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宋立渠
摘 要:我國正處于經濟社會轉型時期,加之各種思想潮流的侵襲,尤其是隨著科技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社會生活模式的巨大改變,電視網路、移動互聯、多元文化等使得學生的成長環境更為復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青少年的身心發育,同時給德育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嚴峻挑戰。大學生涉世未深,自控力差,明辨是非的能力還沒形成,極易受到暴力、金錢、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想的誘惑和侵蝕,所以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當下顯得更加突出。
關鍵詞:立德樹人;公平正義;校園文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03-0168-02
相對于中共十七大報告的“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十八大報告則進一步提升和強化德育工作在國家教育戰略中的定位,“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黨的歷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立德樹人”還是第一次出現,并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是對德育工作的最新定位,具有國家教育戰略的意義和屬性,這是讓教育回歸本體。按照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培養有德行的人。作為衡量和評判人才的傳統標準,“德才兼備”也強調了以德為先的基本理念??萍贾挥姓莆赵谟械滦械娜耸种胁拍馨l揮正向作用,反之將助推負能量。當前,重智輕德、以分數為導向、高分決定一切的觀念和現象還相當普遍。
一、立德樹人教育需要公平正義的校園文化
馬克思曾經說過:“一方面,環境創造人;另一方面,人也創造環境。個人所賴以生存的社會,就其本質來說是人們交互活動的產物?!庇晌镔|環境、制度、規則、慣例、價值理念和校園風氣等構成的大學校園文化是由大學這一特殊社會群體的全體成員共同創造和發展的,反過來它又會通過各種渠道,采用各種形式潛移默化地影響、感染、熏陶著大學里的每一名成員。可以說大學校園文化承擔著不可小覷的隱性德育功能,甚至更可以說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一種特殊形式的道德建設,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載體。公平正義的校園文化建設在立德樹人的過程中發揮著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功能。
1.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離不開公平正義的校園文化
公平正義的校園文化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到正向同化和引導作用。科學公正的規章制度,體現人為關懷的管理模式,恪守職業操守的教師團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和諧人際關系,公平、公正的競爭秩序,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的為學精神無疑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導向功能。校園文化的行為導向方面,教職工行為中所傳遞出的每一絲信息都有可能蘊含著某種教育內涵,會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暗示性和導向性作用。例如,大學教師職稱評選過程如果缺乏公正、暗箱操作、潛規則橫行,勢必扭曲和誤導教師在教學、科研工作中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模式,甚至極易形成“干得好不如說得好” “勞而不獲、不勞而獲” “氣人有、笑人無”等不良的風氣,這些風氣或者怨氣勢必會通過課堂等多種渠道傳遞給學生。
2.公平正義的校園文化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外部條件
公平正義的校園文化和價值體系有助于學生在看待和接觸外界事物的時候,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追求真善美的抉擇,在他們的心靈上烙下校園精神文化的痕跡。以清華大學為例,學生黨建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清華大學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學校到各院系都高度重視,并以黨建工作的規范、嚴謹而著稱。面對社會上黨建工作流于形式、走過場的不良風氣和現象,清華人強調必須從思想上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堅決避免形式主義、可有可無、走過場等錯誤的黨建觀念。清華人認為作為時代的先鋒、優秀青年的代表,我們肩負著重大的歷史使命,縱然社會上存在很多歪風邪氣,但我們始終都要堅定信念。越是在工作難于開展的時候,越是在面臨很多問題、困難的時候,我們越要堅定這一信念。如果連清華的黨建工作都流于表面,那更何談其他大學,乃至整個國家??梢哉f這種觀念,已經成為清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并影響著一批又一批的清華學子。公平正義的校園文化會感染和驅動全體師生成為公平正義的倡導者和實踐者,并讓他們深信公平正義的存在,相信只要努力、只要付出、只要踏踏實實地為人為學都會得到應有的回報,并且在心理上極度鄙視那些投機取巧、不學無術、歪門邪道的觀念和行為。以公平正義為價值目標科學、有效、人文地協調好校園內的各個群體、各成員的訴求,妥善安排學校各方面的利益關系,正確處理學校成員內部矛盾和其他矛盾,增強學校整體的公正意識,使全體師生員工能夠沉浸在公平正義的氛圍之中,按照公平正義的方式生活、學習和工作。
二、當前高校校園文化的基本狀況與特征
大學階段是校園生活連接社會生活的過渡地帶,完成大學學業的學生大多數都要從這里走向社會。大學不同于社會,但又存在于社會,社會的各種風氣與思潮會通過各種方式對大學的校園文化施加影響。我國目前正經歷深刻的社會變革,處在改革的攻堅期,各種社會利益與矛盾相互激蕩,人的價值觀也處于激烈的轉變過程。面對社會不良風氣的侵蝕,校園文化也同樣表現出某種腐朽的現象。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各種文化與價值觀相互碰撞,很多人由于受到錯誤觀念的影響,偏離了正確和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部分高校師生的價值取向出現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趨向,甚至信奉“金錢至上”和“利益至上”。這種不良的校園風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行為社會化
現如今,社會上出現的許多不公平、不公正現象,比如貪污腐敗、走后門、拉關系、權力尋租、投機暴富等,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本應寧靜的大學校園,腐蝕著本應純潔大學生的思想,滋生并助長了個人主義、官僚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形式主義等畸形思想。隨著信息網絡,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興起與飛速發展,校園與社會之間距離幾乎接近為“零”。社會上各種思想和價值觀念趨于多元化、復雜化,各種不良信息也會在校園內得到廣泛傳播,使得大學生面臨著理想與現實的對比與判斷。另一方面,在道德培養上,大學生道德素質下降,很多大學生逃課曠課、考試作弊、抄襲作業、拖欠學費、賄賂輔導員和某些教師、通過家庭背景等社會力量干預和處理學校問題(比如入黨、選調、國外交換項目)等缺乏誠信和不公平競爭現象也比較嚴重。
2.教師行為低俗化
很多大學過度關注硬件建設,強調教師學位學歷,一味跟著各種評價指標跑,嚴重忽視教師隊伍師德師風建設。很多高?!肮俦疚恢辽?,非學術至上、學而優則仕”的觀念盛行,教師不能為人師表、以身作則,甚至出現利用手中的一些權力,如招生、考試、入黨等對同學吃拿卡要,在學生中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教師如果師德敗壞其負面效果要遠超其他職業。部分大學教師輕視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的提升,完全把工作重點放在做科研、評職稱上。
3.學校管理官僚化
目前很多高校,官本位、官僚主義思想嚴重,整個校園文化崇尚權力,而輕視教學和科研。很多優秀教師在教學、科研上取得一定的成就之后,積極地向行政管理崗位轉型,造成大學機關氛圍濃重。不懂教學的人在管理教學,行政優于教學等奇怪現象叢生。我國教育制度尤其是高校教育體制改革處于關鍵的攻堅時期,面臨著新的挑戰。存在著教學科研虛假繁榮,教學評估形式化嚴重,教學開支不斷上漲等問題; 一些大學管理者專于搞關系,行政化色彩濃重,腐敗問題多出;另外大學一些管理者還缺乏務實精神和執行能力。
三、公平正義校園文化的多維度構建
公平、公正的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本人多年從事高等教育的經驗來看,至少應當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建設公平、公正的校園文化。
1.建立、健全科學、公正、人文的校園規章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公平、公正的校園文化需要公平、公正、科學、合理,同時充滿人文精神的校園規章制度。這是建設公平、公正校園文化的基礎和起點。正如醉酒駕駛入刑一下子改變了中國人長期以來酒后開車的惡習一樣,公平、公正的規章制度也會改變很多校園不端行為,并逐步影響和改變不良的校園風氣,并最大限度地從制度上阻遏不公平、不公正的現象出現。這里所說的規章制度包括制度、規則以及由此逐步形成的慣例和風氣。整個制度建設要始終貫徹公平、公正,做到從制度規范的創設、修改、執行都要體現出公平、公正。而實現公平、公正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公開、透明。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樹立教師良好形象
在大學校園里,教師不僅僅承擔傳道、受業、解惑之責,同時還會將自己的思維方式、為人處世哲學、治學態度、人生觀、價值觀傳遞給學生。正所謂“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大到人生理想、處世之道,小到生活作風、治學態度,都會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地影響到學生。身教重于言傳,抽象、乏味的說教,抵不上老師無意之中給同學做出的表率。學校無論是在制度上,還是觀念上都要切實重視發揮教師的示范引領作用,著重提高教師師德水平、教學水平、學術水平,用公平、公正、科學、人文的制度、管理與服務影響和引導教師形成自信、健康、陽光的心態。只有愛崗敬業且具有良好師德的老師,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好學生。因此,學校要不斷完善各種教學評價制度、激勵制度,使評價與激勵更趨于公平、公正、多元并更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成長,樹立師德師風楷模,讓高尚、正直、勤奮、務實、用于創新的教師能夠脫穎而出,成為全校師生追捧的偶像。
3.重視典型事件在公平公正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催化作用
我們不能忽視重大歷史事件在推動整個社會向前發展過程中的巨大作用。校園文化建設也是如此,典型事件往往在其中起到催化劑的作用。這里所說的典型事件既包括正面典型,也包括負面典型。要讓那些愛崗敬業,一心專注于教學、科研的教師,或者勤勤懇懇、忠于職守的行政管理人員,深切地體會到踏實工作、老實做人是有出路的,是一定能夠被發現,并能得到應有回報的。對于那些突出的典型人物要給予重獎,樹立典型,在全校師生當中形成正向引導。讓他們認識到“認認真真學習、踏踏實實工作”才是這個校園中最受尊重的價值,學術的高峰才是最值得追求的。反之,對于那些破壞公平、公正,試圖挑戰規則的教師、行政人員或者學生要堅決予以處理,做到零容忍,必須讓所有人都清醒地意識到投機取巧、歪門邪道、弄虛作假、阿諛奉承在校園里是絕對沒有出路的,只有回歸到求真務實的正途才是唯一的出路。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
[2]鄭陳榮.論公平正義在構建高校和諧校園中的作用及其實踐原則[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