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威
摘 要 伴隨黨和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有關創新創業的政策和措施,我國高等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深入推進,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階段性成果。然而,如何將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進一步深化和鞏固是現階段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有關創新創業教育未來長久走向所要重視的。本文嘗試從科學理念樹立和引領下探究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路徑。現從“頂層設計、法治精神、協同推進、服務學生”四個核心理念下引領下尋求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從而有意義于我國創新創業發展,助推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制完善。
關鍵詞 科學理念 理工科高校 創新創業教育 路徑探究
Abstract With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have introduc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chieve results. However, how to further deepen and consolidate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is the problem that we have to face at this stage.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cientific concept. From the "four core concept of top-level design, the rule of law, promoting and serving the stud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eeking the path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novation, which has significance for China'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mprove reasoning engineering colleg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ystem.
Keywords science concep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ath research
0 引言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不竭動力”,充分表明了創新在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創業是解決就業的重要途徑”充分闡釋了創業在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的就破解就業問題的重要意義和地位。新時期,眾創時代背景給予各個行業和地區提供良好創新創業環境。然而,“創新是重要的,但它不會自發地產生。”①
鑒于“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模式開啟以及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出之后,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不斷開展和深入推進。理工科高校作為我國高等院校重要組成,承擔對于高等人才培養和教育,又是我國創新創業教育實施的重要陣地,影響著我國教育體系和教育質量朝向縱深發展。如何更好破解現階段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問題,及時推進我國創新驅動發展進程,是一個亟需破解的問題。現從理工科高校樹立創新創業教育科學理念為引領,全面深化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力求有效提升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水準。
1 細化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制
“高校科研具有政府導向特征,學術自由和自治需要提升。”②黨和政府為我國創新創業教育提出明確和影響深遠的戰略部署,為創新創業提供可靠政策方針支持,引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科研工作能不能搞起來,歸根到底是領導班子問題,不把領導班子弄好,誰來執行政策?”③強調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在頂層設計上的細化,就是要求各級政府在落實中央政策同時,務必結合本區域實際和創新創業特點,有針對推出具體配套方案;社會組織和機構及時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中來,發揮出自身優勢和特色,為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提供可靠人才、資金、技術等支撐,形成一個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學校要發揮好自身師資優勢,出臺具體有針對性舉措,完善好相關配套措施,形成特色鮮明創新創業體系;學生個人要及時汲取新知識、新經驗,綜合個人特征和特長,全面把握創新創業提綱挈領,發揮好自己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因而,政府、社會、學校、個人層面有關創新創業教育體制機制得以細化和建立健全,整體實施創新創業教育顯得更加保障有力。
2 弘揚法治精神,推進完善大學創新創業章程建設
“天下大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④強調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應弘揚法治精神,就是要求理工科高校務必重視創新創業過程中的法治內涵,真正用法治精神作為引領。在弘揚法治精神過程中,一是黨和政府務必重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立法、執法、司法保障。確保理工科高校有個良好創新創業環境作為支撐,讓全面依法治國貫穿到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二是要及時完善理工科高校大學章程建設。“當前高校大學生創業的社會環境、文化環境、家庭環境和政策環境還存在著有待改善的地方。”⑤確保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到大學章程起草和完善過程中,確保創新創業教育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三是探索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理工科高校可以嘗試建立創新創業教育領導小組,以黨和政府有關法律法規作為依托,以學校有關政策作為輔助,確保創新創業教育在學校層面、教師隊伍、課程設計、學生個人發展上起到指導監督作用,真正將創新創業教育責任到人,各司其職,助推法治精神引領下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有效實施。
3 注重協同推進,加強政府、社會、學校、企業聯動
“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早已深入人心,凸顯集體偉大力量。創新創業教育注重協同推進,不單單是強調集體力量,而是在注重集體力量同時把握好“協商”和“共同”,加強政府、社會、學校、企業聯動,確保創新創業教育得力推進。
一是中央政府部門深化溝通交流。例如發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門在保障出臺關于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政策時,確保做到政策不相悖,共同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實施,協商、協同出臺具體方針政策。二是省、市、縣縱向上和橫向上確保創新創業教育政策有效出臺。一如中央各部委機關一樣,在具體制定結合本省、本市、本縣層面創新創業政策時,及時深化溝通交流,及時深入群眾做調研,確保創新創業教育政策有效出臺,為地方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有力支撐。三是社會組織和機構積極融入。“更好發揮社會組織在公共服務中的作用”,⑥社會組織和機構要積極參與到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來,充分發揮好自身優勢,利用好高校人才優勢,及時將創新創業科研成果轉化為可利用資源,占領市場競爭先機。四是高校自身協同推進。理工科高校做好創新創業教育各部門協調推進,創新創業不是教務處、學生處、科研處等幾個部門的事情,各部門要凝聚共識,一心一意明確各自責任,為創新創業提供可靠硬軟件支撐。五是企業主動參與。企業要發揮好自身優勢,主動出擊,融入創新創業大潮中去,利用好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平臺,造就更多企業效益。
4 堅持服務學生,深化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
高等院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一個重要構成,肩負對國家后續發展人才的教育和培養,不斷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添人才支持,更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以及人口素質的重要陣營。理工科高校作為高等院校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真正承擔起應有職責和使命,在努力提升院校創新發展的同時,必須做好對學生的服務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創新。”⑦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必須認識到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尊重學生在整個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在提供基本教學和課程知識學習之后,務必注重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育人教育、創新思維培養等。真正為條件具備的學生做好創新創業教育指導和引導,注重學生創新創業“個性”塑造,從軟件和硬件設施上為學生營造好創新創業環境,確保服務學生意識和觀念貫徹到創新創業教育全過程。同時,在堅持服務學生理念后,務必深化完善大學生教育評價體系,將創新創業能力及時融入評價體系中,引導、激發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自主培養,主動參與到創新創業教育中來。
5 小結
現階段,囿于各地方有關創新創業政策制定與黨和政府有關政策出臺存有時間上不匹配性,以及理工科高校自身特點,創新創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或多或少問題。但整體而言,理工科高校在創新創業教育方便表現出了應有的努力和干勁,取得顯著的成果。事實上,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是不可能立竿見影、一蹴而就的。因而,為更好確保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取得預期成效,必須在科學理念引領下,依托“互聯網+”行動計劃戰略,以國家全面深化改革為契機,用細化頂層設計、弘揚法治精神、注重協同推進、堅持服務學生的理念,全面深化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綜合改革,充分借鑒國內外創新創業教育先進經驗或模式,從而確保理工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有序有效實施,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兩個一百年目標”作出積極努力和貢獻。
注釋
① 約翰·貝贊特(John Bessant)等著,牛芳等譯.創新與創業管理(第2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7.
② 黃亞生等.MIT創新課:麻省理工模式對中國創新創業的啟迪[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63.
③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3.
④⑥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717;850.
⑤ 鐘汝能.轉型期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探討[J].學術探索,2015(4):153.
⑦ 邱柏生等.思想政治教育學新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