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寧娜
【摘要】本文以幼兒園益智區活動為研究載體,從規則意識培養、材料投放、游戲指導等方面歸納培養4~5歲幼兒堅持性的策略,旨在促進幼兒堅持性的發展。
【關鍵詞】益智區 4~5歲 幼兒 堅持性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2A-0125-02
堅持性是指在某種困難情境中,為達到某一目的而堅持不懈地克服困難,并在此過程中表現出持續或持久的一種行為傾向。堅持性是幼兒自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自我控制發展的標志,在幼兒的社會性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4~5歲幼兒的自控能力不強,做事常虎頭蛇尾,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容易退縮,借口說“我不會”“我不想做”就半途而廢。研究表明,4~5歲是幼兒堅持性發展的轉折期,隨著年齡的增長,4~5歲的幼兒大腦皮質的抑制功能逐漸完善,興奮與抑制過程漸漸趨于平衡;同時,其自我意識也在逐漸發展,為堅持性的發展奠定了生理和心理基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游戲是幼兒極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幼兒通過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做中學”“玩中學”,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建構自己的理解與認識。筆者以幼兒喜愛的益智區為載體,在引導幼兒開展益智區活動時對4~5歲幼兒的游戲行為、表現進行了持續性的觀察與引導,歸納總結出在益智區活動中施以教育影響、有效促進4~5歲幼兒堅持性發展的培養策略。
一、引導幼兒自主制定游戲規則,為形成堅持性行為奠定基礎
有研究認為,兒童獲得一種“心理理論”的質的飛躍期是4歲。此時,幼兒經過小班一年的幼兒園生活,已開始把自己或別人的行為與日常行為規則相聯系,并能對具體行為做出初步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在益智區活動準備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幼兒自主設置合理的區域游戲規則,引導幼兒深入理解和掌握行為規則,逐漸內化并將概念轉化為執行功能,進而約束和控制自己的游戲行為,促進堅持性的發展。
首先,教師要引導幼兒觀察益智區材料,討論并制定區域規則,使全體幼兒都明確不同種類游戲的內容、參與人數、次數、玩法等,如讓幼兒知道飛行棋可分2、3、4人共同游戲,游戲時要投擲骰子后根據點數走相應的步數,按照規定的路線圖以先走到終點為勝,要是在路上被吃掉棋子需返回起點重新開始,不得耍賴。其次,制定規則后,讓幼兒之間互相監督,共同學習遵守規則,在反復游戲的過程中將遵守規則逐漸內化為自覺行為,做到公平游戲。在益智區活動中,當兩人玩飛行棋時,一人退出會影響游戲的繼續進行,不遵守游戲規則亂玩一通也會影響游戲結果,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到規則的重要性時就會增強自覺性和責任感,主動維護和遵守游戲規則,從而自發地產生堅持性行為。
二、投放挑戰性的區域材料,引發幼兒主動的堅持性行為
新異刺激往往會引發幼兒自發的探索活動,4~5歲幼兒的游戲表征水平提高,游戲的興趣顯著增加,水平也提高較快。作為探索性區域的益智區,對于幼兒來說充滿了好奇并極具挑戰性,教師科學地投放具有挑戰性的區域材料,有助于誘發幼兒的游戲興趣,使其產生主動的游戲行為,堅持完成游戲。益智區材料投放應該多樣化,兼顧幼兒的不同能力和水平,例如有助于幼兒發展智力、可供多人玩、培養幼兒堅持性的各種棋類;有助于幼兒認識具象物和抽象物,促進發散性思維和想象力發展的七巧板;有助于培養幼兒觀察力、辨別力和注意力的拼圖;有助于發展幼兒排序能力和創造力、顏色大小不一的串珠;有助于幼兒鍛煉思維能力、增長知識的日常物品圖片和接龍卡片,可開展分類游戲和接龍游戲等。
教師還可以利用益智區的部分材料,將其設計成規則游戲,由于每次游戲玩伴的水平不同,輸贏結果會有所不同,也會刺激幼兒為了贏而不斷重復,堅持游戲。有的游戲幼兒可單獨完成,但有的游戲需要合作進行,教師要注意關注幼兒的游戲行為,尤其是當幼兒在游戲中出現糾紛時,往往容易影響其對游戲的堅持,教師要根據情況適當地進行干預,引導幼兒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這樣才能促使幼兒堅持游戲,促進其堅持性的發展。
三、通過言語指導,穩定幼兒的堅持性行為
3~6歲幼兒的注意缺乏穩定性和持久性,外界環境的變化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讓他們放棄眼前的任務,而4~5歲幼兒的堅持性受外界條件的變化影響最大。教師是幼兒信賴并具有一定權威的人物,在幼兒游戲時,教師積極的言語指導能對幼兒的堅持性產生積極的影響。4~5歲幼兒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的特點,拼圖游戲由于涉及整體與局部的辨別、色彩與圖象的統一,對于幼兒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玩了一段時間的拼圖游戲后,能力弱的幼兒愿意嘗試36塊大數量的拼圖,但出現困難時容易氣餒,甚至會放棄離開。這時教師可以適當介入,給予幼兒不斷的鼓勵和夸獎,如“你能仔細觀察,拼出了小熊的身體,真棒!”“這輛汽車還差一個輪子,再仔細找找是哪幾塊,馬上就要成功了!”等。幼兒在拼圖過程中感受到自己所信任的教師給予的情感支持,受教師關注的心理需求得到滿足,就會產生堅持完成拼圖的動機或愿望,使堅持性行為逐漸趨于穩定。
四、發揮榜樣作用,促進幼兒積極的堅持性行為的發展
4~5歲幼兒的自主意識在逐漸發展,渴望得到旁人的認可和喜愛,會主動模仿身邊熟悉人物的行為,或有意識地成為教師、家長和同伴認可的人。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性,發現并及時表揚幼兒堅持活動的良好行為,發揮幼兒身邊熟悉的教師和同伴的榜樣作用,引發幼兒產生積極主動的堅持性行為。例如,幼兒與同伴一起走迷宮,尋找到達出口的路線,當遇到困難時,A幼兒想放棄離開,B幼兒堅持想辦法走不同的路,A幼兒一邊看B幼兒游戲,一邊看其他幼兒游戲,最終沒有離開,過了一會還主動向B幼兒提出自己的想法,兩人邊商量邊做,最后終于一起走出迷宮,完成了游戲。在同伴榜樣的影響下,幼兒更愿意在游戲中堅持下去,同伴間的合作也是一種支持,有助于幼兒戰勝困難,堅持完成游戲。
教師及時發現和表揚有良好堅持性行為的幼兒,通過分析榜樣事件引導幼兒,讓幼兒知曉堅持是一種良好的品質,為幼兒樹立正確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亦能激發幼兒自主的堅持性行為。在區域活動總結分享環節,教師引導幼兒分享游戲過程時,一名幼兒說:“昨天××拼完了大拼圖(30塊),很厲害,今天我也拼完了大拼圖。”教師伺機表揚這名幼兒敢于挑戰,并鼓勵他再次嘗試其他的新拼圖,該幼兒表現出興趣盎然的樣子,得意地表示還要再玩拼圖。
五、創設體驗成功的平臺,鞏固幼兒堅持性的發展
幼兒年齡小,在遇到困難時往往容易產生退縮行為。教師可以在益智區中為不同能力的幼兒創設體驗成功的平臺,當幼兒經過自己的努力完成游戲或達成目標時,幼兒的心情是愉悅的,也會對下一次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益智區,教師可以準備塊數不一、難度不同的拼圖供幼兒選擇,鼓勵幼兒探索拼圖的方法,從易到難,逐步體驗成功的樂趣,并在不斷挑戰中堅持游戲。教師先引導幼兒明確游戲的玩法,如接龍游戲可按數字、長短、數物等特征進行接龍,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注意觀察,當幼兒急需幫助時,教師可以以游戲者的身份參與到游戲中,與幼兒共同觀察接龍卡的圖像特征,商量如何接龍,在基本玩法之上創造新的玩法,一步步地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使游戲不斷延續下去,鞏固幼兒堅持性的發展。
其次,分享也是體驗成功的一種方式,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將自己成功玩游戲的心得與眾人分享,讓幼兒在師生的贊揚聲中體驗成功,在模仿學習他人方法的基礎上自己完成游戲,體驗成功的樂趣,樂意再次嘗試游戲。
培養幼兒的堅持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教師應根據4~5歲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在幼兒堅持性發展的轉折期,結合幼兒喜愛的益智區活動,通過環境創設、材料投放、游戲指導等方法和策略對幼兒進行堅持性的培養,使幼兒更專注于各種活動,不輕易退卻,促進其健康人格的養成,使其成長為獨立自主、有毅力、有恒心、自信、樂觀、社會適應能力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