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草+遲屹鈞


(大連財經學院,遼寧 大連 116600)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國各個領域均得到了很好的發展,而我國也越來越重視國際貿易方面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出現已經充分顯示出我國在此方面的發展決心,此方面發展如何如今也是備受關注。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簡要介紹了對外貿易出口的增加值統計、加工貿易統計方法的調整,以及直接投資與屬權貿易統計方面的內容,并對此方面做出了相關結論,同時對促進我國外貿統計方法改革方面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議,以期能夠促進我國的全面發展,并使我國能夠更加適應當前的國際貿易形勢。
【關鍵詞】全球價值鏈分工;國際貿易統計;貿易增值
前言:
如今我國的經濟實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在不斷提升,此種轉變對于我國的綜合發展而言可謂十分有利。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快使得國際化生產、加工貿易等方面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全球價值鏈分工貿易體系,該體系的出現也使得整個國際貿易形勢發生變化,此種情況下我國若要得到長久發展,則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發展中的優勢和劣勢,并對此種體系有深入的研究,以便于能夠優化我國的外貿統計方法。
一、對外貿易出口的增加值統計
(一)垂直專業化與貿易的增值統計
如今國際化生產備受關注,通過對其的研究可以發現,其不僅涉及面極廣,并且生產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在多個國家的貿易中怎樣對其進行準確度量已經成為該方面亟待解決的主要問題。我國相關人員在此方面已經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如目前在此方面能夠發揮很好作用的投入產出表,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分析即能夠得到相關的貿易增值。在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時主要以兩種方式為主,一是絕對量度量方法;二是相對量度量方法。而HIY法在垂直專業化度方面也有所突破,其將垂直專業化定義為出口品生產中使用的進口品數額,而垂直專業化率則代表單位出口品生產中所使用的進口品數額[1]。
(二)利用OECD投入產出表測算中國外貿出口增值
若要將OECD的作用發揮出來,則要滿足其建設條件:一,用于出口的商品和服務與國內用于最終需求的商品和服務有相同的投入產出系數;二,產品的進口產品率需達到100%,出口產品再進口的情況不允許出現。在使用投入產出表數據時,其往往需要利用OECD的功能來開展工作,主要是為了能夠獲得國家出口中的進口中間品占比,此方面可以參照圖1,其中清晰的展現了1990年代中期-2000年代中期的進口中間品占比份額增長情況[2]。
通過對圖1的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結論:一,在依賴性方面,美國以及日本和歐盟等國家較小,其對于進、出口產品方面并沒有過多的依賴,由此也可以發現其國內增加值相較于其他國家要高;二,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則與之相反,其具有很強的依賴性;三,其次則是中國,但很明顯韓國的依賴性要高于中國;四,在金磚五國范圍內進行分析后,可以得出中國是其中依賴性最強的國家,而此結論也可以看出其他國家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度并不高。導致此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歐盟內部貿易方面。
二、加工貿易統計方法的調整
(一)BPM對加工貿易統計方法的改革
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加工貿易本身具有很重要的位置,然而在多年發展中卻并未在此方面形成計算規范,無論在國民經濟核算方面,或是在國際收支核算方面,部分人認為在“送往國外加工貨物方面”,不僅要進行簡單的加工,同時也要做好記錄工作,尤其是帶有實質性加工的貨物,將其進行統一后整合在“貨物”項下。但在應用BPM的過程中也會暴露出些許問題,主要原因在于其在不斷放寬錄入條件,其認為無論是簡單加工的貨物,或是實質性加工的貨物,均可以納入“貨物”項下,作為進出口貨物的參考數據之一[3]。
為了更好地解決此方面問題,我國在2008年時針對該方面做出了規定,即在記錄的時候要嚴格依照所有權變更原則來開展工作,無論何種商品送到哪個國家進行加工,除非其所有權發生變化,否則其依然是國產貨物,不具備進出口貨物的資格,在進行記錄時只需要記錄加工費用。然而此種方式也不是十全十美,在應用的過程中也導致了整個國際貿易統計被分解,如今其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凈值記錄,歸于服務項;二是按總值記錄,歸于貨物項下[4]。
(二)依據不同核算口徑測算加工貿易對中國外貿統計的影響
在加工貿易方面,其已經擁有了很多記錄方法,并且不同的方法其所適用的領域不同,所產生的作用、所帶來的影響也不同,為了能夠獲得此方面更為準確的結論本文以準備區分3個口徑分析不同核算結果,具體如下:一,基于我國現行對外貿易的統計結果,下文中統稱為口徑1;二,在來料加工方面,根據對其的整合分析得到的結果,統稱為口徑2;三,為了能夠拓展研究范圍,本文將進料加工方面的結果也納入其中,統稱為口徑3,具體數據見圖2,單位為億美元。
根據圖中數據可知,相較于口徑1,在經過調整后中國的對外貿易進出口規模有所減小,其中若將重點放在來料加工方面,貨物貿易的規模變化會相對淺顯,而若是以所有加工貿易為主,則會產生極大的下降。另外,加工費的記錄也會對此方面產生影響,如果將其歸入到服務出口項下,中國的服務貿易規模、貿易差額等多個方面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5]。
三、直接投資與屬權貿易統計
(一)美國的屬權貿易統計體系
在眾多國家中,美國在此方面的覺悟較高,其很早以前即已經發現該方面的缺陷,并針對貿易差額體系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而當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美國將全新的貿易統計框架引入其中,該框架實際上是在原本的貿易統計方法中進行了拓展,其依然保留著所有權原則。在進行統計時,其主要針對的是投資后的凈收入,而非銷售總額,并且在此過程中美國也對銷售收入方面做出了調整,無論是資本或是勞力,其所需要的費用均不被包括在統計范圍內[6]。
(二)對中國貨物貿易的屬權貿易進行統計
鑒于中國境外的相關數據獲取較為困難,因此本文將重點放在中國境內的數據分析中,另外,在投資企業方面也做出了調整,口徑1可以當做中國非居民,以外商獨資企業為主;而口徑2則是將所有的企業納入考慮范圍內。數據調整步驟如下,一,針對目前的記錄形式進行調整,將外資企業的進出口貿易從中國跨境貿易中去除;二,外資企業的銷售成本和銷售額加入到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
(三)對中國貨物貿易的屬權貿易統計結果進行分析
根據相關結果表明,在口徑1中,其外資企業的進出口占比非常高,而口徑2則與之相反,導致此種情況的原因在于,在進行調整時其主要體現了一個扣除的過程,此種情況下進出口貿易規模勢必會有所減少,而貿易差額雖然一直在減少,但其順差的狀態并沒有改變。由此可見,在整個貿易規模的變化中,能夠起到影響作用的是外資企業,尤其是其在中國境內的購買情況、銷售情況,通過分析可以看出,近年來中國對外的銷售量并沒有明顯增加,而外國對中國的銷售量卻在持續增加[7]。
四、我國外貿統計方法改革的相關建議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在對外貿易方面的發展并不十分樂觀,另外,我國一直沿用傳統的對外貿易統計方法,如今此種方法已經難以在當代社會中發揮作用,對其進行改善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事情。在改革外貿統計方法的過程中,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一,對加工貿易統計口徑進行優化;二,對貿易增加值進行統計;三,加強對直接投資方面的重視,利用多種方式來對其進行統計。在完成所有的數據收集后,應針對如上三個方面再次進行統一的分析。加強對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其能夠促進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也可以使我國獲得與其他國家共同發展的路徑,更能夠意識到自身發展中的弊端和優勢,可以為今后的發展提供針對性的建議。
五、總結
綜上所述,研究關于全球價值鏈分工下的國際貿易統計方面的內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不僅關系到國際貿易統計方面的完善,更與我國的綜合發展息息相關。如今各個國家的經濟競爭形勢十分嚴峻,此種情況下我國必須能夠緊跟發展形勢,并實時調整外貿統計方法,否則很難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得到更好地發展。為了能夠在此方面取得突破,我國近年來在此方面不斷加大資金、技術以及人才的支持,雖然小有成就,但依然存在不小可上升之處,因此相關機構和人員應加強此方面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陳雯,李強. 全球價值鏈分工下我國出口規模的透視分析——基于增加值貿易核算方法[J]. 財貿經濟,2014,(02)07:107-115.
[2]閆云鳳. 中日韓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貿易增加值的測度與比較[J]. 世界經濟研究,2015,(02)01:74-80+128.
[3]尚濤. 全球價值鏈與我國制造業國際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增加值貿易與Koopman分工地位指數的比較分析[J]. 經濟學家,2015,(11)04:91-100.
[4]盧晨陽. 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我國出口價值含量研究——基于增加值貿易核算方法[J]. 價格理論與實踐,2016,(02)03:148-151.
[5]馬述忠,任婉婉,吳國杰. 一國農產品貿易網絡特征及其對全球價值鏈分工的影響——基于社會網絡分析視角[J]. 管理世界,2016,(01)03:60-72.
[6]安禮偉,張二震. 全球價值鏈分工視角下的中國對外貿易——兼析對我國外貿發展的錯誤認識[J].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4,(03)01:39-45.
[7]童劍鋒. “全球價值鏈貿易增加值”系列之二:增值貿易統計研究的國際進展[J]. 國際商務財會,2013,(09)04:5-9.