可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將區域圖、輪廓圖等以幻燈片或圖片的形式呈現;地殼的運動、鋒面雨的形成等內容可借助“板圖板畫+動漫視頻”的形式進行講解。
實踐證明,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板圖板畫,并將其與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充分發揮板圖板畫的優勢,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值得推廣和實踐。
(責編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